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糧對於四川為何越來越重要

四川 44℃ 0
摘要:又是一年秋收時。8月中旬開始,四川水稻、玉米等作物,從南至北陸續進入收穫季。


又是一年秋收時。8月中旬開始,四川水稻、玉米等作物,從南至北陸續進入收穫季。

秋糧,是指大春播栽、秋季收割的糧食作物。去年,四川秋糧產量占全省糧食總產量的87.6%。知蜀君從不同人士處獲悉,若不是極端高溫乾旱天氣影響,去年四川秋糧在全年糧食總產量中所占比重應該能接近或超過九成,從而創下有統計以來的新高。

那麼,今年這個比重是否會被重繪?為什麼秋糧在四川糧食生產格局中的比重越來越大?

小麥產量持續下滑,直接影響秋糧夏糧格局?

與秋糧占比提高相對應的,是夏糧占比走低。小麥是四川夏糧的主力軍,常年佔據夏糧產量的一半以上。換言之,小麥產量變化直接影響夏糧產量。

知蜀君梳理了過去30餘年的四川小麥產量。1991年,四川小麥產量達到歷史高位的730萬噸,約占當年全省糧食產量(4330萬噸)的16.8%;2006年,全省小麥產量430萬噸,約占當年全省糧食產量(2859萬噸)的15%;而在去年,全省小麥產量只有247.6萬噸,占比縮減至7%。

小麥產量下滑,讓四川成了全國糧食主產省中的特例。

去年,四川夏糧產量437.7萬噸,在全年全省糧食產量中的占比為12.4%。相比其他糧食主產省(區),除去一年一熟制的東三省、內蒙古和新疆,四川是一年兩熟制省份中夏糧占比最低的——與四川緯度接近的江蘇、安徽,去年夏糧產量分別是280億斤、344.48億斤,但占比分別達到37.15%、42%。

作為曾是全國小麥主產區的四川,為何小麥產量持續下滑?

農民選擇種什麼,通常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市場和政策。市場直接關係農民錢包,也决定了農民更樂意種什麼。對比來看,受冬季生長期多雨少晴氣候影響,四川的小麥產量和品種與其他產區有明顯差异。今年,四川小麥平均畝產首次站上300公斤臺階,達到300.3公斤,但仍低於全國平均值30%左右。哪怕是遭遇“爛場雨”的河南,今年小麥畝產仍然達到447.2公斤。品質方面,四川只能生產中筋小麥,主要用於製作掛麵和釀酒,與適宜做拉麵等麵食的北方高筋小麥和適宜做餅乾、糕點的南方低筋小麥相比,用途受限。

另一種視角,同期播種的油菜是與小麥“爭地”的最大對手。對標來看,後者顯然更具收益優勢。按照今年的價格和產量,四川小麥每畝產值為800元左右,而油菜每畝產值超千元。囙此,相較於小麥種植面積持續縮水,四川油菜種植面積則一路走高,已經實現20年連增。截至去年,四川油菜種植面積達到2079.8萬畝,油菜籽總產量350萬噸,完全取代了小麥在小春的主導地位。

政策則關係種植積極性。

在種糧大戶補貼、一次性種糧補貼等更傾向於主要糧食作物的前提下,畝產量僅為玉米、水稻一半的小麥在四川並不受歡迎。而與小麥爭地的油菜,則享受每畝每年150元的補貼。此外,從今年起,油菜等油料作物種植被納入黨政同責考核,應該也是小麥種植面積被進一步壓縮的重要緣由。

四川糧食產量不降反增,誰在補缺口?

過去3年,四川糧食產量均超過700億斤,出現明顯回升迹象。在小麥產量“不給力”的背景下,四川的糧食產量為何持續走高?

答案是玉米和水稻等秋糧(含晚秋糧),其播種面積和單產呈持續新增態勢。

先看面積。

2021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9536.6萬畝,同比增長0.7%;去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9695.2萬畝,同比增長約1.7%,是近10多年來面積新增最多的一年。其中,以水稻、玉米、大豆為主力的秋糧播種面積新增更為明顯。

去年,四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面積達到377.6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310萬畝任務。今年則完成495萬畝套種任務。此外,全省水稻面積穩定在2800萬畝左右,玉米面積已增至2700多萬畝。

擴種的背後,是四川對撂荒地整治、低產低效園地騰退改造速度的加快。2020年,四川撂荒地複墾面積首次超過100萬畝,2022年則達到217萬畝。從2020年開始,四川逐步扭轉耕地面積持續减少的局面,僅2020年至2022年,四川就新增耕地40餘萬畝。

單產方面,一大批良種和良法得以推廣。以今年為例,省級層面落實專項資金,在全省打造40個“中稻再生稻”“麥稻”“麥玉豆”“麥玉薯”千畝“噸糧田”示範片。同時,以縣為單元,組織規模化經營主體圍繞水稻、玉米等秋糧作物開展高產競賽。

進入8月,已經開鐮的區域不斷傳來水稻等秋糧豐產的好消息。截至目前,已收穫的川南地區水稻單產普遍突破750公斤,較往年提升了20公斤。8月初,在達州市渠縣,玉米品種“成單716”在大面積高產攻關田取得了867.5公斤的單產成績,重繪了四川平壩和丘陵地區春玉米高產紀錄。

晚秋糧和馬鈴薯等產量也在持續新增。

再生稻是四川等地特有的秋糧耕作管道之一,可實現“種一季收兩次”。即,讓收割完頭茬水稻後的水稻茬再次萌發、開花、結穗。因其收穫於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故稱為晚秋糧。現時,川南等地的再生稻畝產可達150公斤。去年,全省再生稻預留面積為500萬畝,預計今年將超過550萬畝。

此外,早春玉米等作物收穫後的秋馬鈴薯,在晚秋糧中的“戲份”越來越重。僅去年,全省秋馬鈴薯種植面積就增長了6.7%。

換言之,正是因為四川秋糧擴面增產,成功補足了小麥產量下滑的缺口,讓四川糧食產量不降反增。(知蜀君/文)

标签: 秋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