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力
昨天,大國工匠王曙群先進事蹟報告會暨2023年上海工匠選樹命名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
在現場,上海航太設備製造總廠有限公司對接機构總裝組組長、“大國工匠”王曙群向新命名的“上海工匠”們,分享了自己紮根航太事業一線,一路攻堅克難的故事和感悟。
2023年12月19日,王曙群獲得何梁何利基金會頒發的“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該獎設立29年來,首次頒給一線技術工人。
產業工人也可以參與科研創新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飛行器在太空實現了“太空之吻”,我國就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科技的國家。它們的對接機构就是由王曙群帶領的團隊親手裝調的。
1995年,上海航太開始研製“空間對接機构”,這是實現空間對接的覈心。
王曙群是研製隊伍中的一員。當時沒有參考資料,研製中遇到很多困難。試驗中,分離姿態與設計要求產生了嚴重偏差。經過一年多對數萬個零部件、上萬米導線的排查,在150多萬個數據中,王曙群發現是控制鎖鋼絲繩的張力變化導致了鎖的不同步,於是迅速提出方案,使同步穩定性數據從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遠超20次的設計要求。
那次,他悟出一個道理:“對問題的探索沒有捷徑,有時不走捷徑才是最大的捷徑。”
航太產品的管路就如同血管對人體一樣重要,直接影響航太產品品質和太空人的生命安全。在對接機构研製初期,導管一次合格率僅為20%,管路多餘物清洗一次合格率為77%。
作為對接機构總裝組組長,王曙群下定决心,必須解决這兩個制約研製週期進度、總裝質量可靠性的卡脖子問題。經反復試驗對比,王曙群和團隊將熔焊改為釺焊,對接焊改為插入焊,最終找到了最佳工藝參數。同時,通過數百次的清洗方案和工藝流程改進,他們優化了清洗科技路徑,確保了清洗劑完全揮發。
這一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王曙群也成為上海航太首名獲此殊榮的高技能人才。
“科研的本質就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在堅持和創新中解决問題。”一路爬坡過坎,讓王曙群感受到,產業工人不僅能做加工製造的“體力活”,也可以參與科研創新的“腦力勞動”。
言傳身教帶出高徒
剛剛當選“上海工匠”的上海電氣電站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汽輪機廠科技發展處與工藝處副處長劉霞,也在現場分享了自己和王曙群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和王曙群老師聊天,他說他每天都會第一時間關心遠在月球上的‘玉兔’,小兔子是否健康、能量充不充足、休眠後什麼時候醒等。”劉霞說,那一刻,她感到常人眼裡的普通產品,在王曙群心中是有生命的。
劉霞認為,這就是追夢者的航太情懷,也體現了王曙群對航太事業熾熱的愛。在這位前輩身上,她學到了要强技能建功之志,以對崗位能力的極致追求,與工匠精神同向同行。
正是王曙群對於航太事業的熱愛和投入,激發了不服輸的劉霞,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她最終成了“上海工匠”。
上海航太設備製造總廠有限公司對接機构總裝組技工夏巧偉是王曙群的徒弟,在師父的帶教下,他已成為團隊中的中堅力量。
他記得有一次團隊對月球車進行通宵排故,到了後半夜,有的年輕人堅持不住就去打了個盹,但王曙群始終在現場盯著。“夜以繼日地工作,說實話當時我是有怨言的,但當我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看著自己傾注了三年時間和心血的產品在隆隆的聲響中飛向茫茫太空,並傳回在月球表面的第一張照片,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也從此愛上了航太這份事業。”夏巧偉說。
在王曙群的言傳身教下,夏巧偉在2017年被評為技師;2019年獲評上海市職工合理化建議優秀成果;2022年被授權了五項專利;2023年獲評中國職工技術協會職工創新成果特等獎。
如今,夏巧偉也有了自己的徒弟,他更能明白師父的苦心,也像師父一樣,傾心幫帶,希望年輕人快快成長,讓祖國的航太事業能够薪火相傳。
51名“上海工匠”涉三大新興產業
會上命名了100名2023年“上海工匠”。其中,煙花技師、標本製作、遊戲美術設計師等工種首次出現在“上海工匠”名單上。
自2016年開始,上海市總工會啟動“上海工匠千人選樹計畫”,誕生了7批共計683名“上海工匠”。
記者獲悉,新命名的2023年“上海工匠”,涉及上海三大新興產業(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和生物醫藥)的有51人。
從整體上看,100名2023年“上海工匠”呈現出學歷高、技能等級高、崗位創新能力强等特點。學歷上,本科及以上共80名,其中博士22名。在技能科技水准方面,高級技師33人、技師7人、高級工3人,高級職稱65人、中級職稱14人。崗位創新能力上,75人擁有專利,共擁有各項專利2746項,較去年新增1400餘項。
新命名的“上海工匠”中,包括全國勞模2人,上海市勞模11人,部級勞模4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30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