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裏的答卷——我省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四川 52℃ 0
摘要:9月21日,又一個藍天碧空,不少成都市民一早就在市內的高處,用相機拍下西嶺雪山遠景,在朋友圈曬圖。

9月21日,又一個藍天碧空,不少成都市民一早就在市內的高處,用相機拍下西嶺雪山遠景,在朋友圈曬圖。

幸福不僅在相機裏。在成都市內遙望雪山,是我省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最好例證。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川將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水環境質量創近20年來最好水準、大氣環境質量實現“雙下降”“雙新增”……近年來,我省毫不動搖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剛性底線,毫不動搖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一幅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新時代“蜀川勝概圖”正徐徐展開。

天更藍的同時,水也更清更綠

藍天,是生態環境好壞的硬指標之一。我省生態環境部門通過科技賦能,不斷提高大氣治污的精准度,讓“藍天幸福感”不斷提升。2022年,全省大氣環境質量實現PM2.5和重度污染天數“雙下降”、PM2.5達標都市和達標縣(市、區)“雙新增”。

在一張張都市與雪山遙相輝映的照片背後,數據更具說服力。監測資料顯示,全省PM2.5平均濃度3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5%,重污染天數大幅减少到7天,PM2.5達標都市總數達15個。

天更藍的同時,水也更清更綠。“興隆湖的水真是太清澈了。”站在四川天府新區興隆湖湖邊,成都市民劉斐不時發出感歎。見微知著,興隆湖水清岸綠的“秘密”,正是四川在水環境治理上的持續發力。

近年來,四川以能釀出美酒的標準保護好上游水質,流域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成都府河水質連續三年穩定達標,行政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居全國前列,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與資源利用模式獲全國通報表揚。去年,203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9.5%、排名躍居全國第2比特,創近20年來最好水準。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精心保護,也要“利劍”高懸。去年底至今年初,我省啟動第三輪第一批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督察期間受理的羣衆來電來信舉報已辦結821件,責令企業整改321家,立案查處118家,曝光典型案例5個並移交省紀委監委追責問責,推動解决了一批羣衆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

讓青山既長“葉子”又長“票子”

成功關閉1247家土法造紙作坊,並培育出珍稀紫茶“紫嫣”,這就是樂山市沐川縣。2022年,沐川縣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這份榮譽,是對沐川縣綠色轉型發展的肯定,也是四川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的一個生動縮影。

在生態文明示範創建中,四川探索出新路徑。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3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8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總數居全國第三位、西部地區第一位。

以生態文明示範創建為抓手,在促進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提升的同時,全省各地重點堅持“五個結合”,促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等,讓青山既長“葉子”又長“票子”。

巴中市著力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生態農業和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後勁足。凉山西昌市有美麗的邛海、充足的陽光、蓬勃發展的安寧河谷,文化旅遊和康養產業逐漸發展為支柱產業。沐川縣竹產業資源豐富,當地將生態產品融入居民日常生產生活,形成“原竹—竹漿—竹酒—文化用紙—生活用紙—竹食品—竹旅遊”全產業鏈條……

在生態文明示範創建中,全省各地因地制宜,探索與綠色產業發展、生態價值轉化、鄉村全面振興等相結合的路子,經濟綠色轉型助推高品質發展。

以綠為底,生物多樣性畫卷徐徐展開

9月15日,廣元市“古蜀道徒步遊”活動啟動儀式,在主會場劍閣縣漢陽鎮舉行。近年來,劍閣縣蜀道翠雲廊優美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越來越多人選擇的研學之地、旅遊之地。

翠雲廊沿途有古樹名木2萬餘株。為守護好這一抹翠綠,四川按照“一樹一檔”要求開展全面普查並掛牌保護,逐株定位、標號、登記,採集座標、樹高、冠幅、胸徑、樹齡等資訊,全面實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起立體化、智能化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底數摸清、動態監測、全方位防範的保護管理體系。

今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四川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建設實施方案(2023—2025年)》,推動全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作為全國首批7個科學綠化試點示範省之一,四川將全省劃分為5個國土綠化實施區,提出7項具體實施任務,計畫打造10個示範專案,並推出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

大熊猫國家公園設立的第一年,四川各保護組織佈設在野外的1736臺紅外相機,拍到724次野生大熊貓影像和超過10萬條其他動植物的監測資訊。在大熊猫國家公園臥龍片區,紅外相機在野外連續拍攝了大量珍貴的雪豹野外照片和視頻。專家據此判定,至少有26只雪豹生活在這裡,雪豹的分佈密度居全國首位。

今年,全省雪豹分布情况調查和大熊猫小種群摸底工作陸續啟動。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保護能力逐漸提升、保護範圍逐漸擴大,“神奇生物”在四川的出現頻率將繼續新增。

以綠為底,一幅引人入勝的生物多樣性畫卷,在天府大地徐徐展開。(記者田程晨王培哲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