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暖·光》十一月首演書寫工人新村七十餘年變遷

上海 37℃ 0
摘要:  話劇《暖·光》以上海工人新村為題材,書寫一個時代的記憶和都市的變遷,11月8日至9日將在YOUNG劇場首演。前天,主創見面會在楊浦228街坊舉行。當時能够入住工人新村的人,大部分是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記者諸葛漪

  話劇《暖·光》以上海工人新村為題材,書寫一個時代的記憶和都市的變遷,11月8日至9日將在YOUNG劇場(上海楊浦大劇院)首演。前天,主創見面會在楊浦228街坊舉行。

  上海是全國第一個工人新村誕生的都市,它幫助工人們告別棚戶和“滾地龍”。當時能够入住工人新村的人,大部分是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他們拖著平板車,載著不多的家當,帶著一路歡叫蹦跳的孩子們搬進新工房。樓房嶄新,花園蔥綠,每一樓面都有自來水龍頭,有抽水馬桶衛生間,有合用廚房洗澡間,二樓以上是木質地板,推開窗便是燦爛陽光……

  《暖·光》由管燕草創作,她是從工人新村成長起來的國家一級編劇,她的父親是工人作家管新生,出版了長篇紀實文學作品《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種敘事記憶》。導演石俊也是從工人新村走出來的戲劇博士。《暖·光》通過師兄弟兩家人在建造、擴建、改造工人新村中的起伏,展現主人公搬入、搬離、再搬入工人新村的人生經歷,譜寫一曲工人新村的歌謠。

  曾在工人新村生活過的評論家毛時安,復旦大學教授、楊浦區作家協會會長陳思和對《暖·光》給予關心與指導。毛時安認為,該劇以藝術手法展現新中國建立後中國共產黨為切實改善工人階級生活水準的舉措,題材填補了一段歷史空白,正當其時。陳思和提出,工人新村不僅是一種歷史的懷舊,更有象徵意義——新中國成立,工人才有了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識,創作中加强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塑造,突出工人新村的特殊意義。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羅懷臻談到,《暖·光》肯定是給上海人看的,但也是給外地人看的;是給在工人新村生活過、有深切懷念的人看的,也是給不瞭解工人新村的人看的,更是上海的一段歷史文脈。

  上海作為我國最早最大的工業都市,曾湧現出一批反映工業和工人生活的佳作,但近些年此類作品相對稀缺。在話劇《暖·光》中可以看到這個群體的時代縮影。

标签: 上海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