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四個融合”大文章

四川 61℃ 0
摘要: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四川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需要堅持“抓好兩端、暢通中間”。


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四川城鄉融合發展,重點在縣域、難點在鄉村,需要堅持“抓好兩端、暢通中間”。“暢通中間”,是暢通什麼?如何暢通?省委十二届四次全會給出方向:要聚焦解决重點難點問題深入推進我省城鄉融合發展,著力寫好“四個融合”大文章。

A如何解决流通不暢促進要素融合?

全會解題:要著眼解决流通不暢問題促進要素融合,緊緊扭住“人、地、錢”三個關節點,有序引導人才到農村、資金到農村,讓農村土地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利用

與會者認為,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是城鄉融合的重中之重。

為何聚焦“人、地、錢”?農業農村廳廳長徐芝文認為,只有避免要素單向流動,才能實現鄉村聚人氣、賺財氣,進而為鄉村全面振興和縮小城鄉差距提供堅實的支撐。

該如何暢通?“要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在省人大農業農村委主任委員楊秀彬看來,改革的指向,是破除要素從都市向農村流動的機制體制障礙。

不同的要素有不同的破除方法。“民族地區的鄉村太缺人才了。”阿壩州州長羅振華舉例,今年暑假,阿壩州的鄉村民宿、農家樂接待了成都和重慶兩地遊客約28萬人次。但火爆背後,酒店管理等領域專業人才短缺的現狀也進一步凸顯。對此,阿壩州將摸底鄉村產業人才需求底數、發佈需求目錄、製定鼓勵性政策,讓更多的人才紮根基層。

與會者們一致認為,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係始終是農村改革的主線。會上,江油市盤活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的改革案例引起熱議——當地探索推進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統籌農民住房財產權保證貸款和農村金融供給體系建設、創新推動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讓“沉睡的資產”變成富民產業。僅該市大堰鎮青龍村就利用上百畝閒置宅基地吸引社會資本3000多萬元打造集農文旅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莊園,解决周邊農民就近就業20餘人。

接下來,這樣的案例將越來越多。自然資源廳廳長徐志文表示,在守住耕地底線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用改革的辦法盤活承包地、宅基地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這“三塊地”,特別是,搭建完善包含耕地占補平衡名額在內的自然資源要素統一交易平臺,深化“畝均論英雄”等改革,做好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工作等,最終,讓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育產業。

B如何解决聯動不足促進產業融合?

全會解題:要著眼解决聯動不足問題促進產業融合,增强城鄉經濟聯系,暢通城鄉經濟迴圈,注重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讓農業强起來、農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

“聚焦補短板、揚優勢,實現規劃一盤棋、佈局上一體化,縣城、中心鎮和農村圍繞產業鏈各司其職。”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貴良介紹,近期,該公司正在制定對甘孜州稻城縣托底性幫扶工作方案,重中之重,就是分清縣城、中心鎮和農村之間的產業分工。

如何補短板、揚優勢?徐芝文提到一組數據:四川有15種農產品產量居全國首位,是農業領域“單項冠軍”最多的省份。但“骨感”的現實是,全省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僅為1.53∶1,低於全國2.5∶1的平均水準。全省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運輸率分別僅為10%、30%和30%。在徐芝文看來,必須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這篇縣城、中心鎮和農村全部參與的增值大文章。

“工業強縣才能以工帶農,園區是產業發展的載體和平臺。”在經濟和信息化廳廳長翟剛看來,在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扎實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必須做大做强主導產業。他建議,各縣重點佈局1個以上農產品產業園區,重點打造1—2個具有引領性的農產品加工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增强縣城輻射帶動能力。

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德陽市委書記李文清。他透露,德陽將堅持“一縣一主業”的思路,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向園區集聚,依託德陽經開區、德陽高新區等載體,探索園區帶動鎮、村的新路徑、新模式。

“場鎮是聯城帶村的節點紐帶。”成都市政府負責人透露,成都已規劃和明確了36個中心鎮。這些中心鎮將在精准定位特色主導產業發展方向基礎上,分擔縣城產業功能,特別是農產品冷鏈、分選等初加工功能。此外,其他場鎮則採取差异化發展,强化與縣城、中心鎮的分工協作,最終形成各有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

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牟錦毅提到,農村要因地制宜,在做大做强“川字型大小”特色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向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在四川啟動“天府糧倉·千園建設”行動背景下,各地務必要搶抓機遇,加快推動農旅融合步伐,加快現代農業園區變景區,實現賣產品向“賣風景”轉變。

C如何解决供給不均促進設施融合?

全會解題:要著眼解决供給不均問題促進設施融合,全力縮小基礎設施“硬差距”,加快填補公共服務“軟落差”,不斷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完備度和公共服務便利度

有與會者提到,現階段城鄉差距大最直觀的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大。如何縮小這一差距?

“硬差距”縮小的管道之一,是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農村沒有短板了才能一體化。”交通運輸廳廳長李永亮介紹,進一步暢通羣衆出行“最後一公里”和推動城鄉交通運輸服務均等化涵蓋了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准、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運輸安全保障等多個方面。接下來,四川將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護”要求,强化城鄉交通一體化的規劃統籌。同時,按需開行趕場車、學生車和鄉村定制出行服務,提升羣衆出行體驗。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是填補“軟落差”的重點領域之一。教育廳廳長餘孝其表示,四川將推進“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畫、“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畫,動態調整優化基礎教育學校佈局,持續優化區域資源配置,不斷縮小區域、城鄉間的教育差距。

醫療也是填補“軟落差”的另一個重點領域。“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城覆蓋、向鄉村覆蓋。”省醫保局局長鄧正權介紹,接下來採取的舉措之一就是將協同推進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擴大藥械集采覆蓋面,按時保質保量做好藥品耗材向城鄉醫藥機構供應,推動進目錄進集采的新藥好藥,盡可能配送到更多的縣域。

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康焰表示,現時,四川天府新區正以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為覈心打造“四位一體”醫療衛生供給體系,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在基層醫療體系中打造“真正帶不走的醫療力量”。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更深層次的是文化融合發展。

如何做到農耕文明和都市文明交相輝映?省文化產業商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夏洪認為,過去,都市和鄉村之間的連結是“送文化下鄉”,下一步應該成為“留文化在鄉”,最終“讓文化興鄉”。

D如何解决管理不優促進治理融合?

全會解題:要著眼解决管理不優問題促進治理融合,强化黨建引領、文明善治和法治保障,以高效能治理促進高水准融合

實現高水准的城鄉融合,需要高效能的基層治理。

說到高效能治理,遂寧市委書記李江和廣安市委書記張彤都提及重點補短板的方法:“要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三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

黨組織强不强,關鍵看帶頭人。退役軍人事務廳廳長鞠波認為,要發揮“頭雁”帶動作用,“培養一支留得住的鄉村帶頭人隊伍,建議加大從退役軍人、黨員中培育選拔力度。”

與會者看來,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管道,也是破解城鄉融合難題的“金鑰匙”。全會鮮明提出治理融合的法治保障,將法治理念和法治要求嵌入了城鄉融合發展的全過程、各環節,穩步推進基層治理向“深耕善治”轉型,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我省城鄉融合發展面臨形勢任務的深刻統籌和戰畧思考。

產業落地、農村土地流轉、基層治理……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方方面面都需要法律服務。有與會者提到,全省69%的律所分佈在市(州)中心城區,縣域僅占31%。

補齊縣域法律服務資源短板,與會者提到,四川目前正在編制五年立法規劃,將深入研究城鄉融合發展的難點、堵點,以法治來破題。同時,持續深化法治鄉村建設,加强全民普法宣傳教育,不斷提升基層治理實效。省律師協會鄉村振興法律專委會主任柴佳表示,要儘快梳理法律服務指引,引導更多律師助力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數位化建設“城快鄉慢、城强鄉弱”,如何避免形成城鄉“數字鴻溝”?

部分與會者建議,要推動縣域數位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數智賦能鄉村振興行動,打造一批鄉村級數位化典型應用。總之,讓鄉村在數位時代“不落後”。

“要著眼重塑新型城鄉關係,一體規劃、同步實施智慧縣城和數位鄉村建設。”省大數據中心主任顧紅松認為,要適度超前,逐步開展縣城智慧化改造,探索建設“數位孿生都市”,推行公共服務一網通享,開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寘改革,不斷釋放數據要素價值。

此外,還要把數位鄉村建設作為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手段,優化提升農村寬頻網路質量,推進都市農村“同網同速”,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記者 王成棟徐莉莎陳碧紅

标签: 城鄉融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