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一種薄脆香滑的非遺小食滬郊這個地方種了80畝“專供稻”…

上海 55℃ 0
摘要:  10月中下旬,豐收時節。在金山區楓涇鎮菖梧村,一片80畝的糯稻田邊,“糯米飯糍達人”張根華拔下一株稻穗,一撚一聞,“稻粒已經飽滿,就等最後的收漿了,估計10月底可以收割”。

  記者黃勇娣

  10月中下旬,豐收時節。在金山區楓涇鎮菖梧村,一片80畝的糯稻田邊,“糯米飯糍達人”張根華拔下一株稻穗,一撚一聞,“稻粒已經飽滿,就等最後的收漿了,估計10月底可以收割”。

  經過多年自主研發,張根華將糯米飯糍這種最初只能手工製作的非遺美食帶入了產業化時代。為了把控食材品質、提升成品口感,他與市農科院合作種起了特供稻。在不斷擴大產能的同時,他又把糯米飯糍推上線,讓這一口承載“江南情懷”的小吃走出長三角,不斷開發新口味,解鎖新場景,打開新市場。

  糯米飯糍最初是用新收糯米在農村土灶上做出來的。“先煮飯,然後把糯米飯在大鐵鍋底部攤薄薄一層,烘烤至微微發黃,散發香氣就成了。”張根華介紹。做糯米飯糍不僅對工具有要求,還很考驗製作者的經驗技巧,而且成品極易受潮,只能隨吃隨做。

  原來老張是研究機械的,1993年開始嘗試研究糯米飯糍自動化生產,經歷了失敗、優化等階段的磨合,2020年終於實現自動化生產。為打通原料供應的瓶頸,2021年,張根華的女婿——千穗香負責人、農興村種糧戶錢錄在農興村承包的260畝稻田中專門劃出12畝開始種植糯稻。2022年3月,在本地舉行的長三角農創路演中,市農科院的專家帶來了光明糯稻1號新品種,讓錢錄找到了“天選之稻”。

  2022年,他們試種20畝新品種糯米獲得成功,憑著“自種+採購”,生產流水線平穩完成了從當年11月到次年2月、3月的旺季訂單。今年,張根華與錢錄又在菖梧村租下80畝地種上了光明糯稻1號,預計可收穫35至40噸糯米,基本可以滿足整個旺季生產的原料需求。

  為了充分發揮出光明糯稻1號的優勢,張根華反復試驗調整了工藝參數,“今年的糯米飯糍比往年攤得更薄、更脆,拌開後更香滑”。憑藉升級後的口感,千穗香糯米飯糍還入選了2022上海伴手禮好評榜。適應更多元化的需求,最近糯米飯糍在包裝、口味上全新陞級。新品可以直接冷拌牛奶和酸嬭,也可以搭配熱騰騰的速食蔬菜湯、粥,在不同搭配中品味濃郁質樸的糯米香氣。

标签: 糯米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