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合江縣九支鎮永合村,村民在晾曬稻穀(無人機照片)。劉繼鋒 攝(C視覺資料圖片)
眉山市仁壽縣珠嘉鎮棚村村,怪手正在進行土地整理。潘建勇攝(C視覺)
1月4日,德陽廣漢市“天府糧倉”萬畝小麥綠色高效示範區。正值小春田間管理關鍵時期,在示範區流轉了600多畝地的種糧大戶劉健忙著給麥田施肥。去年劉健種植的小麥畝均單產達到530公斤,比前年大幅增長。
國家統計局公佈資料顯示,去年四川全年糧食總產718.8億斤,相比前年增產16.7億斤,創26年來(即重慶直轄以來)新高。
A
穩播面
持續推進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前提
1月3日清晨,綿陽市三台縣中新鎮來福村,怪手在濃霧中搶抓時間工作。今年,三台縣潼川鎮大興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前知在來福村承包了2300畝地。春耕前,這些“雞爪田”“巴掌田”要全部完成細碎化整理、宜機化改造,建設成“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的高標準農田。
四川的耕地八成以上是丘陵山地,這是“多種糧”的一大困擾因素。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讓農田旱能灌、澇能排,旱澇保收、宜機工作,是穩定播面的前提。
“去年,全省堅持整灌區、整市、整縣、整片推進4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並且要求主要用於糧食生產。”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撂荒地整治和園地優化改造是關鍵。去年,達州市渠縣寶城鎮觀龍社區種糧大戶袁雪東的種糧面積創歷史新高,達到2000多畝,其中新增面積就有近800畝,是他種糧以來新增最多的一年,“530畝是整治出來的撂荒地,260多畝是騰退後的低效果園。”袁雪東介紹。
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四川建立撂荒地“動態清零”機制,複墾撂荒地4.2萬畝。同時,在54個縣騰退20.87萬畝低質低效種植園地直接恢復種糧,全省優化改造118萬畝種植園地間套作種糧。
層層壓實糧食安全責任。2023年,四川定下糧食生產目標,全年播種面積9600萬畝、產量715億斤。年初,省級就及時將糧食生產目標分解到市縣、落實到田塊,建立擴面增產台賬,分品種壓實種植面積,確保任務完成。
有了地,關鍵還要有人種。去年6月,全省農業生產託管暨社會化服務現場推進會召開,明確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實行土地託管,已經成為四川破解“誰來種地”問題的關鍵舉措。
同時,四川在全國率先出臺《全省縣鄉村三級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方案》和《四川省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省級重點服務組織評定及監測辦法》,在全省建設“縣農業社會化服務中心+鄉農業社會化服務站(點)+村農業社會化服務協辦員”三級服務體系,推動全省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達4100萬畝次以上、同比新增6.7%。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去年全省糧食播面達9606萬畝,超額完成國家和省委省政府下達的目標任務。
B
提單產
全面佈局
主要糧食作物單產提升行動
1月初,廣漢市金魚鎮上岺村,數千畝小麥進入小春。這裡是廣漢市稻麥輪作的覈心區。
2022年,廣漢小麥百畝連片平均單產達600.2公斤,創西南地區小麥規模生產單產紀錄。2023年小麥集中成片百畝單產達601.3公斤,再次重繪西南麥區紀錄。
單產屢創紀錄,源於廣漢市大力實施的糧食單產提升行動。去年以來,瞄準耕地產量潜力,四川在全省範圍佈局主要糧食作物單產提升行動,並將此列入今後一個時期糧油生產工作的主線。
四川在90個糧食生產重點縣組織開展高產競賽,在35個縣開展綠色高產高效行動,15個縣整建制推進玉米、大豆單產提升,並集中力量培養一批“全能人才”“特長選手”“單科冠軍”。
良種是增產的基礎,對增產貢獻率達到近50%。去年,四川首次發佈17個糧油作物當家品種,提出要加大力度推廣應用當家品種,發揮當家品種對單產、品質和效益提升的作用。“去年,我們把‘推良種’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推廣這17個糧油當家品種,推廣面積較前年新增200萬畝以上。”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良技是增產的保障。去年,四川實施“科技到田”行動,印發《關於切實推進科技到田支撐“天府糧倉”建設的通知》,配套製定水稻、玉米、油菜、大豆、薯類、小麥的生產通用技術規程,從播期、密度、播種方式、肥藥施用、收穫減損等方面集成組裝不同糧油作物的綠色高產栽培技術模式。同時,召開全省現場推進會,組建21個專家服務團隊全覆蓋包市包縣開展技術指導,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貫通、超4萬人的農技推廣隊伍,全力打通科技到田“最後一公里”。
一批高產示範片快速呈現。去年,全省共建設83個玉米、大豆百畝高標準示範片,9個“雙高產”示範縣,打造了40個“噸糧田”千畝示範片。
一批高產典型爭相湧現。去年秋收,眉山市東坡區永豐村種糧大戶邵國東的450畝水稻測產畝均達863.4公斤、增產83.4公斤,重繪盆地規模化種植水稻單產紀錄。達州市渠縣天星街道八蒙村的玉米新品種高產示範片取得畝產867.5公斤的佳績,重繪四川平壩和丘陵地區春玉米的高產紀錄。瀘州市合江縣大橋鎮上房村,合江縣2023年糧食單產提升行動項目再生稻示範片平均畝產489.9公斤,創造四川再生稻測產平均產量最高紀錄……
各地高產典型也反映了全省面上單產水准的提升。去年夏糧獲得豐收,其中小麥單產達300.3公斤,大幅提高16.3公斤,創歷史新高,首次站上300公斤臺階。從全年來看,全省糧食畝產比前年新增12公斤、增3.3%,增幅在13個糧食主產省中排第1比特。
C
優政策
綜合施策
助糧食產量增、農民有錢賺
近日,農業農村廳發佈《四川省小麥鎮壓機補貼額一覽錶》,中央財政將對不同檔次的小麥鎮壓機進行補貼,每臺最高補貼額達到3000元。
一年來,四川出臺各項政策,為糧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出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四川省科技支撐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7年)》,系統規劃佈局糧食產業發展方向。同時,明確各鄉村振興先進獎補資金30%以上用於糧食產業,省星級園區中糧油類不低於40%。
去年,四川繼續將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完成情况納入2023年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和2023年度市縣黨政領導班子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畧實績考核,並作為“一票否决”項。同時,建立糧食主產縣政府領導分級述職制度,耕地撂荒、耕地“非糧化”投訴舉報機制,進一步壓緊壓實地方黨委政府重農抓糧主體責任。
“真金白銀”的補貼則有效激發了種糧大戶積極性。去年,四川在77個產糧大縣兌現獎勵資金16.56億元,及時足額兌付中央財政耕地地力保護補貼66.1億元、稻穀種植補貼8.6億元、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5.3億元等惠農政策,全覆蓋推行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新增省級財政資金至5.1億元,分別將成都平原地區、丘陵山區種糧大戶補助標準提高到90元/畝、100元/畝,進一步提高農民種糧合理收益。
面對自然灾害,四川牢牢把住農業防灾减灾“主動權”。及時下達救災資金,强化調度、現場推進,抓早抓實冬春連旱、豪雨洪澇、稻飛蝨等灾害蟲害應對,全力减少因災損失。
雖然四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糧食生產目標任務,但受耕地資源約束趨緊、勞動力短缺、種糧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穩定糧食播面壓力增大,油料擴種空間進一步縮小。同時,糧食生產抗風險能力弱、科技支撐不强、機械化率偏低等困難和問題依然較為普遍,糧食單產與全國平均水準還存在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們將緊盯2025年總產730億斤、2030年總產750億斤的奮鬥目標,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層層分解細化目標任務到村到戶,逗硬考核市縣糧食生產播面、產量完成情况,堅持向耕地保護、補鏈强鏈、規模經營、科技推廣、國土空間、政策支持要糧,全力確保‘天府糧倉’真裝糧、裝好糧、多裝糧。”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闞瑩瑩)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