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寶花
昨天,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階段成果發佈會舉行。
自2020年始,市文旅局依託承載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街道、商圈、公園、建築,實施創新建設、系統改造、功能疊加,賦予小微空間多元功能、多型融合,迄今共評選推出205處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提前完成《上海市“十四五”時期深化世界著名旅遊城市建設規劃》明確的目標任務。
在黃浦江、蘇州河沿岸的一些服務驛站,人們既可以小憩,也能獲得熱水供應、常見藥物應急等幫助。不少服務驛站已成為著名的網紅打卡點。一些分佈在社區附近的口袋公園,經過景觀更新、添置可供休息的座椅等小微改造,為市民遊客開闢出眾多新型都市活動空間。此外,一批特色創業園區及工業廠區的轉型陞級盤活閒置資源,有效將公共藝術、工業遺存、歷史記憶、都市文明等植入市民生活。這些空間,進一步豐富了“家門口的好去處”的類型。
發現、體驗“家門口的好去處”的6條深度體驗線路同步推出。它們分別是“漫步濱江東岸,發現多樣風景”“在楊浦濱江,感受人民都市暖意”“悠遊蘇河水岸,穿越百年時光”“賞曼妙街景,梧桐深處‘最’上海”“經典遇見時尚,尋訪海派文化”“人氣潮流雲集,一起去逛逛”。
未來,市文旅局將持續打造“家門口的好去處”這一上海文旅實踐金字招牌,兼顧數量和質量、抓好“准入”和“退出”機制,讓市民遊客充分感受上海的都市活力和文化底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