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處於“一帶一路”交匯點上的江蘇,著力推動東西雙向開放互濟,人流、物流、資料流程和經貿往來深度交匯,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規模顯著擴大、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據南京海關統計,江蘇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從2013年的1.16萬億元擴大到2022年的2.23萬億元,年均增長6.5%。十年間,江蘇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累計達到15.4萬億元。數據之外,一起走進企業、港口碼頭和物流基地,感受跨越山海的“雙向奔赴”。
互利共贏,向“新”發展
作為製造業大省,江蘇具備完整的產業體系。“江蘇製造”在“一帶一路”上持續演繹著合作共贏的故事。
10月8日,位於昆山的江蘇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鉚足幹勁趕制出口訂單,經過測試、封裝、分揀等工序後,傳送帶上一件件AI控制箱“新鮮出爐”。這批1009箱智慧控制箱產品將遠渡重洋奔赴烏茲別克,這也是該公司產品首次出口烏茲別克。
“中亞地區光照優勢明顯,近年來光伏市場需求不斷攀升。我們瞄準光伏跟踪這一細分領域,積極佈局海外市場,不斷有客戶追加新訂單。”江蘇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沛介紹,“此次烏茲別克客戶下單的AI控制箱正是跟踪式光伏支架的配套產品。”
目光轉向如皋,10月10日,經南京海關所屬如皋海關關員現場查驗,一批出口儲能鋰電池順利通過檢驗,裝船發往奈及利亞。該批出口鋰電池來自澄瑞電力科技(上海)股份公司如皋分公司,該公司搶抓新能源儲能行業風口,今年前三季度已向奈及利亞等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出口儲能鋰電池包近400件。
為助力新能源產品開拓海外市場,南京海關持續開展“企業問題清零”,選派業務專家與企業面對面交流,針對性解讀《危險貨物國際道路運輸歐洲公約》(ADR),逐條逐項梳理規範標準,支持企業完善安全品質管制,理順目標國家市場准入要求,拉緊資料稽核、實貨查驗和制單出證等監管鏈條,護航新能源產品安全高效出口。
互通共進,奔赴山海
“相通則共進”。走進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可以看到遠洋貨輪與中歐班列同框出鏡。隨著“鋼鐵駝隊”往返穿梭,中國商品一路西行,中亞等地貨物則一路東進。
10月8日,一批從烏茲別克裝箱發出的短纖維棉漿抵達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隨後裝載該批貨物的集裝箱在南京海關所屬連雲港海關監管下,通過“車船(站)直取”直接卸載分流至集裝箱碼頭,接著這些集裝箱被吊裝上船,完成了短纖維棉漿從火車到海輪的快速“換乘”。
作為“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首個實體平臺項目,現時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運輸的貨品涉及家電、醫藥、建材等10多個大類400多個品種,已經成為亞歐跨境運輸重要集結中心。
乘著“一帶一路”東風,更多產品走向世界。蘇州咖博士咖啡系統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的全自動咖啡機深受“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青睞,今年預計超3500萬元的貨物要通過蘇州中歐班列發往“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通過蘇州中歐班列,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將產品發往海外,時效有保障、物流成本低。”該公司外銷負責人張小慧介紹。
今年1—9月,江蘇中歐班列共開行1667列、貨值23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4%和13.5%。南京海關依託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持續推進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模式,提升班列發運效率。推行國際班列過境集裝箱“船車(站)直取”模式,貨物抵港後直接卸船分流至場站裝車發運,整體過境效率提升75%,企業成本降低60%。“鐵路快通”模式推廣應用,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不斷提高中歐班列通關便利化水准。
互惠共亯,行穩致遠
10月10日,閥安格水處理系統(太倉)有限公司一批13噸的閥門順利出口馬來西亞。這批閥門由當地政府採購,運抵後將投入到市政工程中,用於改善當地居民的用水環境。“為了讓客戶享受到更加優惠的國際貿易成本,我們會在出口環節為貨物申請原產地證書,這批出口馬來西亞的貨物在使用原產地證書後,可以為客戶减免7萬元人民幣的稅款。”公司物流部經理陳一新介紹,今年以來,公司已經通過便利化簽證措施累計為出口至“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產品申請原產地證書70份,預計可為出口貨物减免進口國關稅超480萬元人民幣。
蘇州維信電子有限公司是深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的“老牌企業”。公司物流部部長孫曉忠介紹,今年1—9月,該公司出口“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貨值達3.6億元,同比增長96%。“自從我們在蘇州海關的指導下適用企業集團加工貿易監管模式後,集團內企業生產用保稅料件可以自由流轉,為我們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
下一步,南京海關將深入推進落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加大AEO企業培育力度;加强技術性貿易措施幫扶,加强海關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推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深化RCEP等自貿協定利用,推進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