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施晨露
“我們如何讓都市更美麗?”昨天下午,上圖東館,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在“另一種都市文明:基於自然的新桃源”主題演講中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近年來,俞孔堅先後提出“大脚”美學、逆向規劃、“新桃源”都市等概念,積極推動海綿城市建設。這些思考與實踐在新近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的《大脚革命與新桃源》一書中得以呈現。
何為“大脚”美學?俞孔堅提出,“大脚之美”與實際生活密不可分,人人可以享有。“大脚”美學主張回歸土地,強調人居環境的設計首先是一種生存藝術;都市的規劃設計應該回歸土地的倫理,學習農民的智慧。
建設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已是當下的時代呼喚。俞孔堅談到,城鄉建設應對工業文明進行反思,發現生態與人文的美,讓都市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藍綠交織、清新明亮,讓鄉村生態宜居。“今天應該追求生態且美麗,一種具有深邃之形的美。”
過去20年裏,俞孔堅和他的團隊對“新桃源”都市理念進行了大量實踐,留下數百個案例,包括在中國的中山岐江公園、秦皇島紅飄帶公園、上海後灘公園等。
中山岐江公園在廣東中山市粵中造船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粵中造船廠建於20世紀50年代,20世紀90年代停產。俞孔堅團隊在規劃、建造公園時,將原有建築與其他構築物融入新景觀,僅新增了部分鄉土植物,原有植被均被保留;同時,原有的工業遺跡也被保留下來,並被賦予了新的功能。
俞孔堅說,“我們不能單純用傳統的景觀園藝來解决現代中國的問題,應該用一種新鄉土的管道——不是像傳統景觀園藝那樣僅適用於精英,也不是像古老的鄉土那樣僅適用於農民,而是要適用於普通人、所有人。”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