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型灌區全面開啟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四川 51℃ 0
摘要:滾滾岷江水,攜沙石巨浪一路奔騰,直到都江堰,才開始溫馴地注入成都平原,向著沃野良田汩汩而去。


都江堰灌區一體化管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水安全保障。圖為都江堰渠首樞紐。


都江堰渠首數位孿生平臺。


都江堰灌區內的黑龍灘水庫。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蔣銅渡槽。


昇鐘灌區的水源工程——昇鐘水庫。


武引灌區的水源工程——武都水庫。


玉溪河灌區內的百丈水庫。

滾滾岷江水,攜沙石巨浪一路奔騰,直到都江堰,才開始溫馴地注入成都平原,向著沃野良田汩汩而去。

冬日時節,走進德陽市中江縣的鄉間,田裡的油菜長勢正旺,抬眼望去綠油油的一片。站在地頭,中江縣黃鹿鎮寶塘村村民譚桂瓊談起最近兩年的春灌,連連稱讚:“渠水不斷流了,‘關秧門’比過去早了10多天;乾旱的時候供得上水,糧食產量有了保障!”

中江縣地處都江堰灌區的人民渠第二管理處片區,這裡是典型的丘陵灌區,水資源過去一直是當地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受益於都江堰灌區一體化管理體制調整,近兩年的春灌,人民渠在春灌期間實現不斷流,中江縣和上游平壩灌區實現同步插秧。儘管面對罕見旱情,全省糧食產量第一大縣中江縣近年來大春糧食產量不降反增。

大型灌區是我省糧食產量的重要“戰場”,也是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為我省6個省直大型灌區之一和全國第一大灌區,都江堰灌區一體化管理體制調整,正是近年來我省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1年以來,水利廳全面貫徹中央編辦關於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精神,遵循水資源線性配寘規律,立足我省大型灌區歷史原因和衝突問題,著眼長遠、順勢而為,創造性實施以“一體化”為覈心、“省牽頭、市參與,一體化、增質效”為原則的大型灌區管理體制改革,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天府糧倉”,保障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A

為何改?

原有管理體制受限已不適應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需要

“原有管理體制不順,導致效率不高。”水利廳相關負責人道出了改革的最大動因。

據瞭解,我省6個省直大型灌區集中分佈在“一主四片”水生產力佈局的“一主”區域。其中,都江堰灌區運行已2280年;上世紀60年代以來,武引、昇鐘、玉溪河、長葫、青衣江灌區先後建成投運,覆蓋成都平原、川東北、川南經濟區13個市70個縣(市、區),有效灌面、糧食產量、供水人口、供水總量在全省佔據重要地位。

但與此同時,一些歷史上形成並長期存在的管理體制機制也制約著大型灌區發展。例如,都江堰灌區內的黑龍灘、通濟堰灌區,武引、昇鐘等灌區地跨2至4個市(州),均委託主要受益市代管,市(州)間有時相互掣肘,管理不順、機制不暢,存在省上和市(州)“兩管兩不管”的問題;此外,工程維養投入不足,水資源調度缺乏統籌,市(州)間難以實現均衡受益。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改革更無從談起。在改革啟動前,水利廳組織對全省大型灌區進行多次深度調研。調研中發現,我省大型灌區在管理體制上存在“對外封閉、對內分割”的特點。

“過去,我省大型灌區對外溝通聯系少,交流學習機會少,接受現代管理理念少,管理模式多年來未隨外部條件變化而及時調整。此外,受傳統條塊管理模式影響,灌區內外缺少資訊共用機制,資訊溝通不暢,分享不充分。”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過去我省大型灌區管理管道傳統、手段落後,灌區發展不平衡、供用水管理粗放、水價形成機制不合理,現代化、資訊化水準還處於起步階段。

跨市(州)大型灌區委託代管的體制已不適應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需要。如何破題?這考驗著四川水利人的智慧。

B

怎麼改?

以“六化”建設為路徑奮力開創我省大型灌區改革發展新局面

新年伊始,玉溪河灌區,所到之處皆是新氣象。

站在灌區內的百丈水庫大壩上望去,去年剛鋪設完畢的大壩道路以及全新護欄讓人眼前一亮,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新安裝的大壩位移自動監測設備、智慧無人機巡視系統均已開始投用,科技範兒十足。

“自‘六化’建設啟動以來,我們高標準實施‘標規化’(標準化和規範化)建設,軟硬體條件不斷提升,灌區‘新形象’深入人心。”四川省玉溪河灌區運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所謂“六化”建設,正是我省推進大型灌區改革的路徑所在。為破解原有體制機制障礙,水利廳立足大型灌區發展實際,創新實施以“一體化”為統攬,“信息化、標準化、規範化、企業化、半軍事化”為路徑的“六化”建設,奮力開創大型灌區改革發展新局面。

改革中,水利廳將大型灌區建設擺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大局中統籌考慮、系統謀劃,借鑒路網、電網、氣網先進經驗做法,並結合水利自身特點,找准大型灌區改革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在具體舉措上,水利廳在廳機關增設運行管理處,牽頭大型灌區一體化管理改革工作,通濟堰、黑龍灘、武引、青衣江樂山、昇鐘等灌區先後收歸省管;成立四川省都江堰水利發展中心,都江堰灌區由“九龍治水”變“一龍管水”;做優玉溪河、長葫灌區區域水網協同治理,發展效能穩步提升。

圍繞灌區現代化建設需求,水利廳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位賦能、提升能力”的總要求,以數位化場景、智慧化類比、精准化決策為路徑,加速形成數位化灌區水網管理體系,推進大型灌區水網運轉“信息化”。

同時,我省對標國家級評估標準,强化制度引領,規範管理體系,有力抓實大型灌區標準化建設。2023年,都江堰、玉溪河、長葫、武引等4個大型灌區順利通過省級標準化灌區驗收,都江堰灌區還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標準化灌區。各大型灌區以標準化創建為契機,推動減員增效和現代化網站建設,積極打造現代化灌區。

另一方面,我省大型灌區聚焦組織內控制度建設的薄弱環節,構建符合實際、規範高效的灌區內部控制體系,形成行政管理類、黨群工作類、紀檢審計工作類、工程供水類、經濟類5大類480餘項內控制度,持續强化制度建設。

此外,我省大型灌區深植企業化理念,積極去行政化、去機關化。為灌區引進社會優良資本,探索旅遊開發和行業科技諮詢服務等經營性項目,製定“企業化”人事管理和考核制度,積極探索“管養分離”“小機构管理、公司化運營”新模式,大力推進水權水價改革,激發灌區內生動力。

作風是一支隊伍的精神底色。我省大型灌區以党的建設為引領,堅持轉工作作風、抓能力提升、强人才隊伍,在灌區內全面推進“半軍事化”管理,訓練和培養了一批“敢想敢幹敢成,善想善幹善成”的水利鐵軍,為灌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人力資源保障。

C

有何成效?

改革向縱深推進全省大型灌區發展水准得到明顯提升

近日,在綿陽市梓潼縣境內的一處通路整治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整治通路。“這是武引灌區紅岩分幹渠的一段老舊通路。”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運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得益於“十四五”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這段15.9千米的老舊通路將得到全面修護。

近年來,通過“六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武引灌區的軟硬體不斷提檔陞級。特別是2023年以來,武引灌區“事企分開”關鍵“一大步”基本完成,“智慧武引”建設扎實推進,武都水庫標準化管理高分通過省級驗收和水利部現場評估,在保障灌區農業用水前提下構建多元供水新格局……各項改革工作落地見效,一個現代化大型灌區正闊步走來。

與此同時,掛牌運行後的四川省昇鐘水利工程運管中心和四川省青衣江樂山灌區運管中心全面落實大型灌區一體化管理改革要求,著力推進“六化”建設任務,灌區工程的承載能力、供水的保障能力、經濟的發展能力和管理的規範水准不斷增強。

“一體化”攥指成拳,“六化”縱深發力。經過兩年多改革實踐,我省大型灌區面貌整體煥然一新。

首先是一體化管理優勢充分彰顯。2023年灌區春灌供水22億立方米,連續三年實現滿栽滿插,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天府糧倉”;抗旱輸水3億立方米,抗旱成效顯著;都江堰向黑龍灘、通濟堰等尾水灌區供水8400餘萬立方米,較往年新增四成以上。

大型灌區水網資訊化建設總體成勢。建成信息化設施3000餘處,都江堰數位孿生“智水”方案在水利部數位孿生灌區現場會作交流發言,並入選四川數實融合創新實踐優秀案例。大型灌區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成效明顯,製定落實制度500餘項;都江堰、長葫、玉溪河、武引等4個灌區通過省級標準化管理達標驗收,都江堰灌區創建成為國家級標準化管理灌區。

企業化理念逐步樹立,多元供水持續新增。2023年,我省大型灌區向工業、生活、生態供水共45億立方米,占總供水量的45%,要素水利價值凸顯。

此外,工程短板加快補齊。我省大型灌區共落實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資金40餘億元,爭取國債資金約18億元,通過“兩手發力”落地資金達21.27億元,已改造提升重要樞紐350餘座,骨幹工程2300餘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强,惟改革創新者勝。通過深化改革,2023年,我省6個大型灌區有效灌面近2000萬畝,占全省灌溉面積43%;供水人口3400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41%;年供水量100億立方米,占全省供水量的38%;作為四川現代水網主骨架、大動脈,對地方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强。

D

如何深化?

持續加强“六化”建設全面開啟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當前,我省大型灌區改革發展,總體完成一體化管理體制調整的“上半篇”工作。如何開啟和謀劃好“下半篇”工作,是今後大型灌區改革發展的重點任務。

所謂“下半篇”,即大型灌區開啟邁向全速推進高品質發展的新征程。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是實現現代化的首要任務,更是解决我省灌區“瓶頸”制約,實現轉型發展、加快發展、質效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省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不僅具有緊迫性,而且也充滿機遇。2024年,全省水利年度投資將力爭達到800億元,在建工程投資超3000億元,全省上下持續掀起“大興水利、大辦水利、辦大水利”的新高潮。

“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正當其時,必須緊緊抓住水利大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上述負責人表示,“上半篇”成效來之不易,“下半篇”攻堅更需下大力氣。

謀定而後動,規劃要先行。在未來發展中,我省大型灌區將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錨定現代水網建設目標,緊跟國家戰畧佈局,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著力構建“六橫六縱”水網主骨架,打造一張高品質、現代化的四川骨幹高速水網。

此外,水權水價改革作為四川水利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更是大型灌區高品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用好。對此,我省大型灌區將聚焦需求側、發力供給側,在保障農業生產用水的前提下,針對二三產業用水需求來優化供水結構,加速農業水利向要素水利轉化,“大水利”格局加速呈現。

創新永無止境,改革未有窮期。改革創新是提高生產力的必然選擇,也是灌區高品質發展的不竭動力。

未來,我省大型灌區將持續在體制機制、管理模式、科技手段等方面開展創新。例如,在管理模式上,結合各大型灌區實際情況實行“一灌區一策”,特別是在灌區建設管理和“兩手發力”投融資等方面進行模式創新,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作出貢獻!趙鳴梁 圖片由水利廳提供)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