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力量——二0二三·四川經濟年終特稿

四川 31℃ 0
摘要:倒數計時!四川首條新建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成宜高鐵開通在即,從成都平原到川南大地,風馳電掣的速度縮短時空,預見共進共興的美好未來。

倒數計時!四川首條新建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成宜高鐵開通在即,從成都平原到川南大地,風馳電掣的速度縮短時空,預見共進共興的美好未來。

強勢頭!今年前11個月,四川外貿“新三樣”產品(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同比增長49.8%,以新引質、向新而行,新質生產力孕育蓬勃發展的新動能。

票秒空!成都各大演出場館檔期已排至明年5月,知名藝人爭相入川開唱,“一票難求”的火爆現象,反映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火熱景象。

站在2023年尾,四川迎來一樁樁振奮人心的大事喜事。回望2023年“穩”與“進”的歷程,更令人心潮起伏——

全省經濟增速一季度低於全國0.7個百分點,上半年追至與全國持平,三季度高出全國1.3個百分點,四季度朝著完成全年目標衝刺而去,畫出一條逆境突圍、追趕奮進的昂揚曲線。

形勢越是嚴峻複雜,挑戰越是尖銳多變,越要牢記囑託、保持定力、拼搏實幹。四川人民始終銘記,新征程開局起步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殷殷囑託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

這一年,承關懷而奮起,爬坡過坎、攻堅克難,四川經濟一路奔跑向前。

(一)

一座“超級工廠”,崛起於龍泉山脈東側。前不久,蜂巢能源(成都)動力電池製造及西南研發基地一期項目下線首批產品,一年內“開工”“投產”“上規”,創造了公司項目落成的新速度。

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這是四川貫穿全年的主旋律。1月3日,元旦節後上班第一天,四川就舉行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專案現場推進活動,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出席、擂鼓催征,釋放出推動經濟運行企穩回升的强烈訊號。

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源自2023年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行程中的極不尋常: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做好全年經濟工作意義十分重大。

事非經過不知難。回頭看,這一年四川承壓前行,扛牢經濟大省挑大樑重任殊為不易。

在宏觀環境上,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國際不利因素增多,國內週期性和結構性衝突疊加,既有風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湧;就省內實際而言,一季度經濟增速不及預期,市(州)發展快慢不均,民間投資增長乏力……四川要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必須過險灘、闖難關,駛入加快追趕、持續恢復的上行通道。

泰山壓頂不彎腰,亂雲飛渡仍從容。全省上下擰成一股繩,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畧,以超常規舉措補短板鍛長板,堅定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加强經濟運行科學研判、精准調度——

針對解决總需求不足的突出衝突,4月11日,省委召開專題會議,對堅決打贏促消費擴內需攻堅戰作出部署,想方設法將人氣聚起來、商氣匯起來、烟火氣旺起來,更好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持續用力幫助民營經濟恢復元氣。5月19日,省委再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工作,強調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助企紓困難點堵點集中攻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從省委工作會議到省委財經委會議,從省政府常務會議到全省經濟運行調度會,我省因時應勢作出一系列安排,瞄準癥結“點穴施針”,全力以赴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7月19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23年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佈會,公佈GDP同比增長5.5%的成績。這一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個百分點,投資、消費、進出口增速分別提高0.5、3.3、2.3個百分點。更重要的是,全省多項經濟指標扭轉了一季度落後全國的態勢,實現了從低於全國到追平全國甚至超過全國的跨越,極大提振全省人民的精氣神。

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首要任務,打出政策“組合拳”、下好“先手棋”——

人們喜歡用“含金量”來描述政策的惠企利民度。四川及時製定一攬子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銀”送上“及時雨”,推動經濟破浪前行。

今年春節後上班不久,省政府出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36條”政策措施,既在財稅、金融方面精准“滴灌”,也對投資、消費、外貿、產業等領域正向激勵。

政策實施百日之時,中國物流(瀘州)公司享受免征“房土兩稅”約100萬元,飛帆泰科技公司零抵押零擔保辦理到700萬元政策性貸款,中歐汽車城辦事人員體驗到更高通關效率,一個個為企業和項目服務的“跑團”“專班”“店小二”活躍在巴山蜀水間……

專家評估,這些紓難解困政策注重滿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現實需求,“放水養魚”則“水大魚多”。現時,四川兌現惠企政策1279項,兌現資金近400億元。

保持政策延續性,相繼出臺加力接續新舉措。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四川發佈“19條”激勵措施,從强化財稅政策支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加快消費恢復提振、推動外貿提質增效、幫助企業降本減負、推進企業快速成長等方面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11月底,聚焦恢復和擴大消費再頒佈“22條”,大力促進汽車、住房家居家電、餐飲文旅、文娛體育會展等領域消費,鞏固提升熱氣騰騰的“烟火氣”。

運用系統觀念統籌發展全域,既著力解决眼前問題又謀劃治蜀興川長遠大計——

發展經濟是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對四川來說,根本上是要立足省情實際解决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衝突。

一年來,省委兩次召開全會,專題研究部署經濟工作:省委十二届三次全會聚焦“四化同步”,專題研究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科學回答了四川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什麼”“建什麼”“怎麼建”等重大問題,推出塑造四川高品質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長遠之策;四次全會聚焦“城鄉融合”,專題研究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號召全省下大力氣打好城鄉融合發展攻堅戰,努力在巴蜀大地繪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城鄉新畫卷。

“一中心一策”支持綿陽、宜賓—瀘州、南充—達州建設省域經濟副中心,支持樂山加快提升區域中心都市能級,支持川中丘陵地區四市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加快推進“四類”地區振興發展,開展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連同去年以來出臺的支持成都、攀枝花、廣安等地開展差异化改革試驗政策,省委戰略部署一一落子,繪製出“五區共興”的路徑圖。

近有目標、遠有藍圖,詳有方案、細有分工,巴蜀兒女乘勢而上開新局。

(二)

“重裝之都”德陽,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的水輪發電機組出口坦尚尼亞,創下我國水電設備出口容量新紀錄;“釩鈦之都”攀枝花,攀鋼集團供應印尼首條高鐵雅萬高鐵的全線鋼軌。兩座老工業基地、兩個三線建設企業,在新征程煥發新的時代榮光。

靠什麼推動經濟整體好轉和高品質發展?四川給出答案:以新型工業化為主引擎、以實體經濟為支撐,加快構建服務國家全域、體現四川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保障國家重要初級產品供給戰畧基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

——堅持工業當先、製造為重,工業興省、製造强省快馬加鞭。

築牢“綠電”優勢。今年夏天,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柯拉光伏電站一期並網發電。四川在水電裝機容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的基礎上再出發,加大水光風儲多能互補項目建設力度,建設全國重要的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戰畧支撐區。

“氣大慶”呼之欲出。西南油氣田公司瓦斯年產量近日突破400億立方米,約占2023年全國瓦斯產量的1/5。國家瓦斯(葉岩氣)千億立方米級產能基地藍圖一步步“變現”,為橫貫中國東西的能源大動脈源源不斷注入綠色“血液”。

擁有戰畧資源的攀西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釩原料基地、全國最大的鈦原料基地和重要的稀土供應基地。

用好41個工業門類齊全的有利條件,四川大力實施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加快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前三季度,電子資訊、裝備製造、食品輕紡、能源化工、先進資料、醫藥健康六大優勢產業(規上工業部分)增加值增長7.3%,特別是細分領域的晶矽光伏、動力電池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0.3%、23.3%,釩鈦、三聚氰胺、人血白蛋白等眾多高技術產品產量領跑全國,進一步凸顯四川在全國和全球產業版圖中的“地標”比特勢。

數位化浪潮滾滾而來,四川推動企業追“雲”逐“數”創未來。現時,全省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上升至58%、81.4%,兩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入選國家級“雙跨”平臺,一大批數位產線、無人車間、智慧工廠、標杆項目如雨後春筍拔節而生。

——堅決扛起農業大省責任,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

顆粒歸倉慶豐收。國家統計局12月11日公佈,四川今年糧食總產量718.8億斤、增產16.7億斤,創26年來(即重慶直轄以來)新高。

悠悠萬事,吃飯為大。年初印發的省委一號文件提出,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9500萬畝以上(實際完成9606萬畝)、產量達到715億斤以上,就是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讓中國人的飯碗裏多裝“四川糧”。

建好天府良田,才有“天府糧倉”。四川在建立撂荒地“動態清零”機制、推進種植園地優化改造和嚴格實行耕地種植用途管控的同時,啟動實施天府良田攻堅提質行動,整灌區、整市、整縣、整片推進42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用於糧食生產。

提高畝均單產,才能穰穰滿家。90個糧食生產重點縣唱起高產競賽曲,35個縣以“綠色”為名開展高產高效行動,15個縣瞄準“單科”整建制推進玉米、大豆單產提升……在濃厚的“擂臺比武”氛圍中,各地湧現出一大批水稻畝產800公斤、玉米畝產700公斤、大豆畝產150公斤的高產典型。

10月上旬,我省印發《“天府糧倉·千園建設”行動方案》,確立到2025年建成國家和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1000個以上的目標。這些平臺載體落筆“土特產”文章,承擔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功能,對做强農業特色產業、培育農業龍頭企業、聯農帶農增收致富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今,四川有15種農產品產量居全國首位,直觀展現了持之以恒抓園區建設的成效和潜力。

——多措並舉擴大有效需求,讓消費“跑”起來、投資“活”起來。

“冬遊四川1元購”。最近,四川114家景區聯手掀起冬季旅遊推廣熱潮。四川文旅有多熱?從“五一”、端午到中秋國慶,全省節假日旅遊均全面超過2019年疫情前水准,許多景區景點遊客接待量攀上歷史新高。與之相關,今年前11月,四川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736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全國高出2.2個百分點。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圍繞促進大宗消費、發展服務消費、提振農村消費,我省著力實施“三品一創”消費提質擴容工程,加快培育“蜀裏安逸”消費品牌,推出一批消費券、文旅券,引導企業開展1.6萬餘場各類活動。

消費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投資激發有潜能的消費,兩者相互促進,共同構成內需重要組成。四川狠抓項目投資工作,扎實推進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在川項目和700個省重點專案建設取得新成效。

看“新面孔”,跨尺度向量光場時空調控驗證裝置、向家壩灌區北總幹渠一期二步工程、綿陽巨星稀土永磁產業園等專案啟動建設;

看“新進展”,川藏鐵路、成渝中線高鐵、漢巴南鐵路、宜攀高速、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引大濟岷等工程加快實施;

看“新實景”,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週期服務專案、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工程、綿陽至蒼溪高速公路等即將陸續揭開面紗;

看“新未來”,全省項目儲備庫項目個數及總投資大幅增長,後勁十足。到10月底,700個省重點專案年度投資完成率達110.8%,提前兩個月完成全年任務。

三次產業齊頭並進,“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四川各戰線各領域“實”字當頭、“幹”字為先,努力跑在前列、多作貢獻。

(三)

12月初,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輸送量首破7000萬人次,成都成為內地第四個“七千萬級航空城市俱樂部”成員;今年前11月,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量超過5000列,占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的近三成,覆蓋亞歐100多個都市網站。從航空到陸路,從客流到物流,釋放出四川構築向西開放戰畧高地和參與國際競爭新基地的新活力。

“川渝一家親”。兩省市堅定推動國家戰畧走深走實,縱深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手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服務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

今年6月,川渝黨政聯席會議第七次會議召開,繼對產業、科技、民生等領域重大合作事項作出部署後,這次會議聚焦成渝中部崛起,明確將之作為兩地互動合作的主戰場。萬達開、川南渝西等10個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功能平臺建設總體方案全部獲批印發,年度重點任務加快實施,抱團當好川渝合作“橋頭堡”。

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承擔的重大任務。共建汽車、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特色消費品4個萬億級產業,市場准入“异地同標”、企業跨省市“一鍵遷移”、跨省市“關銀一KEY通”,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累計辦件量突破1500萬件次……川渝兩省市跨區域合作的18條經驗做法,今年被國家發改委面向全國推廣。

提速增量,提質增效。前三季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1萬億元、同比增長6.2%,占全國比重6.5%、較上年末新增0.1個百分點;在蓉舉辦的第十九届西博會、在渝舉辦的第五届西洽會,以攬金的眾多簽約項目,釋放改革開放新高地的强烈“西”引力。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四川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建强開放平臺,舉辦重大活動,全方位推進開放合作,在展現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中提升影響力集聚力輻射力。

這個暑假,世界目光聚焦四川,第31届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大運會)在成都舉行。這場具有中國特色、時代氣息、青春風采的國際體育盛會,不僅屬於113個國家和地區的6500名運動員,四川也以賽為媒,擴大對外交往的“朋友圈”。

就在大運會舉辦前夕,阿根廷正式宣佈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成為繼智利、巴西之後,第三個在成都設立總領事館的拉美國家。現時,獲批在川設立領事機构的國家達23個,使成都“領館第三城”的地位更加穩固。四川還新增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16對,總數達456對。

把握國家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時機,一系列投資促進活動紛至遝來。借助全國糖酒會、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世界顯示產業大會、首届金猫熊獎評選活動、第十一届科博會、第二十一届海科會、中國質量(成都)大會等,四川向海內外客商拋出“橄欖枝”,讓“投資西部、首選四川”的共識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前10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資(FDI)到位資金20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9%,遠高於全國平均增速。就在11月底舉行的2023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中,我省簽下390餘個項目,總投資金額超5200億元。

互聯互通是開放合作的重要基礎。四川以交通强省建設為引領,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打造國家綜合立體交通極,推動“蜀道通”邁向“蜀道暢”。

川青鐵路青白江東至鎮江關段開通運營,結束了川西北不通鐵路的歷史。新建隆黃鐵路敘永至畢節段開通運營,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西線鐵路通道取得階段性成果。儘管近期降溫來襲,但成渝中線高鐵、成達萬高鐵、西渝高鐵(四川段)、渝昆高鐵(四川段)、漢巴南鐵路等建設工地上依舊熱火朝天。

12月12日,國內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單體投資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項目——宜攀沿江高速,完成“世界級”懸索橋卡哈洛金沙江大橋首根主纜索股架設;以提檔陞級為目標,成渝高速、成南高速、成綿高速等擴容項目不斷重繪“進度條”;備受關注的國道351線夾金山隧道工程,在硬岩掘進機助力下實現平行導洞貫通……四川外暢內聯的公路大通道加速推進,九寨溝至綿陽高速、青海久治至四川瑪律康高速、瀘州古藺至貴州金沙高速等即將迎來通車。

沿著交通大動脈,川貨出川出海一路通途。據成都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四川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8630.4億元,規模居全國第八位;四川民營企業進出口3911.5億元,同比增長26.1%,占同期四川進出口總值的45.3%,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11.3個百分點。同一時間,四川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規模達到1049.5億元,首次跨過千億元臺階。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新型數位基礎設施建設,要求加快打造“東數西算”戰畧支點。現時,全省已累計建成5G基站超15萬個、規模居全國第六比特,千兆光纖網絡覆蓋家庭數超4000萬,已建在建資料中心超38萬架、上架率達51%。

11月中旬,12家企業在2023天府數位峰會上簽署四川省算力調度服務生態合作協定,共建算力調度平臺。這一省級數位基礎戰略性項目,將進一步推動四川由“存數據”向“用數據”轉變。

向著海內外廣闊市場,更暢、更快、更迅疾,四川企業奮楫揚帆。

(四)

碧波蕩漾的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湖畔,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在此,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在此,一批國家大科學裝置、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佈局於此,科技味愈發濃郁。

今年5月,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揭牌,彙聚各方面資源力量,著力打造構築大平臺、實施大項目、凝聚大團隊、產出大成果、孵化大產業的集中承載地。

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在科技現代化。2023年,四川充分發揮院所高校眾多、科教人才資源富集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主動服務國家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頻頻傳出捷報。

在海拔4410米的甘孜州稻城縣海子山,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5月通過國家驗收,不遠處的“千眼天珠”圓環陣太陽射電成像望遠鏡建成投用;在凉山州錦屏山地下2400米處,世界最深、最大的極深地下實驗室——中國錦屏地下實驗室二期大設施最近啟動運行,為暗物質、中微子、核天體物理等前沿課題提供了一流實驗環境。

從西部地區首個國家實驗室在川落地,到國防創新領域首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在川揭牌;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持續擴容,到企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全省占比突破六成;從加快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到支持綿陽科技城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科技創新先行區……四川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力,也帶動增强四川經濟發展的預期與信心。

這份信心,也來自市場主體“用脚投票”形成的營商口碑。

成都上線“12345”親清線上,開通政企互動的“總客服”、便企利企的“總平臺”,今年共收到企業來電來信10萬餘件,企業訴求解决率、服務滿意率均在95%以上。瀘州推行執法檢查“綜合查一次”,做到“不叫不到、服務周到”。資陽通過線下幫辦代辦、線上“一網通辦”等管道,實現高新區醫療器械產品備案等651項事項、臨空經濟區560項事項及雁江區274項涉農服務事項辦事不出園區。

營商環境怎麼樣,企業最有發言權。參加2023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活動期間,永榮控股集團、廣東心裡程控股集團、美國雅保公司等紛紛宣佈追加在川投資,並主動“代言”向同行企業家推介四川這方投資沃土。

數據最有說服力。就在這兩天,四川實有經營主體總量突破900萬戶,以17個月的時間再上一個百萬臺階。截至今年10月,成都新登記經營主體51.56萬戶,同比增長7.66%;經營主體合計386.46萬戶,同比增長17.65%。

這份信心,亦來自優化提升區域格局塑造的縣域新氣象。

賽迪顧問發佈2023賽迪“百強縣”“百强區”名單,四川7個縣(市)、13個區登榜,入圍總數創歷史新高,僅次於江蘇、浙江,這一成績被觀察者贊為“黑馬”。

在工信部公佈的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名單中,射洪市鋰電資料,廣漢市油氣鑽采裝備製造,綿陽市涪城區連接器、綿陽江油市特冶新材料,攀枝花市東區釩鈦,成都市青羊區航空配套、武侯區微波射頻、新都區航空大部件、溫江區生物技術藥等9個產業集群閃耀其間。以廣漢市為例,建成亞洲最大的油氣陸地鑽機研發製造基地,全球近千臺(套)鑽機產自於此,95%的國產大口徑球閥、70%的國產壓裂車從這裡起運。

縣域興則四川興,縣域强則四川强。巴山蜀水間一個個蓬勃發展的縣域,構成治蜀興川的重要基石。去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超1000億元的縣域11個,較2017年新增7個;500億元至1000億元的縣域17個,較2017年新增9個;200億元至500億元的縣域66個,較2017年新增11個;200億元以下的縣域占比首次低於50%,“腰部”逐漸壯起來,取得向“橄欖型”演進的重要成果。

這份信心,還來自民心所向日夜兼程抓發展彙聚的磅礴力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四川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民生支出穩定在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5%以上,扎實辦好30件民生實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

居民就業更有奔頭。各級各地用心用情做好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强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今年前10月新增就業88.32萬人、同比增長3.3%。當前全省正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確保2024年春節前欠薪線索動態清零,讓廣大農民工安心、高興回家過年。

一老一小更有保障。在全國率先開展失能老人健康“敲門行動”,著力提升農村公辦養老機构護理能力,想方設法解决養老機构適老化程度較低、設施設備不完善等問題。加速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截至10月底,已開工建設公辦幼儿園195所,完成目標任務的97.5%。

美好生活更有品質。積極回應老舊社區加裝電梯期待,今年新開工電梯加裝4500部,同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社區5200個、開工率達100%。有序向社會免費開放文體場館,截至10月底已開放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體育館等4950個。建成戶外勞動者服務網站3000個,為一線勞動者提供“歇歇脚”“喝口水”的最美驛站。

民生穩,人心穩;人心齊,泰山移。從年初到歲末,巴蜀大地號角嘹亮、勠力同心,盡是拼搏奮鬥的身影。

前不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鞏固和增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行,四川人民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奮力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記者張守帥王成棟陳碧紅)

标签: 經濟 年終特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