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攻堅戰”——訪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

江苏 44℃ 0
摘要:省委十四届五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全省工作特別是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正在緊緊圍繞六個方面重點工作和九個方面重點任務,扭住“爭當服務保障江蘇高品質發展排頭兵”目標,立足“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工作定位,以更大力度統籌推進高品質發展和高水准安全,扎扎實實、踏踏實實推動省委各項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省委十四届五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科技創新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科技創新是戰畧引領,強調推動科技自立自强,關鍵在於構建從基礎研究到工程化再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圍繞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記者專訪了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

問:2023年,大家感到科技工作“顯示度”高,能否簡要介紹一年來我們取得了哪些新進展,2024年工作有什麼總體考慮?

答:回首2023年,科技系統最鮮明的精神標識是“牢記囑託、感恩奮進”。我們緊緊錨定“四個走在前”“四個新”的重大任務,按照“定3年、謀8年、展望13年”的思路,以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為牽引,扭住48項重點科技任務,建立“掛圖作戰、按季調度”推進機制,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奮鬥者”號極限深潜、高效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問天Ⅰ”類腦電腦、碳化矽外延設備等一批重大成果湧現,為我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提供了堅實支撐。預計全省全社會研發投入强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兩項名額均可提前兩年完成省“十四五”規劃目標;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1萬家;科技契约成交額超4600億元;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9.4萬家、新獲批國家創新型縣(市)9個、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37家,均居全國第一。

展望2024年,奮楫揚帆正當時。我們將緊扣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深化科技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一號工程”兩大主線,堅決扛起在國家科技創新格局中第一方陣的使命,堅持“四個面向”,深化“四鏈融合”,著力激發“從0到1”的原始創新潜能,增添“從1到100”的工程化產業化動能,彙聚“從100到10000”的放量突變勢能,努力取得更多實質性標誌性引領性成果,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力爭到2024年底,全省全社會研發投入强度達3.25%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50%,高新技術企業5.5萬家,科技契约成交額5000億元。

問:圍繞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取得實質性進展,下一步科技部門將如何發力?

答:科技系統定義2024年為“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攻堅年”。我們將突出重點,統籌協調,注重“强基”“攻堅”“聚合”“賦能”四位一體發力,推動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成勢見效。一是實施基礎研究“1820”“强基”行動。把握大科學時代科研範式變革、學科交叉融合趨勢,對標國際領先,加快建設物理、應用數學科學研究中心及合成生物基礎研究中心,打造“應用基礎研究特區”,遴選頂尖科學家領銜實施40個左右基礎研究重大專案,根植“從0到1”策源力原創力。二是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行動。未來產業决定產業未來,瞄準人工智慧、生物醫藥、6G、第三代電晶體、新能源等新領域新賽道,部署40項科技重大攻關項目、80項前沿技術研發項目,力爭每年取得100項左右重要成果。積極推進前沿技術、示範企業、科創園區、應用場景、標準規範等未來產業“5個100”佈局,“點燃”科創引擎,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三是實施戰畧科技力量“聚合”行動。用心用力打造一流高端研發平臺,全力服務保障蘇州實驗室建設,加快建設紫金山、太湖、鐘山、雲龍湖實驗室,爭取獲批在蘇全國重點實驗室累計達40家左右。積極預研建設材料科學綜合研究設施、6G綜合試驗基礎設施等。深化江蘇省實驗室聯盟與優勢產業鏈供應鏈的適配融通,創新組織管道和激勵方法,集中火力攻堅突破“卡脖子”難題。四是實施區域科創佈局“賦能”行動。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在識變應變中主動求變,扎實開展蘇南自創區未來產業培育行動,加快高新區轉向高品質引領型發展;支持南京、蘇州加快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持續加强環太湖、南京、徐州“三大科創圈”建設,著力構建“一帶兩極三圈多點”區域創新佈局。

問:江蘇在科技體制改革上一直走在前列,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哪些舉措,不斷深化科技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答:實現科技自立自强,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我們將牢牢抓住科技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這一牽引性改革,按照系統集成、先立後破的思路,加强改革系統性部署、集成性支持,不斷厚植一流創新生態體系。一是完善科技攻關組織機制。不斷完善“揭榜掛帥”、“賽馬”制、創新聯合體等新型組織管道,推進“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可再生能源科技”部省聯動專項,啟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深化長三角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行動。二是深化開放協同創新機制。深化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大院大所的戰略合作,舉辦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和世界頂尖科學家江蘇行活動,選聘專家教授到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加快推進深時數字地球國際大科學計畫總部基地建設,與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共同開展產業科技聯合研發計畫。三是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製定省產研院發展促進條例,修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拓展14家組織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打造“硬核科技”標杆孵化器,抓緊佈局20家概念驗證中心,著力價值發現、前端賦能和競爭選擇。四是健全“四鏈”一體融合機制。推進政產學研緊密結合,深化教育科技人才聯席會議制度,加快高校技術轉移中心實體化運行,讓“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推進“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舉辦金融賦能產業鏈創新鏈融合專項活動,新增科技領域貸款超過2500億元。推進科技育才聚才用才的新實踐,開展科技人才評估改革試點,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讓創新創造源泉充分湧流。

相關連結

以統計新作為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訪省統計局局長王顯東

擔責盡責抓落實以高水准市場監管服務高品質發展——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沈海斌

為全省“勇挑大樑、多作貢獻”提供堅實資源要素保障——訪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國梁

聚焦“1650”產業體系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訪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朱愛勳

强化擔當履職盡責,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訪省發展和改革委主任沈劍榮

推動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起勢見效”——訪省商務廳廳長陳濤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