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東西部合作和定點幫扶,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決策。近年來,通遼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東西部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有關決策部署,嚴格按照京蒙合作框架協議要求,扎實推進各項任務落細落實,推動京蒙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有力支撐。
强化組織領導。通遼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深化京蒙合作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不斷健全合作機制,持續深化結對幫扶,實現“一盤棋統籌、一攬子部署、一體化推進”。各結對旗與對口幫扶區簽訂2023年東西部合作協定,主動加强調研對接,抓牢抓實產業合作、勞務合作、人才交流、消費幫扶等重點工作,助推當地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截至9月底,召開各類會議研究部署京蒙合作工作9次。完成兩地黨政主要領導互訪對接8次、150人次,北京市34個鎮、101個村、35個社會組織、45家企業、41所學校、35家醫院與全市47個鎮、98個村、48所學校、38家醫院建立結對幫扶關係。
强化勞務合作。加强京蒙勞務合作溝通對接,完善京蒙合作交流平臺,建立崗位供給和求職需求清單,開展區域勞務求職資訊共用,拓寬轉移就業管道,全面開展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實現農村勞動力穩崗就業。截至9月底,已完成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8048人。其中,到東部結對省份就業734人、省內就近就業5640人、到其他地區就業1674人;舉辦勞務合作培訓班18期、培訓1668人次。
强化消費幫扶。建立健全產銷對接機制,充分發揮各線上線下銷售平臺作用,積極參加京蒙合作消費幫扶推介會等活動,拓寬全市脫貧地區農副產品進京銷售管道,强化市場導向促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加快形成穩定的產銷關係,努力實現脫貧地區農副產品賣得出、賣上好價錢。截至9月底,北京已採購和幫助銷售通遼市農副產品和特色手工藝品金額2.87億元;通過“綠品出塞重慶有約”京蒙合作消費幫扶推介活動,促成全市32家企業達成農畜產品集采簽約,簽約額18.15億元,已完成採購8.86億元。
强化產業合作。立足京蒙兩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圍繞“國家重要能源和資源基地”和“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實施產業合作倍增計畫,進一步建立與北京市全域對接的產業合作體系。截至9月底,新增引導落地投產企業5家、投資額29.1億元;京蒙兩地共建產業園區6個(含農業產業園區5個)、援建幫扶車間13個,吸納就業246人。
强化人才交流。建立幹部人才交流合作長效機制,推動京蒙兩地幹部人才常態化選派。截至9月底,兩地互派掛職黨政幹部23人(北京向通遼選派掛職幹部14人,通遼向北京選派掛職交流幹部9人)、專業科技人才248人(北京向通遼選派專業科技人才77人,通遼向北京選派專業科技人才171人);舉辦鄉村振興專業科技人才培訓班28期、培訓2110人次。5月以現場調研及總結交流大會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了全市京蒙合作幹部人才總結交流活動。
强化資金專案支持。加大資金專案投入力度,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進一步規範資金管理,不斷提高資金專案效益。截至9月底,撥付到位財政援助資金2.64億元,動員社會力量捐款689萬元,捐物折款351.4萬元;2023年計畫實施的67個京蒙合作項目已開工65個、已完工20個。
經過各方面努力,2023年京蒙合作各項任務在通遼市有力落地、有效推進,脫貧羣衆就業有保障,脫貧地區產業有提升,農村地區發展不斷呈現新面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成色更足、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
脫貧羣衆實現穩崗就業、穩定增收。通過勞務合作、產業合作等管道幫助脫貧人口提高薪水性收入、經營性收入,不斷提升就業技能水准,確保脫貧羣衆收入有保障。截至9月底,全市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8048人中,有脫貧人口5899人、占比73.3%,其中,到東部結對省份就業脫貧勞動力500人、省內就近就業脫貧勞動力4041人、到其他地區就業脫貧勞動力1358人;京蒙合作援建的13個幫扶車間,吸納農村勞動力246人中,有脫貧人口123人、占比50%。
脫貧地區發展動能逐步增强。依託產業合作,現有產業幫扶項目不斷鞏固提升,富民增收項目積極引進,本土特色優勢農業產業不斷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生產要素、科技人才等加快聚集,產業合作長效機制、聯農帶農機制不斷健全完善,脫貧地區縣域經濟發展能力不斷提升。
農村地區整體發展水准不斷提升。全市各結對旗用好用足北京市教育、醫療、科技、文化等方面優質資源,引進推廣複製先進的科技、經驗、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交流人才支撐作用,推動農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水准顯著提升,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基礎。截至9月底,已啟動打造鄉村振興示範村10個。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