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察布市堅持“五個强化”開創農村養老服務新局面

内蒙古 38℃ 0
摘要:烏蘭察布市常住人口約170萬,60歲以上人口占比29.95%、65歲以上人口占比20.81%,是自治區老齡化程度最深的盟市,也是全國人口深度老齡化Top50都市中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上榜都市。建强縣級養老服務中心。

烏蘭察布市常住人口約170萬,60歲以上人口占比29.95%、65歲以上人口占比20.81%,是自治區老齡化程度最深的盟市,也是全國人口深度老齡化Top50都市中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上榜都市。近年來,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破解農村養老服務難題,烏蘭察布市强化頂層設計、深化改革創新、統籌綜合資源、科學合理佈局,在全國率先打造“互助幸福院”,實行“集中居住、分戶生活、社區服務、互助養老”,有效解決了4萬餘名農村牧區有生活能力、無勞動能力老年人的集中養老問題。

去年以來,為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書記孫紹騁在烏蘭察布市調研時關於解决好農村居民養老問題的要求,針對老齡化現象嚴重、地方財力有限等實際困難,烏蘭察布市進一步創新“互助養老”模式,在深入總結察右前旗、化德縣試點地區經驗做法的基礎上,確立了“三改三修”建中心(站)、“五化”同步强服務的發展戰略,以做優做强“烏蘭幸福院”這一特色品牌為導向,積極建設以縣級養老服務中心為樞紐、鄉鎮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輻射、村級養老服務站為補充的農村養老服務網絡,扎實推動農村養老服務提檔陞級。

一、强化組織領導,構建全市養老服務上下一心,協同發力的良好格局

烏蘭察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養老服務工作,系統謀劃互助幸福院建設運營和提檔陞級工作,對“加快互助幸福院配套設施改造”進行重點部署,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清單,成立市長任組長的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製定《烏蘭察布市互助幸福院維修改造實施意見》《烏蘭察布市互助幸福院維修改造標准指引》等檔案,形成一批管當前、利長遠的制度成果。同時,各旗縣(市、區)黨委、政府將完善農村養老服務作為重點工程,納入鄉村振興工作重要內容,定期召開農村養老服務專題會議,確保各項措施落細落實。堅持部門協同。民政、住建、發改、財政、鄉村振興等相關部門將互助幸福院維修改造工作列入優先保障範圍,在目標製定、程式優化、要素保障方面給予足够支持,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動農村養老服務發展。

二、强化資金綜合,破解農村養老服務資金短缺,投入分散難題

按照“通路不亂、用途不變、各負其責、各計其功”的原則,以互助幸福院維修改造為引領,統籌各方資金用於農村養老服務轉型陞級。其中,利用鄉村振興資金進行水沖廁所改造1680戶,利用住建資金進行清潔能源供暖改造2320戶,利用民政專項資金開展適老化改造4125戶。同時,綜合政府財政資金、京蒙幫扶資金、福彩公益金等各類資金,開展屋頂、門窗、牆體等修房項目,開展主次幹道、入戶通道等修路項目,開展淨化、美化、亮化、綠化等院落環境整修項目,既放大了政策投放的多重效益,起到了“1+1>2”的效果,又解决了分散投資、重複投資的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綜合各類資金4418.3萬元用於“三改”,投入財政等資金4600萬元用於“三修”,爭取自治區專項資金900萬元、安排財政預算資金500萬元、投入市本級福彩公益金662萬元用於“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實現“小資金”辦“大事情”。

三、强化資源利用,科學規劃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拓展服務功能

按照“保基本、重實效”原則,充分利用現有平臺,不搞大拆大建、推倒重來,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全部依託現有敬老院、互助幸福院、黨群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改建而成,以最低投入換取最大效益。同時經深入摸底調查,計畫將入住率低、條件差的119處互助幸福院合併到附近條件較好的互助幸福院,分五年完成撤並後的359處互助幸福院改造提升任務。建强縣級養老服務中心。依託現有中心敬老院建設5個縣級養老服務中心,新增為老服務設施,擴充管理服務人員,拓展機構職能職責,將敬老院轉型陞級為集中供養、行業指導、資訊服務、技能培訓、能力評估、文宣普及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養老樞紐平臺。建好鄉鎮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利用基礎設施較好的互助幸福院建設36個鄉鎮級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增設老年食堂、醫務室、特困人員宿舍、浴室、洗衣房等服務設施,為幸福院及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購、助娛“六助”養老服務,成為連接縣、村兩級養老服務的橋樑紐帶。建實村級養老服務站。依託村“兩委”辦公場所、村幸福院、學校等農村閒置用房建設186個村級養老服務站,按照有人員、有場所、有服務、有經費的“四有”標準,通過政府、兩委、家庭、社會四方發力,為農村老年人就近集中提供“六助”+探訪關愛,滿足留守老人不離鄉、不離土的養老需求,打通三級服務網絡“神經末梢”,成為農村養老服務的前沿陣地。

四、強化服務運營,探索農村養老多樣化發展,激發互助養老新活力

在全區範圍內率先打造“烏蘭時間助老”志願服務模式,宣導低齡健康老年人與高齡、失能、特殊困難老年人結對,相鄰居住老年人結對開展互助服務,由志願服務隊伍對有需求老年人開展幫助服務,並把服務時間量化,實現可存可取可兌換,全市累計建立100餘支互助志願服務隊伍。同時鼓勵社會力量積極投身農村養老事業,在養老服務中心共建愛心超市,使儲存時間兌換服務和實物永續。推動社會化運行。積極推行社會化運營管理模式,將87個具備社會化運行條件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通過承包經營、委託經營等管道,引入社會力量運營管理,形成政府主導+社會運作、保障基本+適度超前、公益定位+市場經營的一體化管理服務格局。發揮家庭支持作用。創新推出辦理“孝心卡”服務,由子女為老年人進行充值,老年人持卡就餐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同時根據子女充值情况贈送積分,用於在愛心超市兌換實物,“孝心卡”的推出為子女盡孝心提供平臺,也為農村老年人不捨得花錢就餐、飯菜較為單一以及身體不適時無法做飯等問題提供有效解決途徑,真正實現老年人“食無憂”、子女“盡孝心”,全市累計辦理“孝心卡”300餘張。

五、强化要素保障,提高基本養老服務標準化水准,提升服務能力

製定一份高品質的養老服務清單。市本級和11個旗縣市區全部製定了符合工作實際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22項,明確了基本養老服務專案、服務內容、服務物件和服務標準等內容,便於不同年齡、不同類別的老年人按需選擇。完善一套高效能的管理辦法。製定《烏蘭察布市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管理運行辦法》,明確了三級養老服務機構的功能定位、建設標準、設施設備、運營管理等,實現“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搭建一個高標準的智慧養老平臺。建成市、縣、鄉、村聯動的全市養老服務資訊平臺,有需求的老年人可通過平臺査詢養老服務政策和服務資源;服務企業可通過收集、分析老年人的服務需求,提供精准服務;政府管理方可實时查看機构運行和日常情况,做到綜合監管。現時,平臺已綜合各類養老服務企業及組織150餘家,錄入人員、機构、服務記錄等有效數據50餘萬條,累計服務農村老年人1800餘人次。同時,為全面提升服務人員綜合素質,通過舉辦全市養老服務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和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培訓班等管道,累計培訓農村養老服務管理人員和工作人員540人次。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