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引導農民工到外省學習歷練,培養技能型務工能人

海南 33℃ 0
摘要:海南引導農民工到外省學習歷練,培養技能型務工能人如何在跨區域勞務合作中轉型昇“技”?員 李煥鎮2月29日,很少出遠門的儋州市雅星鎮人陸文妃,卻站在福建省泉州市一家工廠門前,即將成為一名製造業工人。跟她一樣,2月27日,儋州市200名農民工集中乘坐該市組織的免費大巴車赴福建、廣東務工。不僅是儋州,我省多個市縣組織農民工,輸送到省外務工,助力他們在跨區域勞務合作中轉型昇“技”。

海南引導農民工到外省學習歷練,培養技能型務工能人
如何在跨區域勞務合作中轉型昇“技”?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李煥鎮

2月29日,很少出遠門的儋州市雅星鎮人陸文妃,卻站在福建省泉州市一家工廠門前,即將成為一名製造業工人。

跟她一樣,2月27日,儋州市200名農民工集中乘坐該市組織的免費大巴車赴福建、廣東務工。不僅是儋州,我省多個市縣組織農民工,輸送到省外務工,助力他們在跨區域勞務合作中轉型昇“技”。

貼心服務

建立省際勞務合作長效機制

“我要努力工作,出省務工既要掙錢,更要長見識、練技能,增强回報家鄉、建設家鄉的能力。”文昌市外出務工人員符穀滿幹勁十足地說。

今年春節以來,截至2月29日,我省已輸送3000餘名農民工到外省學習、歷練,下一步還將徵集更多農民工出省務工,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畧培養後備軍。

如何探索建立省際勞務合作長效機制?

2023年3月上旬,由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倡議並牽頭在海口舉辦了2023年省際勞務合作交流活動,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積極參與。

在交流、探討基礎上,粵桂湘鄂黔川瓊聯合建立“五個機制”:資訊互通,建立招工用工及求職資訊共用機制;培訓互助,建立培訓和職業指導互助互補工作機制;工作共商,建立工作難題會商機制;資源共亯,建立人力資源、職業指導和培訓資源共亯機制;常態互動,建立工作常態互動機制。

“我們將創新省際勞務合作模式,更多地在勞動力技能提升、共亯員工、借鑒先進經驗等方面發力,構建多方合作共贏的人力資源開發格局。”談及持續深入開展省際勞務合作交流活動,海南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局長趙微表示,既要統籌全省各市縣各部門建立勞務合作工作機制,又要加强與兄弟省份的溝通交流,暢通資訊獲取及輸送用工通路。

牽線搭橋

“三支隊伍”啟動勞務市場需求

2月29日晚餐時,望著窗外矗立的多家工廠大樓,身在廣東省深圳市的儋州市新州鎮人趙衍為長舒了一口氣——經過協調溝通,他帶來的30名親友都有了務工掙錢的好去處。

趙衍為利用在廣東務工多年的人脈、技能等優勢,在儋州市政府部門鼓勵支持下,今年他邀約了一批鄉里鄉親到深圳務工。“我帶出來的鄉親們,在深圳的一些製造業工廠務工,他們只要好好幹,兩三年後就會掌握一技之長。”他信心滿滿地說。

來自昌江黎族自治縣烏烈鎮的務工能人王全明,已成為一個“老東莞”。“我在東莞闖蕩了22年,近年來每年都會帶動一些村民出省務工。”他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在就業驛站的支持下,今年元宵節後發動了200多名親友鄰居,由該縣政府部門包車、包餐直抵廣東,目前都已在東莞的電子廠、食品廠、服裝廠等企業務工。

怎樣既增强勞務輸出組織性,又遵循勞務市場發展規律?海南發揮就業驛站和農村務工能人的帶動作用。

2021年以來,省人力資源開發局(省就業局)從扶持勞務帶頭人,擴大到扶持勞務帶頭人、致富能人、鄉村匠人“三支隊伍”。截至2023年12月,全省農村“三支隊伍”從2021年的1717人壯大到6319人,累計帶動就業從2.22萬人次新增到16.68萬人次。

由於“三支隊伍”與覆蓋全省各市縣的238家就業驛站加強合作,在勞務輸出上,2022年我省外出務工農民工達146.1萬人,其中省外務工17.8萬人;2023年全省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149.4萬人,其中省外務工突破20萬人。

政策支持

引導務工能人反哺家鄉

正值春耕時節,儋州市王五鎮山營村水田的全程機械化水稻工作有序推進,這是由該市返鄉創業者陳華安創建的產業基地。

陳華安是儋州市海頭鎮紅坎村村民,在浙江、湖南等省份闖蕩多年,帶著資金和技能回鄉創業,創辦了海南植信安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並組建了儋州綠海蔬菜專業合作社,既在海頭鎮種植朝天椒等農產品,也在王五鎮推廣全程機械化水稻育插科技。他透露,現時基地常年吸納務工20餘人,生產旺季最多用工逾300人。

為引導更多返鄉創業者湧現出來,2022年4月下旬,我省在儋州、文昌舉辦農村“三支隊伍”能力提升活動,內容涵蓋業務知識、實務操作、綜合素質、相關法律法規、維權服務和勞動爭議處理、勞動力轉移就業政策等。

近年來,這樣的培訓已成為常態,不但提升農村“三支隊伍”有效應對勞務市場的綜合素質,而且引導一批務工能人回瓊投資興業。

東方市大田鎮抱板村村民符志軍曾在東莞市、廣州市等地務工多年,掌握了水電安裝、種植養殖技術等,逐漸成長為車間首長。“有了一定的積累和管理經驗,我還是要返鄉創業的。”符志軍有著濃厚的鄉土情結,他響應家鄉政府部門號召,回到抱板村搞養豬、種植黃秋葵等,帶動村民們就近就業。

我省市縣黨政部門主動為返鄉創業者提供貼心服務。

“我們既動員打工能人‘飛’回來,又為他們‘反哺家鄉’紮下根做好服務,使全鎮約2萬名農村勞動力成為發展勞務經濟的生力軍。”大田鎮黨委書記符吉亮說,將持續向發達地區輸出勞動力,支持能人返鄉以創業帶動就業,助推勞務經濟高品質發展。

(本報海口2月29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