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種野鳥在滬定居或做客2023年新增8個鳥類新記錄

上海 21℃ 0
摘要:

  記者陳璽撼

  隨著新的觀察記錄不斷增加,截至去年底,上海記錄“在册”的野鳥種類增至527種(22目82科255屬),占全國鳥類種數的34.9%。

  記者2月4日從上海林業部門獲悉,527種野鳥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有28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有93種;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極危(CR)物種7種、瀕危(EN)物種10種、易危(VU)物種25種。

  8個新記錄

  去年,上海新增8個鳥類新記錄。

  根據上海野鳥會最新公佈的《上海市鳥類名錄2023》,“打頭陣”的是粉紅胸鷚。去年4月1日,Dr.BT(網名)在浦東新區南匯東灘禁獵區內,觀察並拍攝到1只粉紅胸鷚。

  粉紅胸鷚為中小型鷚類,體長13到18釐米,在繁殖期,這種鳥下半部分身體和眉紋均為粉紅色。

  粉紅胸鷚分佈於中國喜馬拉雅山脈至西南地區,是當地的留鳥,在冬季會南遷印度至東南亞越冬。

  此前,在粉紅胸鷚的遷徙期,中國東部沿海省份也曾有粉紅胸鷚的少量記錄。此次首次在上海被記錄,應當是春季遷徙時偏離傳統線路,“迷迷糊糊”遊蕩而來。

  “收官”新記錄是白頂溪鴝。

  栗紅色的胸部和尾巴,披著烏黑亮麗的“披肩”和“圍脖”,頂著滄桑的白頭,一隻擁有高顏值的白頂溪鴝於去年11月28日出現在長寧區金虹苑社區的陸家浜河畔,被正在遛狗的居民周其雲發現。經多方求證,這是一隻此前上海未曾有記錄的白頂溪鴝。

  白頂溪鴝體長18—19釐米,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喜馬拉雅山脈至華中、華北、西南、華南和華東地區,在浙江省和安徽省均有記錄。

  地利與人和

  鳥兒對上海青睞有加,和上海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不無關係。

  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中轉站,沿海的灘塗濕地為遷徙候鳥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場所和停歇地。

  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黃海生態區南緣,正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的中間節點。現時,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成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

  更多鳥類在上海被觀察記錄到,除了上海的地理優勢和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及野生動物資源保護以外,還得益於近百年來幾代鳥類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特別是進入本世紀後,觀鳥愛好者的人數大量新增,以及設備科技的提升,讓以前從未被記錄的鳥類更容易被觀察記錄到。

  偶然因素多

  不少鳥類在上海被觀察記錄到,其實是偶然:一些“迷路”或“避難”的鳥兒在“懵圈”的狀態下來到了上海。

  去年4月17日,“各從其類”(網名)和王沁剛等在浦東新區南匯東灘禁獵區內觀察並拍攝到1只家鴉。

  家鴉主要分佈於中國雲南省南部,以及印度、緬甸、泰國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在當地為留鳥,不進行遠距離遷徙。

  活動區域遠離上海的家鴉為何會光顧上海?上海野鳥會理事王吉衣表示,通過查找其他省份的記錄,發現2021年9月至10月,浙江省沿海的寧波市和舟山市曾有家鴉的數次記錄,囙此推測此次上海的記錄很可能是家鴉在當地的港口跟隨往來的船隻來到上海地區。

  這一點類似上海前幾年新記錄到的黑白扇尾鶲、白眉黃臀鵯、紅脚鰹鳥等,均跟著船隻覓食,一路來到了上海,也不排除有船員在航行過程中發現它們後,帶到東海區域再放飛的可能。

  上海去年的鳥類新記錄還有一個和氣象有關的特徵。進入11月後,連續出現了旋木雀、白頂溪鴝兩個新記錄,它們可能是在冷空氣向南擴散時,向南方低海拔地區遊蕩,因緣巧合下,來到了上海。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