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海華
剛剛過去的一年,“借力”張江產業工程院這一平臺,上海中醫藥大學成功轉化十多個藥物和醫療器械項目,契约金額達2.3億元人民幣。
“為何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相對來說一直比較薄弱?其實該有的都有了,大學裏有技術轉移部門,社會上也有協力廠商技術轉移中心。”採訪中,上海中醫藥大學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唐靖一告訴記者,其實交流遠比人們想像重要,身處實驗室的科學家只有和企業多“碰撞”才能有“火花”,而張江產業工程院正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成立僅一年多的張江產業工程院,究竟提供了一個怎樣的平臺?
走通“最初一公里”
“源頭創新不只是高校和科學家的事情。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更多科學家的成果走出實驗室?作為致力於張江科學城開發與建設的一家國企,我們又能做什麼?”張江產業工程院院長張愛平對記者如是說。
為在創新策源上有所作為,2022年10月,張江集團攜手國內73個高校院所、投資機構、產業方代表、科技服務機構等,共同發起建設張江產業工程院。
先期調研時,他們發現“從0到1”的過程中,其實有一個“0.8”的關鍵階段,即創新概念的早期驗證,包括科技成熟度、未來路徑及市場是否可達都需要驗證。能否走通這“最初一公里”,决定了能否真正實現“從0到1”。
“既然我們本身是一個平臺型機构,需要做的就是借力,把各種早期概念驗證資源放在一起,做成一個聚焦‘超前孵化’的分佈式平臺。”張愛平說。
星紀魅族集團聯合創始人王勇向記者展示了公司的一款最新AR智慧眼鏡。“在研發這款眼鏡過程中,我們在製作工藝、散熱、新材料等領域進行了大量科技的早期概念驗證。很多科技並不是拿來就能用的,在驗證過程中通過不斷修改參數,方能達到可商用的狀態。”王勇在張江產業工程院一周年活動上專題做了這款眼鏡的早期概念驗證能力發佈。他告訴記者,最大的感受是,早期概念驗證能够縮短新技術走向商用的時間,否則可能要多花一倍以上的時間。
據統計,70%以上的醫療器械創新發明由醫生發起,總部設在張江科學城的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為此創立了醫療概念驗證基金。“可否獲得可觀利潤,可否達到臨床預期,我們通過早期概念驗證來回答創新風險,並將醫生提出的技術應用場景和我們的科技平臺相結合,形成創新解決方案。”長三角國創中心有機功能資料研究所副所長李永勇介紹,現時他們已成功孵化2個相關醫療器械項目。
為助力“最初一公里”的“超前孵化”,除了集聚生命健康、人工智慧、先進製造業、電子資訊、新材料等領域的早期概念驗證平臺,張江產業工程院還聯手相關機構組織了兩期概念驗證能力培訓班。
關注“最後一公里”
張江產業工程院同樣關注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
沒有物理空間,不做“房東”;不持股孵化,也不做“股東”。不同於孵化器,張江產業工程院靠什麼作為“立身之本”?
“地處創新資源豐富的張江,張江產業工程院有優勢做創新資源的‘超級連結人’。”張愛平告訴記者,依託紮根張江科學城30餘年的張江集團,張江產業工程院聚合了高校、科研院所及眾多科創服務機構,相較更容易形成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合力。
“就拿知識產權來說,很多人只知道專利申請很重要,但對於知識產權佈局其實一知半解。”張愛平介紹,2023年12月,張江產業工程院知識產權及法務中心揭牌,將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走出實驗室提供專業支持。
想有不竭的策源力,就要有一個“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
“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成果秀”,成為張江產業工程院這一年的“標配”。“不要小看這些‘細水長流’的活動,在張江就近、高頻率地‘曬’自己的成果,效果特別好。”唐靖一告訴記者。
讓創新成果和資本“見得著”“坐得下”“談得攏”,一年多來,張江產業工程院組織了14場“源頭成果首秀”,促成對接了44個科技專案,其中產業化落地13個。
科學家創業不易。張江產業工程院挖掘了20多名懂科技、懂產業的專家學者和投資人,聘任為科學家創業導師,他們將“手把手”指導創業者。
為持續導入“源頭活水”,張江產業工程院在連結創新資源時,沒有把視野局限於張江,在參與共建的21個上海校友會中,2/3是上海以外的高校。“我幾乎參加過每一場校友成果路演,線上同樣氣氛熱烈。”張愛平說。
作為一個聯盟性質的平臺,張江產業工程院不向合作共建組織收取任何費用。“我們做的是科創公益,不謀求商業利益,我們的目標是連結資源,著力‘資訊對稱’和‘信用增强’,形成完整的商業邏輯,讓更多‘種子期’的項目能‘播種、生根、發芽’,探索出有張江特色的開放創新機制。”張愛平告訴記者,張江產業工程院將與更多高校院所合作,聘請張江成功的企業家訓導張江未來的成功創業者,努力成為我國科學城領域高品質發展的特色智庫。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