在深入實施國家重大戰畧中展現江蘇新作為

江苏 39℃ 0
摘要:‍‍初心如炬,熠熠前行。江蘇發展每到關鍵時期、每逢重要節點,習近平總書記都親自把脈定向、指路引航。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走在前列,過去一年,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前沿陣地的戰畧定位,江蘇牢記“國之大者”,更好發揮樞紐作用、支撐作用和示範引領作用,在深化落實國家重大戰畧中拓展新空間、塑造新優勢,以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

初心如炬,熠熠前行。江蘇發展每到關鍵時期、每逢重要節點,習近平總書記都親自把脈定向、指路引航。牢記囑託、感恩奮進、走在前列,過去一年,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前沿陣地的戰畧定位,江蘇牢記“國之大者”,更好發揮樞紐作用、支撐作用和示範引領作用,在深化落實國家重大戰畧中拓展新空間、塑造新優勢,以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

多重戰畧機遇疊加,更好服務全國大局

長江經濟帶橫貫東西、承接南北、通江達海,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事關全國發展大局。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畧,是必須落實好的“國之大者”。

謀長遠之勢,江蘇認真貫徹落實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座談會精神,聚焦高水准保護出臺貫徹落實的實施方案。行長久之策,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迴響問題和國家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為抓手,江蘇製定實施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持續鞏固沿江化工整治、長江“十年禁漁”等成果,深入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建久安之基,長江江蘇段生態岸線占比已提升到64.1%,幹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100%。

大江奔流,“綠”能湧動。南京是長江進入江蘇的第一站,在這裡順江而下,兩岸新景美不勝收——江寧建成綠色親水濱江公園,建鄴魚嘴濕地成網紅打卡地,鼓樓中山碼頭再現火車輪渡同框的歷史記憶……

萬里長江,奔流入海。擁有166公里長江幹流岸線的南通,是長江奔流入海的最後一道生態屏障。2023年10月10日上午,南通崇啟大橋東側出現多頭江豚戲水的場景,附近企業員工驚喜地將這一畫面抓拍下來,為長江口北支首次拍到江豚的影像記錄。這一幕水清岸綠、江豚遊弋的喜人景象,正是江蘇護佑母親河的鮮活縮影。

30.51萬億元,約占全國GDP總量的24%!新年伊始,長三角三省一市曬出2023年經濟發展“總成績單”。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藍圖,江蘇緊扣“一體化”“高品質”這兩個關鍵字,與滬浙皖協同聯動,取得累累碩果。

勇擔重任,不負重托。過去這一年,江蘇牽頭實施8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項目。“上海一所高校負責基礎理論研究與模擬設計,我們公司負責工程實現和產業化應用,無錫一所高校開展可靠性評估技術研發,安徽一家企業作為用戶進行應用驗證,大家一起合作攻關大算力芯片先進封裝難題。”無錫中微高科電子有限公司研發負責人李楊,用簡短的話語勾勒出一張覆蓋長三角多都市、貫通技術創新各環節的聯合攻關“作戰圖”。

全域上謀勢,關鍵處落子。過去這一年,江蘇扎實推進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港口機場建設戰略合作等新的“棋眼”項目,培育一體化發展的新動能和增長點。2023年12月16日,“長江口產業科技創新聯盟”在南通正式成立,該聯盟由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倡議發起,旨在聯合長江口地區的各方力量,共同推進長江口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呼應共建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構想,在長江口構建集產業技術需求、創新資源和研發組織於一體的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帶動支撐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高品質發展。”長三角國創中心管委會委員、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郜軍這樣描述聯盟未來。

區域協調發展成勢,全域共同發展勢成

在全國“一盤棋”格局中,以一域之光為全域添彩,是江蘇肩負的重大責任、光榮使命。去年以來,結合落實國家重大戰畧,江蘇縱深推進“1+3”重點功能區建設,加快形成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發展格局。

推動蘇南建設現代化示範引領區,支持南京創建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蘇州工業園區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常州新能源產業高品質發展。過去這一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達12.82萬億元、增長5.8%,地區生產總值萬億之城增至5座。

支持徐州高品質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都市。江蘇持續推進國家老工業都市、資源型城市、國家產業轉型陞級示範區和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建立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制度,加快推進淮海經濟區共建共用,徐州中心商圈消費輻射半徑擴展至150公里。

向海而興,逐夢深藍。2023年,江蘇沿海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36萬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快於全省0.7個百分點。江蘇沿海地區堅持“先立後破”,形成以海洋產業為突破口,全面推動沿海地區高品質發展的新局面。“《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實施以來,江蘇省級層面構建了‘1+1+3+3+8’規劃實施體系,分專項分領域細化落實規劃重點任務,沿海三市也相應構建各自的規劃實施體系,有效促進了沿海地區高品質發展。”省發改委沿海發展處負責同志介紹,去年8月,省政府印發實施《江蘇省海洋產業發展行動方案》。當前,江蘇正推動沿海地區以海洋經濟為重點,構建以南通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鹽城新能源、連雲港港口物流為特色的差异化發展海洋產業體系。

區域協調發展,平衡點和麵的關係是要義。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域,2023年,江蘇深化南北結對幫扶合作,南北共建省級園區達8家,區域協調發展水准進一步提升。“8家園區去年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家,累計達到23家,投資超10億元工業企業10家,納稅超千萬元工業企業16家,產出質效走在蘇北前列。”省發改委區域經濟處副處長邊恩江介紹,過去這一年,共建園區已然成為江蘇南北產業合作的主陣地和强引擎。

打破區域藩籬,探路模式創新。過去這一年,8家南北共建省級園區在蘇南地區設立6家“科創飛地”,圍繞園區主導產業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揭榜掛帥”幫助蘇北企業開展科技攻關,實現“生產在蘇北、研發在蘇南”。如常泗“科創飛地”與常熟理工學院、上海交大達成產學研合作機制,相關項目經過前期研發孵化,成熟產業化項目在泗洪落地,形成兩地資源聯動、互惠互補。

暢通“經脈”迸發活力,攜手推進共同富裕

滬寧沿江高鐵今年迎來首個春運,沿線各站客流量同步持續走高。春節假期期間,僅張家港站就累計發送旅客9.43萬人次、到達旅客10.32萬人次。

牢記“國之大者”,真正挑起大樑,過去這一年,江蘇加快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交通網絡加速完善,運輸結構持續優化,“流動的江蘇”活力澎湃——

滬寧沿江高鐵開通運營,北沿江高鐵全線加速施工,高鐵運營總里程超過2500公里。過去這一年,“軌道上的江蘇”加快打造,充分發揮出對全省經濟回升向好的牽引和拉動作用,鐵路建設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羣衆。

對全國而言,長江是一條“黃金水道”,發揮了巨大的航運價值,但同時也是一道“天塹”。龍潭過江通道、常泰長江大橋、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張靖皋長江大橋……過去這一年,一條條跨江“巨龍”不斷生長。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將累計建成過江通道23座,基本實現隔江相望的縣(市)均有過江通道連通。

水運既是江蘇的鮮明特色,也是突出優勢。為了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水運資源稟賦,去年,江蘇出臺關於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的意見。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諫壁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開工,通揚線南通市區段航道整治工程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一系列“水運江蘇”重大專案拉開大幕。

對口支援合作和東西部合作,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過去這一年,江蘇堅持全國“一盤棋”,扎實做好對口支援和東西部合作,續寫了新時代東西部合作和對口支援合作“山海情”。

去年初冬,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縣的水稻收割接近尾聲,伊犁悅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管小平每天都要到田裡觀察剛投放的扣蟹生長情况如何。“今年稻田養蟹1038畝,供不應求。有江蘇專家作技術指導,我們已經從學習入門科技進階到琢磨行銷方法了。”正是由於江蘇在苗種、科技和資金三方面的支持,去年察布查爾縣有稻田套養螃蟹小龍蝦1700餘畝、池塘養殖羅氏沼蝦等500畝,預計全年經濟效益突破1500萬元,為當地百姓增收提供了新途徑。

不以山海為遠,心連千里共好。“輸血”與“造血”並重,過去這一年,江蘇共組織實施支援合作項目1548個,80%以上的對口支援資金投向民生、投向縣及縣以下基層,65%以上的合作資金用於支持脫貧縣產業發展,建成一批惠民生、暖民心項目,不斷補齊民生領域、基層基礎和產業發展短板,對口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水准穩步提升,羣衆生產生活條件有效改善,內生發展動力持續增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