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野生動物棲息地已建或在建項目22個

上海 33℃ 0
摘要:記者9月21日從市綠化市容局召開的通氣會上獲悉,現時上海已建或在建的野生動物棲息地項目共有22個,後續將根據相關標準進行評估並公佈符合要求的棲息地。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野放獐.jpeg

上海濱江森林公園野放獐。陳璽撼攝

  記者陳璽撼

  今年3月,位於崇明區新村鄉的麋鹿極小種群恢復與野放項目新添兩位成員,讓上海首個麋鹿野放棲息地內的野生麋鹿從4頭增至6頭。現時,兩頭小麋鹿健康成長,向社會公開徵集的名字將在11月公佈。

  記者9月21日從市綠化市容局召開的通氣會上獲悉,現時上海已建或在建的野生動物棲息地項目共有22個,後續將根據相關標準進行評估並公佈符合要求的棲息地。

  棲息地與周邊“共贏”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四級調研員劉曉萍介紹,截至2022年底,上海地區共記錄到鳥類518種、獸類46種、兩栖類15種、爬行類36種。

  自2013年起,上海在借鑒國內外典型城市化地區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模式的基礎上,在基礎生態空間內“見縫插針”選擇了一批生態基底好、野生動物分佈相對集中、土地用途較為穩定的區域,創新性地開展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建設”項目。

  野生動物棲息地建設也是2023年10月1日將施行的《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覈心內容。

  《條例》要求相關部門對上海棲息地狀況進行調查、監測和評估,編制棲息地保護方案,採取多種措施對原生狀態退化的棲息地進行修復。修復後,由首長部門進行評估,將符合要求的列入名錄,按照相關技術規範精心維護管理。

  野生動物棲息地的規劃建設和運營維護必須考慮如何實現其與周邊社區發展的“共贏”。《條例》明確,可以根據棲息地實際情況開展科學考察、科普教育、自然觀光等活動,更好地發揮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生態服務功能。

  拓寬收容救護通路

  上海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體系和運行的現狀,距離理想狀態還有較大差距,但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的需求卻在不斷增長。

  根據上海市林業總站提供的數據,今年1月至8月,全市共收容救護野生動物1087次。

  針對收容救護的野生動物數量持續處於高位、指定收容救護機构負擔較重的現狀,《條例》要求首長部門加强收容救護能力建設,同時明確可以組織從事野生動物科學研究、人工繁育等活動的組織和個人依法參與收容救護工作,進一步拓寬收容救護通路。

  “一方面要管控源頭,嚴厲打擊違法貿易、強烈譴責棄養、不科學放生等行為,另一方面要積極尋求與社會力量的合作。”上海市林業總站副站長李梓榕表示,都市中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是市民朋友比較容易和野生動物建立關聯的一種管道,歡迎有條件、有科技、有能力協助開展收容救護工作的社會組織、科研單位、企事業單位參與。

  今年,上海首個區級專業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點在浦東新區的黃浦江畔啟用,執法部門繳獲或被棄養的“异寵”,還有意外受傷的烏龜、蜥蜴等野生動物,在上海中心城區有了被照料和關愛的歇脚處。據悉,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提供了場地、技術力量,還主動承擔了收容救護點的日常運維費用。

  這種引入社會協力廠商開展合作的模式將在上海複製推廣。

  禁止投喂野生動物

  科學對待野生動物的管道是“四不”: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觸、不傷害。

  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貉為例,近年來,人為的“溺愛”,比如一些社區居民的無節制投喂,導致社區內貉數量急劇增長,還導致貉行為的異變,認為有人投喂是理所應當的事,不懼怕人類、脾氣暴躁。

  對此,《條例》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提出禁止投喂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野生動物。

  “不過,對於市民反映比較多的投喂流浪猫狗問題,由於流浪猫狗不屬於野生動物,所以暫時還無法根據《條例》來處理,主要以宣導性條款來提醒。”劉曉萍表示,綠容部門會通過加强文明倡議、科普推廣等管道,减少無節制投喂行為,比如定點定時投喂、見到流浪猫狗再投喂、投喂後打掃清理場地、設定貉够不到的高處投喂點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