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邁進40個項目獲上海產學研獎雙向奔赴破解產學研合作難題

上海 21℃ 0
摘要:

  記者俞陶然

  2023年上海產學研合作優秀項目獎今天揭曉。共評選出特等獎項目2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6項和提名獎9項。上海產學研獎是本市為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設立的唯一獎項,評選工作已持續15年,累計評獎249項。

  在上海科技成果轉化促進會負責人看來,加强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是經濟加快發展和產業轉型陞級的捷徑,但同時又是一道難題。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就應進一步把產學研合作向前推進,成為全國的領頭羊。

  產學研合作是“雙向奔赴”的過程。科促會負責人表示,除了企業的善作善成,高校院所和醫院的科研人員也要進一步走出大門,主動滿足企業需求,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使產學研合作成為學科發展的重要基礎和生長點。

  醫院成果轉化機构破解難題

  “‘鴻鵠’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2023年上海產學研獎特等獎,這款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聯合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多所高校研發的手術機器人,不僅在中國獲批上市,還通過了美國、歐盟、巴西和澳大利亞的注册認證,已在美國麻省總醫院、希臘拉里薩大學綜合醫院等多家歐美醫院投入使用。

  去年11月,《國際骨科》雜誌刊登的論文顯示:在下肢對線準確性、手術時間、失血量以及術後6個月、1年膝關節臨床功能評估方面,中國“鴻鵠”與一款國際頂尖骨科手術機器人無顯著差异。

  這條醫工結合、自主研發道路為何能走通?九院骨科主任醫師李慧武說,九院成果轉化辦公室發揮了重要作用。醫生平時工作很忙,雖然時常有發明、改進醫療器械的靈感,但缺少把靈感轉化為產品的時間和精力,也不清楚應該找哪家企業合作。醫院成果轉化機构的專業化運行,破解了這個難題。以九院成果轉化辦公室為例,這個機构既有醫生,也有法律專家,還有瞭解生物醫藥產業界的工作人員,他們會根據醫生的創新點子、企業的研發需求,在醫工兩端架起溝通合作的橋樑。

  組織機制支撐工程技術突破

  2023年上海產學研獎的另一個特等獎項目是“600MW高溫氣冷堆主設備研發及產業化”,由上海電氣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完成。兩家組織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MW高溫氣冷堆核能電廠示範工程項目”的基礎上,突破了壓力容器加工裝配、整體熱處理及變形控制、蒸汽發生器結構優化等科技瓶頸,研製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00MW高溫氣冷堆主設備,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準。

  在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行程中,核能將發揮重要作用。國家“十四五”能源發展戰略規劃要求:核能領域實現600MW高溫氣冷堆的商業化應用,建成以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為平臺、以標準規範和專利為覈心的完整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形成世界領先的高溫氣冷堆系列型譜產品。

  為落實國家規劃,上海電氣核電集團和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通過4年聯合攻關,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掌握高溫氣冷堆科技的國家,並推動這種技術進入了商用階段。在這一成功案例中,科促會提煉的“規劃目標明確,權利義務明晰,組織機制嚴謹,運作緊密高效,各取一舉數得”產學研合作模式得以凸顯。雙方明確責任分工,聯合組建了研發工作組,下設1個設計及驗證分課題組和4個主設備研發分課題組,由上海電氣核電集團科技發展部負責產學研合作管理、科研專案定期跟踪和協調推動;依託電力核電的專家服務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平臺,邀請核電領域的院士專家組成專家委員會,對研發工作進行指導;建立定期協調機制,確保研究課題的有序推進。

  雙方還通過計畫、風險、執行、考核4個維度的聯合管控,分別對專案啟動、規劃、執行、監控和收尾5個階段進行專案管理,實現了項目全過程控制。

  評審專家指出,這個項目體現了中國實現重大科技工程技術突破的體制優勢,具有很好的示範意義。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