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產城融合羅店立足生物醫藥產業奮起奔跑美蘭湖:從“睡城”到“科創湖區”的轉機

上海 31℃ 0
摘要:

  記者吳越

  居住在大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的“神經末梢”是什麼體驗?在7號線終點站美蘭湖,你或許能從不少人口中聽到一堆無奈與疲憊。

  不知從何時起,美蘭湖成了市民口中“不太爭氣”的地方。它有著好聽的名稱,卻連同所在區域一道面臨著都市快速發展行程中一段漫長的尷尬期。

  曾經,它因茂密的森林覆蓋、清新自然的空氣和濃縮的北歐精華建築群落等特色,被譽為“北上海最美麗的地方”。為何規劃中的那般美好沒能實現?當“美”的標籤不再燦爛,宜居宜業的產城融合之路要怎麼走才能吸引、留下年輕人?引領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是什麼?這是人們所關切的,也是美蘭湖及所在羅店鎮、寶山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必須回答的問題。

  古鎮?北歐風情?睡城?

  回望歷史,羅店履歷光鮮。《羅店鎮志》記載,自元代創市以來,羅店鎮盛產棉花、紗、布,暢銷皖、浙、蘇,逐漸商賈雲集、百業彙聚,清康熙時已享有“金羅店”之譽。1984年,當時的羅店鄉成立後,工業農業齊頭並進,次年總產值就跨越1億元。20世紀90年代後期,外商投資漸多,為適應發展形勢,羅店在鎮內建立了兩個工業區,投入基建,一批科技含量較高的中外合資企業相繼落地。

  2000年,上海“一城九鎮”(後又改為“三城六鎮”)計畫推出,借鑒國外特色風貌城鎮建設的經驗,在主城區周邊每個區建設一個新鎮示範區。羅店榜上有名,圍繞北歐風情小鎮建設目標,從2002年起在一片農田和廢棄工廠上啟動6.8平方公里的新鎮開發。隨著300畝人工湖、綠植林地、主題公園、雕塑廣場、高爾夫果嶺露出真容,古鎮以南、以美蘭湖為覈心的羅店新鎮橫空出世,一改寶山過去的工業重地形象,成為市民津津樂道的“綠色新地標”。地產開發商也聞風而動,紛紛拍地、造住宅,營造聲勢。

  這樣的高光時刻沒有持續太久。以美蘭湖為關鍵字搜索本市主流媒體過去20年來的報導,除2010年底7號線美蘭湖站開通讓羅店人民融入“一小時市中心生活圈”的便利,羅店大居人口導入,區域商業、教育、醫療配套逐步完善等民生新聞外,大多是一年一度的賽事會議以及新開樓盤內容。居住人口越來越多,規劃的宜居宜業宜遊美好圖景卻未完全實現。新鎮亦未能有效輻射帶動北部的老鎮區與工業園區的發展,月羅公路南北的都市介面仍保持著割裂感。

  有人說,羅店工作日的白天都是靜悄悄的,街上多見遛娃的老年人,有的沿街餐飲店鋪甚至只有晚上才營業。老家山東、跟隨女兒女婿在美蘭湖周邊住了10年的章阿姨佐證了這點:“這裡環境挺好,適合養老,但年輕人還是要去其他地方工作,週末帶孩子出去玩也要往市區走。”對外地遊客而言,美蘭湖是可去可不去的景區;廣大上海市民眼中,美蘭湖意味著城市邊緣,是遙遠的存在;對羅店大居和鎮區居民來說,留下也多是因為較市區更低的居住成本,然而因為缺乏有競爭力的產業支撐和有吸引力的工作機會,人們不得不過著“早晨前往中心城區,夜幕降臨才回到住處”的生活。

  美蘭湖,羅店鎮,成了“睡城”?

  立足“創新藥”,奮起奔跑

  “創新藥”到來,為羅店帶來了渴望已久的轉機。

  2020年,上海對標全球前沿科技,錨定全球創新策源地,確立生物醫藥為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同年4月,作為全市五大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之一的寶山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揭牌,承接“張江溢出、蘇州回流”,開啟企業總部、研發、生產的全產業鏈佈局。奮進“北轉型”的寶山區也將生物醫藥作為四大主導產業之一,地處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覈心產業板塊的羅店鎮迎來機遇。

  不久前,歷經三年等待,寶濟藥業董事長劉彥君終於搬進了位於羅新路28號的新辦公室。他是生物醫藥領域的老將,主持研發過十個生物工程藥物與一類新藥,也是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的首批創業者。用他的話說,寶濟藥業落地寶山羅店,是深耕創新藥研發團隊與良好的創新型企業發展環境的一次“雙向奔赴”。3年時間,團隊從未停下創新脚步,已申請發明專利74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8項,在研藥品管線數十項。如今,占地約94畝的廠房已改造建設完成,300人團隊已進駐生產,由寶濟藥業承擔的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將在那裡走向產業化。同在羅店鎮,占地約55畝,總投資超7億元的寶濟新建產業項目也在抓緊建設中。

  離寶濟藥業的新址不遠,總投資18億元的國盛產投·寶山藥穀一期項目也在8月完成竣工驗收。作為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示範性啟動項目,這個生物醫藥園中園聚焦高附加值的生物製品、醫療器械、原創新藥製造,導入總部、研發、生產及產業鏈關鍵環節。眼下,優卡迪、樂土生命科技等一批重點企業已進駐園區開展內部生產設備調試,藥康生物動物實驗房已投入使用。盛羅生物醫藥(寶山藥穀)總經理劉濤表示,隨著2000平方米公共實驗室和危險品倉庫裝修完成,主樓公共配套設施配齊,園區面貌將在10月底煥然一新、人氣更足。

  塔吊林立、熱火朝天,是羅店立足生物醫藥產業奮起奔跑的寫照。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開發(上海)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葉峰說,通過“以商引商”,越來越多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企業找了過來,園區在區、鎮兩級政府的支持下積極創新合作模式,根據企業需求探索“業主轉型+園區招商+廠房定制”的存量土地轉型模式,為惠永製藥、博沃生物匹配合適載體;創新“先租後讓、多方綜合、高端定制”模式,擬由園區項目公司摘牌30畝工業用地,為祿亘儀器公司定制化建設亞太研發運營中心;以股權紐帶作為突破口,通過“以投資代補助”深度參與企業發展,幫助企業在關鍵節點落實關鍵資金。羅店鎮以實際行動告訴企業,“讓科學家專心科研實驗,讓園區負責磚頭瓦片。”

  做好服務保障,為的是讓企業安心,讓產業有序健康發展。而產業項目的導入,也不斷為區域帶來新變化。

  補上“拼圖”,營造科創湖區

  “美蘭湖+創新藥”的空間新格局定下了,產城融合的下一步怎麼走?

  區域活力離不開要素聚集與人才流動。豐富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供給,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土壤,為人群的對話、交流、碰撞提供了可能。從這個意義上說,美蘭湖要打造科創湖區,真正吸引、留住年輕人,還要補上缺失的“拼圖”,營造整體氛圍。

  這兩年,“美蘭湖不遠,一杯咖啡的距離”這句話在寶山流傳。雖然咖啡業態在上海已經格外發達,咖啡與辦公大樓白領的捆綁也不再那樣緊密,但在都市偏遠地區,咖啡店佈局的速度與力度,仍影響著人們對區域發展的判斷。寶山藥穀主樓最顯眼位置,一家星巴克門店已在裝修。劉濤表示,從9月28日起,園區辦公人士不用走出去就能喝上一杯熱咖啡。美蘭湖畔,咖啡、輕食業態更是進入“井噴期”,一尺花園、麥當勞、星巴克、manner咖啡、棒約翰、DQ等沿街商業一字排開,M stand咖啡門店正在裝修中,為人們提供多元選擇。

  吃喝之外,還有精神文化生活。8月中旬,讀者·壹琳文化空間在美蘭湖畔度過了“兩歲生日”。負責人莊建銅說,通過舉辦美蘭湖畔音閱季、各類文化講座、親子繪本閱讀活動,店鋪已積累了一批在周邊居住、辦公的忠實粉絲,成為人們度過休閒時光的“家門口文化藝術空間”。同樣位於美蘭湖小鎮,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大隱書局也開始試營業,暑期末尾,不少家長紛紛帶著孩子前去觀摩購書。店鋪負責人表示,正式營業後,二樓的陳伯吹童書館將綜合全國重點出版社、出版機構資源,展覽歷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優秀作品和各類童書數萬册,供讀者借閱。

  立於湖畔眺望,美蘭湖地鐵站上蓋約70萬平方米的大型商住辦都市綜合體日新月异。這裡建成後將緩解長久以來人們對美蘭湖區域缺乏品質辦公載體和標誌性商業空間的詬病。相關負責人介紹,商辦地塊正緊鑼密鼓施工中,其中購物中心玻璃幕牆、鋁板、石材飾面、幕牆燈具正在安裝,採光頂型材、中庭扶梯已安裝,招商主力店已達成初步意向,預計明年開業。自持辦公塔樓結構砌築完成,捷運連橋澆築完成,預估年底完工啟動招商。可售辦公樓已完成立面安裝,正進行內部精裝、機電施工,預計明年一季度交付生物醫藥、高端智慧製造企業使用。

  變化帶來欣喜,也引發新的擔憂。上海交通城建論壇上有人直言,從美蘭湖地鐵站開出、通往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各個網站的免費上下班接駁班車是有了,“但只有一輛中型客車肯定不够,未來通勤的人越來越多怎麼辦?”“最後一公里”的交通,需要政府部門和相關園區進一步考慮完善,而有關區域內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互勾連、深度融合的更多方面問題,同樣有待解答。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