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如虹,浩蕩前行。過去一年,江蘇始終堅持把高品質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千方百計强信心、穩預期、促發展,堅決扛起“走在前、挑大樑、多作貢獻”責任擔當,奮力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2.82萬億元、同比增長5.8%,連續3年跨越3個萬億元大關,占全國比重達10.2%;地區生產總值萬億之城增至5座,五千億量級都市數達6個;糧食總產量759.5億斤、再創歷史新高;進出口總額5.25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規模保持全國首位……一組組數據鼓舞人心,展現出江蘇經濟蓬勃發展的韌性、活力和潜力。
加快復蘇,政策合力激起需求增長
去年以來,全省經濟運行“平開、中高、後穩”,回升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針對去年經濟恢復“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特點,江蘇堅持按月調度、按季推進,出臺一系列“硬核措施”,全力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
年初出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條”政策舉措,聚焦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問題和薄弱環節,著力打通堵點卡點難點;8月接續出臺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28條”政策,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强。
出臺18條措施促個體工商戶高品質發展,成為全國首個登記在册個體工商戶達千萬戶的省份;出臺金融支持製造業發展18條政策措施,本外幣貸款餘額增長14.1%,其中製造業貸款連續3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
政策助推重大專案建設“加速跑”。“去年220個省重大專案年度完成投資超7000億元。滬寧沿江高鐵建成通車,常州比亞迪新能源整車、昆山立臻科技智慧終端等158個重大製造業項目竣工投產。”省發改委相關人士說。
大道如砥,行穩致遠。這一年,江蘇以源源不斷的“政策肥水”精准澆灌,多措並舉推動經濟整體好轉。
推動經濟復蘇重在提振經營主體信心。翻開政策“工具箱”,減稅降費是減輕經營主體負擔、支持經營主體紓困發展的關鍵性舉措之一。
“去年,稅務部門全力確保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細落穩,幫助廣大經營主體第一時間享受政策紅利。”省稅務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黃德科說。2023年,全省累計新增减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2000億元。
“總要來趟南京吧”強勢刷屏,“從年初到年末,只要是週末景區就得排隊。”明孝陵景區導遊李晶說。
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畧,出臺恢復和擴大消費“22條”政策,持續開展“蘇新消費”等系列活動,文旅市場強勁復蘇,2023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547.5億元,比上年增長6.5%。
馭風踏浪,穩中求進。這一年,江蘇各地堅持供需雙側協同發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去年11月29日,一列滿載100個標箱的中歐班列從徐州駛出,當天,江蘇中歐(亞)班列年內開行首次突破2000列。放眼全年,全省中歐(亞)班列開行2123列,同比增長7.6%,再創新高。
一手促消費擴內需,一手穩外貿穩外資。去年,江蘇全年進出口5.25萬億元,連續21年居全國第二比特,增量居全國第一;全省RCEP簽證出口貨值和“新三樣”出口規模全國居首;實際使用外資253.4億美元,占全國比重的15.5%,規模繼續保持全國首位。
根基強勁,堅守實體激發澎湃活力
列車飛馳,貨輪遠航,機器聲轟鳴。江蘇大地上,奮進的脚步馳而不息。
實體經濟是江蘇的“看家本領”。2023年,江蘇以製造强省建設為統領,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著力構建“1650”產業發展體系,工業經濟實現率先整體好轉,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以“四個新”呈現別樣精彩——
這一年,江蘇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實現新提升。
2023年,江蘇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6%,超過全國3個百分點,製造業增加值4.66萬億元、增長7.6%,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6.3%,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彰顯;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指數91.9、連續三年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水准67.9、連續九年全國第一;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入圍2023先進製造業百强市。
這一年,江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個“鏈主”帶强一方產業。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位於南通如東,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供應商。“縣裡將我們作為纖維新材料產業鏈‘鏈主’企業培育,公司產品被認定為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產銷量占全球50%以上。”公司高級顧問夏建華說。現時,如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全面覆蓋下游安防產業原料需求,匯鴻、强生等安防企業實現效能最大化。
2023年江蘇建立健全機制,梳理建立5145家重點企業庫、3.6萬家“1650”產業體系企業庫,針對性製定實施“築峰强鏈”企業培育支持計畫;“一群一策”編制培育提升三年行動方案,“一群一品”開展對接活動,著力推動建設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這一年,江蘇產業創新能力取得新突破。
一批項目攻關突破,增强了企業競爭力、產業競爭力。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世界難度最大的100毫米厚度的集裝箱船用止裂鋼。坐落於吳江區盛澤鎮的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中試基地,已建有兩條萬噸級中試線。
2023年,位於南京的國家高性能膜資料創新中心成功獲批,我省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達到3家,新增國家企業技術中心8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6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26家。
這一年,江蘇數實融合發展有了新成效。
數位化、網路化、智能化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徵,是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路徑。
在亨通集團智慧生產車間,每臺設備都裝有感測器,只需幾名員工便能對所有設備進行即時監控和集中控制。無錫一棉通過持續推進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網路化聯接,使企業產量提升37%、生產效率提升30%。
在江蘇,智能化數位化生產場景越來越廣泛。“‘智改數轉’為企業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江蘇三元輪胎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賀國說。
向新而行,强引擎啟動發展新動能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江蘇堅決扛起在國家科技創新格局中“第一方陣”的使命。大江南北,奮進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動畫卷全面鋪展。
這一年,江蘇科技創新成果令人振奮。
我省太湖實驗室牽頭研發的“奮鬥者”號完成極限深潜。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夏海雲教授團隊研發出世界最高分辯率都卜勒雷射雷達。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背後,閃耀著大量“江蘇元素”。
航太、生物科技、智慧製造等多個領域,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成果在各地競相湧現,成為江蘇科創實力的“生動注腳”。
一組亮眼數據振奮人心:2023年度科技創新百强縣市榜單中,蘇州昆山、太倉、常熟、張家港包攬前四席,新獲批創新藥9個、“新三樣”出口額1949億元,均領跑全國,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62.1件、連續8年保持全國省區第一。
這一年,江蘇的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發佈,我省區域創新能力繼續保持全國第三。第十二届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舉行,全國3.7萬家企業參賽,22家獲獎企業中江蘇占4家。
新質生產力發展壯大,事關高品質發展成色。錨定厚植新質生產力,江蘇具體部署,努力在强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及時出臺,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科技內涵、夯實科技底座。
現時,我省擁有科技型中小企業9.4萬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達110家,均居全國第一,高新技術企業超過5.1萬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49.9%。
這一年,江蘇科技創新生態持續優化。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85後海歸、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譚海仁團隊去年第七次打破光電轉化效率的世界紀錄,創辦的“仁爍光能”建立了全球首條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電池研發線和中試量產線。“我獲得江蘇省青年基金的資助,團隊獲得江蘇省前沿引領科技基礎研究重大專案、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等資助,這支撐著我們心無旁騖潜心研究世界前沿課題。”譚海仁說。
2023年11月,省政府出臺《江蘇省加强基礎研究行動方案》,將“造就‘青年百人’拔尖隊伍”“持續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創新專題”列入18項主要任務。
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是企業成長的搖籃。去年6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行動方案》出臺,提出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和總體思路。
這一年,我省戰畧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新成效,為推動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提供强有力支撐。“省科技廳牽頭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21家、累計達31家,江蘇省實驗室聯盟成立運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獲批1家、籌建2家。”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說。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