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積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統籌施策,以革新之“進”固向好之“勢”

江苏 14℃ 0
摘要:“穩”與“進”,是江蘇這一年經濟發展的縮影——全省糧食總產再次突破750億斤,達到759.5億斤,創下歷史新高;1—10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5%;前三季度,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1%,拉動經濟增長2.8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

“穩”與“進”,是江蘇這一年經濟發展的縮影——全省糧食總產再次突破750億斤,達到759.5億斤,創下歷史新高;1—10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4%,其中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5%;前三季度,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1%,拉動經濟增長2.8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籌施策、協同發力,積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革新之“進”鞏固經濟持續向好之“勢”。

統籌“穩”與“進”——在持續承壓中走出回升向好的復蘇曲線

2023年是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回看這一年,江蘇經濟在持續承壓中走出一條回升向好的復蘇曲線,高品質發展扎實推進。

肩負“挑起大樑”重大責任,江蘇在“穩”與“進”的統籌規劃之中,交出一份殊為不易的發展“成績單”: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實現生產總值93180億元,同比增長5.8%,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增速;四季度,外貿進出口實現“轉正”、大項目投資增速高位運行、消費市場增長加快等一大批活力因數競相迸發,拉動全年經濟曲線上揚。

凡事履而後知,曆而後難。這一年,江蘇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錯綜複雜、挑戰如影隨形——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利因素增多,全球貿易處於疲弱態勢;國內週期性和結構性衝突疊加,有效需求仍顯不足,一些企業面臨著供應鏈成本上升等困難。

縱觀今年江蘇經濟運行情况,最大特徵是“穩”,最好勢頭是“進”——

黃海之濱,江蘇最大海港連雲港港浪起潮湧,一艘艘滿載的貨輪向世界進發,連雲港市第一季度、上半年及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蘇南大地,常州前三季度GDP達7006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列蘇南第一,有望成為我省GDP“萬億俱樂部”第五個成員。

直面發展之問,讓經濟走勢持續鞏固向好,無疑要在“穩”的基礎上推動“進”,也要通過“進”來實現“穩”。如何實現“進位”?

——“進位”需要思想引航。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起步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並兩次親臨江蘇考察,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範”的重大要求,明確“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對江蘇發展飽含關懷、寄予厚望,為江蘇現代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進位”需要政策助力。從年初省政府印發“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42條”,到8月底我省發佈“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28條”,從穩外資、助企業,到穩就業、促民生……一項項具體政策舉措,織起一張張發展“保障網”。

“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是黨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的重要部署,是鞏固和增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深切考量。

星霜荏苒,居諸不息。江蘇經濟正在爬坡過坎中,持續探尋從疫後復蘇到求進向好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徑。

統籌“供”與“需”——供給側改革和擴大內需協同發力

供給和需求是經濟發展的一體兩面,也是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重要著力點。

江蘇經濟穩步向好,但眼下需求不足是突出衝突,長期看結構性衝突依然存在,需要進一步深化供需協同。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於新增有效科技供給,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一體化創新機制,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位於無錫的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成立短短3年多,就實現50項知識產權成果的轉移轉讓,直接經濟效益超2億元。放眼全省,“2家國家級中心、12家省級中心、23家省級培育領域”的製造業創新中心體系架構已經形成。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助於新增有效制度供給,消除投資與消費面臨的障礙——

將“房土兩稅”優惠政策執行期再延續半年;用好“稅杠杆”,鼓勵重點群體和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創業就業……今年以來,我省完善融資和稅收制度體系,持續降本減負,激發了中小企業和小規模納稅人的投資活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有助於新增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順應居民高品質消費需求,有效擴大內需——

今年以來,我省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畧基點,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舉措持續發力顯效,內需潜力加快釋放,拉動作用明顯增强:在經濟運行的各項數據中,江蘇最先回暖向好的,是消費。今年1—10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9萬億元,同比增長6.9%,占全國總規模的9.8%,位居全國第二。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我省各地各部門多措並舉——

業態更多元,注入新活力。今秋,阿爾卑斯雪世界落地蘇南都市太倉,讓南方居民也能趕上冰雪熱潮。自10月運營以來,該場館已累計接待遊客超3.94萬人次。

場景再“上新”,打開新空間。圍繞“漢文化”,徐州持續打造商文旅品牌,吸引大批外地遊客,商貿輻射半徑擴展至150公里,中心商圈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外來消費占比過半。

惠民再加碼,創造新需求。今年以來,“蘇新消費”累計推出19項省級重點活動,全省舉辦6000餘場各具特色的“一市一主題”促消費活動,發放惠民消費券及數位人民幣紅包超10億元。

政策、活動雙輪驅動,人氣、商氣和烟火氣轉化為發展效能,我省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效對沖了外需收縮的壓力,對全省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助推器”“穩定劑”作用。

統籌“外”與“內”——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增强內生動力

最近,一列彙集全省各地貨物的中歐班列從徐州貨運中心銅山鐵路貨場駛出,開往哈薩克共和國、烏茲別克……伴隨聲聲鳴笛,“江蘇製造”奔赴全球。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首次突破2000列。

2個業務總部、7家製造工廠、10家創新與研發中心……西門子在江蘇已建立全產業鏈生態圈。如今,越來越多這樣的國際巨頭在江蘇“一投再投”。僅今年的企業家太湖論壇上,我省就簽下45個超億美元外資產業項目。

這一年,江蘇深度“鏈入”全球,世界堅定“選擇”江蘇,一場場“雙向奔赴”的故事不斷重繪。始終不變的,是江蘇改革開放的鏗鏘足音。

當前,國內大循環還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江蘇以自身實踐證實,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進高品質發展,仍然需要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

擴大開放之門,走穩改革之路。江蘇這一年,統籌“外”與“內”,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著力提升制度型開放牽引力——

政策發力顯效,外貿進出口觸底回升,在10月份盼來了來之不易的“轉正”。從“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14條”,到推出10條支持江蘇跨境電商高品質發展舉措,政策端累積性的量變不斷推動發展效應的質變。11月份,江蘇進出口規模繼續回升,增速高出全國6.2個百分點,為穩定全國外貿大盤總體形勢再添信心。

精准招商“敲門行動”,為吸引高品質外資“贏先機”。各地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境外招商步履不停,帶回經貿合作項目,也加深了交流互信。你來我往,今年以來,江蘇推出“百展萬企拓市場”、“走進跨國公司總部”、製定自貿區實施提升戰畧三年行動方案等務實舉措,跨國公司、外國商協會紛至遝來,選擇“加倉”、設研發中心、設總部……

以“外”促“內”,加快構建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江蘇高水准對外開放的路徑愈加清晰。“江蘇將以‘一域之力’為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添彩助力,也將以高水准開放增益世界。”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把握江蘇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戰畧定位,提升對全球資源要素的集聚流動力、配寘增值力和輻射帶動力,加快在東西互濟、內外聯動、進出平衡等方面形成“雙向開放”新格局。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江蘇將堅定地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以此“關鍵一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統籌“保”與“防”——以高水准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這一年,全省上下堅持底線思維,各行各業在保增長的過程中防範和化解風險,以高水准安全保障高品質發展。

“大而不强”“全而不精”,高端產業鏈對外依存度高,是當前從全國到江蘇,產業發展存在的重大“短板”。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准,成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中之重。

以新質生產力激發新動能。我省提出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三大任務”,聚焦16個先進製造業集羣和50條產業鏈,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以產業築“久安之基”,各地以集羣化發展,不斷提升產業能級。在新能源之都常州,新能源汽車新車滲透率達38.1%,1—11月常州新能源整車產量超60萬輛,占江蘇產量2/3,同比翻一倍。

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網路化聯接,數實融合場景“喚醒”新工業。今年以來,無錫創建各類智慧製造標杆1257個,其中,省兩化融合貫標示範企業培育對象177家,數量居全省第一。全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准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指數連續3年全國第一。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不遺餘力地築牢糧食安全根基,是保障國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徑。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2023年全國糧食生產資料顯示,江蘇糧食總產、單產雙創歷史新高,糧食總產達759.5億斤,連續10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

全省糧食面積、單產、總產“三增”背後,是全省上下嚴守耕地紅線、壓緊壓實目標任務和“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畧的深入實施——

攥緊農業晶片,推廣優良種質,今年全省水稻國標三級以上優質品種種植面積已占92%;建設高標準農田,保障旱澇保收,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准預計超87%;强化政策引領,調動種糧積極性,我省深入開展糧食作物綠色高產高效示範片建設,推進玉米、大豆單產提升整建制縣實施,助力達產豐產。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業的穩健運行,也為全省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

前三季度,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居全國第二比特;全省新增上市公司50家,位居全國第一,科創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同樣位居全國第一……縱觀全年,“第一”“前列”成為江蘇金融業保持高品質運行最明顯的特徵。

一邊持續優化金融服務,一邊完善風險防控長效機制,為高品質發展清障鋪路。“我省健全完善金融風險防控長效機制,推動成立省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落實好地方金融監管和金融風險防控處置的屬地責任。”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查斌儀說。

劈波斬浪,迎難而上。奮進新征程,全省上下保持著“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定力,有底氣也有信心真正“挑起大樑”,實現更高質量、更永續的發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