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方案》7方面80條措施發佈後相關部門領域一系列舉措正陸續推出上海自貿區加快加力“試制度”

上海 26℃ 0
摘要:

  記者杜晨薇胡幸陽

  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第十個年頭,中央再次為上海“試制度”的任務加碼。

  12月7日,國務院正式發佈《全面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為全面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畧,更好發揮上海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作用,打造國家制度型開放示範區提供頂層設計和制度引領。

  該重磅檔案涉及7方面、80條。靴子落地後,各方普遍評估這份檔案是“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最緊密的一次”,涉及開放領域更寬、制度型開放的信心和决心更强。

  與此同時,時間更緊、任務更重,《總體方案》要求,上海市人民政府要强化主體責任,對確需製定具體意見、辦法、細則、方案的,應在印發之日起一年內完成。《總體方案》發佈至今,上海深入領會、積極落實,短時間內已明確方向方法,一系列聚焦具體條款、任務的改革動作也陸續出爐。

  更寬領域擴大開放

  12月14日,浦東新區對外發佈《浦東新區推進“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建設行動方案》,在推動跨境數據流動、實施貿易便利化措施、試點貿易數位化舉措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

  這是浦東新區全面落實和高品質推進“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建設的具體行動,也是圍繞《總體方案》提出的“率先實施高標準數位貿易規則”的及時思考和回應。

  浦東新區商務委主任林廷鈞表示,特別是圍繞跨境數據流動,浦東新區將推動上海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與世界電子貿易平臺等開展合作,搭建交易支付、貿易物流等資料交換通道,推進通關數據雙向認證。

  數位貿易相關舉措無疑是此次《總體方案》中的最大亮點之一。當前,我國正在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系協定》(DEPA)等國際高水准自由貿易協定規則,數位包容性、數據流動等都是覈心條款。

  比如,DEPA裏就專門提到“電子發票”,要求成員國間要有實現跨境交互操作的基礎設施。其中,泛歐線上公共採購平臺(Peppol)就是一套成熟的電子發票傳輸系統,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也紛紛引入。今年6月,上海國際貿易“單一視窗”的建設和運營組織億通國際,也成功與Peppol系統對接。

  億通國際企業策劃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網絡能够覆蓋到八九十個國家或經濟體,彼此之間傳輸發票都可以通過電子通路。而今,“增强電子發票跨境交互性”又被明確寫入《總體方案》,這意味著更多進出口貿易企業將有望在短期內實現發票資訊的無縫銜接和交換。

  金融服務是《總體方案》中的又一關鍵開放領域。就在《總體方案》發佈後的第二天,12月8日,2023滴水湖新興金融大會開幕,傳遞臨港新片區擴展服務貿易、著力新興金融發展的訊號。

  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表示,“在金融服務上,臨港將進一步提高跨境金融能力,推進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落地,包括國際再保險業務平臺的建設、跨境結算便利化水准的提升、QFLP和QDLP試點的深化、跨境投融資管道的拓寬等。”

  近期,上海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也正式落地臨港新片區,平安產險、中華聯合財險等15家財險公司獲批設立上海再保險運營中心。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金貿處副處長張霄虹說,《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在臨港新片區內建設再保險國際板”,臨港新片區已面向國際再保險功能區出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營商環境政策,與差异化監管政策形成協同,基於領先的數位化新基建對再保險交易實施監測分析,實現營商環境的“精准滴灌”。

  更高質量產業引領

  《總體方案》80條的落地,直接為上海市場主體帶來機遇利好。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調研了大量企業在國際經貿往來中的實際需求,政策出臺後,我們正加快同企業一道排摸應用場景,製定具體的工作方案,讓政策落地後能馬上就有實際應用。”

  近日,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第一個參與上海港國際中轉集拼服務的貨櫃發出,抵達上海港後將完成拆箱、再裝箱,與上海本港貨物集拼後發往西班牙和捷克兩國,較原路徑的全程轉運時間分別縮短10天和8天。這與《總體方案》中“優化國際中轉集拼平臺運作模式,吸引全球拼箱企業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內設立拼箱中心,允許開展出口拼箱、國際中轉拆拼箱等多業態同場工作”的政策推進有著密切關係。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航運處副處長黃躍告訴記者,臨港新片區正加快吸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落地。《總體方案》出臺後,國際中轉集拼業務操作自由度會更大,與國際通行規則更匹配。此外,圍繞《總體方案》中提到的“試點在洋山港建設自動化駕駛智慧測試專用道”也已經展開實踐。“東海大橋上能實現5車編隊1秒時距的隊列自動行駛,7×24小時往返於洋山港與集疏運中心之間。這就讓集裝箱能在白天流量低谷時段自動轉運,實現東海大橋交通流量‘削峰填穀’。”

  在此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上海市副市長華源詳解了上海下一步推進實施《總體方案》的方向,明確將聚焦產業融合,特別是結合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集聚等特點,進一步深化各項開放措施的落地落實。

  早在2020年,上海自貿試驗區依託“全球營運商計畫(GOP)”,吸引了不少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領袖型的總部企業和全球營運商落戶浦東。全球最大醫療雷射設備企業科醫人在中國的首個創新基地去年在外高橋保稅區啟用,從簽約到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落成,僅用短短60餘天。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雷煥麗介紹,通過全球營運商計畫(GOP),科思創成為上海市第一個由市里認定的多功能複合型全球總部,從2020年的5000萬元稅收到2021年15.63億元、2022年26億元。

  對照《總體方案》要求,此次浦東新區又發佈一批納入全球營運商計畫(GOP)的企業名單,並明確未來三年將重點實施能級提升、功能拓展、創新賦能、服務增效四大行動,培育一批具有高端要素配寘能力的領袖型的總部企業和全球營運商。

  深入探索“邊境後”規則

  事實上,在《總體方案》印發前,本市相關部門和中央在滬組織已著力把相關措施轉化為分工明確、可操作、可執行、可落地的初步實施方案。《總體方案》發佈後,各方也正籌畫邀請熟悉國際經貿規則、瞭解企業需求的有關領導、專家、經營主體對各任務舉措進行解讀、培訓、研討,確保任務涉及的政府各部門全面把握政策,有效落實政策。

  例如,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已經針對部分條款與相關企業進行了對接和政策宣介,針對其中第71條的“高低硫燃料油混兌調和業務”,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還與兩家能源巨頭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政策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批“邊境後”規則的提出。日前,商務部部長助理唐文弘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總體方案》一大突破體現在從關稅、非關稅壁壘等“邊境”規則拓展至更廣泛的“邊境後”規則。“這次試點的80條措施中,有一半以上涉及‘邊境後’規則,主要包括推進政府採購制度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大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力度,實施高水准環境保護措施等方面,通過開展深層次改革創新,為推進國內重點領域改革探索路徑。”

  “‘邊境後’的突破既極具價值,又不乏難度。”華東政法大學教授、自貿試驗區法律研究院院長賀小勇表示,在“推進政府採購領域改革”“勞動者權益保護”方面,《總體方案》也都給出了具體的改革方向。例如,在既往的政府採購主體中新增了“其他採購實體”,為我國在政府採購協定談判中,將哪些國有企業納入政府採購的出價清單提供了參攷。在上海自貿試驗區配備勞動保障監察員,實施智慧監察,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體現了上海自貿試驗區落地勞動者權益保護的誠意和力度。

  率先圍繞“高水准環境保護措施”尋求突破,不久前,上海首個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在浦東揭牌,市生態環境局、市三中院和浦東新區人民政府三家組織將合力推動生態環境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大保護,為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再出發”打牢環境基礎。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