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屬兩家科研機構生物學家和化學家聯手5年兩次成果轉化效率之高背後有何門道跨界合作讓創新產生“化學反應”

上海 41℃ 0
摘要:

  記者黃海華

  一天好幾個電話,一個月至少見面一次,這是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汪勝和上海科技大學iHuman研究所研究員程建軍的常態。

  合作不止於研究。日前,針對他們共同研發的一款原創抗抑鬱藥物,兩位科學家所在機构和翼思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達成一項授權授權合約,“里程碑付款”金額達1.2億元人民幣。

  這是兩位科學家合作5年來第二次將科研成果進行轉化。效率之高的背後有什麼可複製的經驗?一比特生物學家和一比特化學家會發生什麼“化學反應”?

  為“鎖”配到“鑰匙”

  傳統抗抑鬱藥物通常需要長達幾周甚至數月才能起效,且對三分之一的難治性抑鬱症患者作用不大。

  從某種蘑菇中選取的裸蓋菇素,在一天內可極大改善抑鬱症患者症狀,且效果永續三個月以上,但由於伴有產生幻覺的副作用,極大地限制了其應用。囙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尋找快速起效且不致幻的新型抗抑鬱藥。

  裸蓋菇素究竟如何發揮作用?除了已知的一條“陽關大道”,汪勝研究組在實驗中偶然發現可“暗度陳倉”的第二條路,這是之前從未被發現的。

  “我擅長做設計、畫出分子的輪廓,但不知最終能否通過化學合成出來。”汪勝告訴記者,這就好比有了一個“鎖”,但還沒有找到適配的“鑰匙”。於是,他找到擅長藥物化學研究的程建軍研究組,對方通過不斷設計、比對,最終找到了“鑰匙”。

  2022年1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合作研究成果。他們乘勝追擊,發現了成藥性更好的化合物,並在猴身上做了試驗,同樣效果不錯。

  交叉合作提供新視角

  “我們的研究得益於學科交叉,否則不可能那麼快實現突破。”汪勝說。

  兩位科學家在美國做博士後研究時一見如故,此後相繼回到上海,從2018年開始緊密合作。

  汪勝研究團隊平時主要關注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程建軍的博士和博士後課題做的都是精神分裂症,兩位科學家一直在精神類藥物領域深耕不輟。一比特專攻藥理研究,另一比特擅長藥物化學,正好形成互補優勢。

  “汪老師不時會有一些大膽想法,我偏保守一點,會通過謹慎的科學方法來驗證。”程建軍說,從合作伊始,他們就秉持著一致的想法:發文章不是最重要的,要做有用的精神類藥物。

  如今,他們之間越來越有默契,“國外不乏合作了一輩子的科學家,我們希望能一直合作下去”。

  科學家的交叉合作,為創新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

  為科學家心無旁騖創新提供土壤

  論文發表後,兩位科學家接觸了十幾家國內外藥企和投資商,最終選擇了現在的合作夥伴。“他們有意願把這個化合物快速推上臨床,大概2024年年中到年末啟動,此前已有其他比較成熟的藥物上了臨床三期。”

  為何不嘗試自己開公司?汪勝告訴記者,他對科學問題本身更感興趣,好在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知識產權部給了他很大的支持。“我所感受到的不是管理,而是服務。”

  早在科學家開展研究階段,知識產權部工作人員就開始幫助專利的挖掘和佈局,後續則從資源連結綜合、風險防控和合規等多角度來為成果轉化助力把關。

  “保護智慧財產權就是保護創新,我們和上海科技大學也達成了共贏的共識,建立了順暢的溝通通路。”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知識產權部負責人殷夢昕告訴記者。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