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玉溪走過不平凡的7個月,解决了一批急難險重的大事難事,攻克了一些複雜棘手的難題難關。面對重重困難,玉溪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會精神,緊緊依靠各級各部門、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和社會各方力量,凝心聚力、擔當作為、積極應對,重點難點工作贏得了主動、打開了局面。
近日召開的玉溪市委六届六次全會,動員全市上下拼搏奮進,持續深化“玉溪之變”,奮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玉溪實踐開好局起好步。
著力——帶動全盤全域走活走穩
今年以來,玉溪市委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有力應對各種超預期因素影響,抓住重點破題破局,努力帶動全盤全域走活走穩。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98.4億元,增長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5億元,增長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9.5億元,增長18.3%。
玉溪市推動拓展“四個破局”之一是以基地建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現時,全市17個高標準農田項目全部開工,新增農業基地265個、現代設施農業1.7萬畝,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總量排名全省第二。全國第二批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雲南省首宗地塊在峨山彝族自治縣掛牌交易。“四個破局”之二是以優化提升推動園區經濟發展,實施開發區優化提升15條措施,全市開發區完成營業收入1362億元。新能源電池產業完成電芯、電池、隔膜、正負極資料的佈局,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近3年產值平均增速達38.6%,工業投資增長45.8%、增速高於全省13.1個百分點。“四個破局”之三是以軸線開發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發揮好中老鐵路沿線網站最多優勢,出臺外貿高品質發展18條措施,建成玉溪保稅物流中心(B型)、玉溪糧油(冷鏈)應急保障配送中心,跨境電商業務實現“零”的突破,外貿進出口21.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99萬美元、實現翻番。“四個破局”之四是以資源優勢推動文旅消費提速,後省運時代,玉溪成為中國足球協會乙級聯賽熱門主場。“玉溪旅遊一卡通”正式上線,深受歡迎。
奮力——解决急難愁盼問題
走進位於紅塔區的聶耳公園,花木茂盛、環境清幽,眾多市民在此享受美好時光。“我每天飯後都會沿著公園步道散步,心情非常舒暢。”市民郭逸晨表示,近兩年來玉溪變化很大,讓大家找回了幸福感。
玉溪市委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决羣衆急難愁盼問題,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重視解决就業增收問題。持續實施穩崗支持和擴崗激勵措施,城鎮新增就業2.2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5萬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多措並舉推動羣衆穩步增收,消除返貧風險2448戶8069人,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9506元、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2%、7.3%。
補齊教育醫療短板。在全省率先啟動全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高鐵新城小學、玉溪師範學院附屬小學建成招生,弘玉高中啟動高中教育“一池春水”,新增幼儿園及中小學學位2100個,學前三年、高中階段毛入園入學率均居全省第二。
持續改善城市環境。玉溪市啟動71個都市更新項目,開工96個老舊社區改造,創建全國文明都市完成年度國家實地測評,第四輪國家衛生都市通過複審。燃氣、供排水管網新建改造進度完成率全省第一,保交樓交付率全省第二。城鄉綠美三年行動考核獲全省第一。
合力——穩妥攻克系列難關
全力抗旱保民生。今年以來,玉溪遭遇60年一遇的高溫旱灾,近180天無有效降雨,9座小(一)型、89座小(二)型水庫和558座小壩塘因旱乾涸,18萬人飲水困難。玉溪市委扛實責任,及時向國家部委彙報,累計投入抗旱資金3.35億元,實施152件抗旱應急項目,投入抗旱人員36萬人次、運水車輛12萬輛次,最大限度保飲水安全、保春耕生產,確保羣衆喝上水,穩妥攻克大旱難關。
合力撲滅“4·11”森林火灾。今年4月,江川發生了近40年來安全風險最高、撲救難度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玉溪市委立即行動、靠前指揮,組織6800餘人鏖戰5個晝夜撲滅山火,沒有出現一名人員傷亡,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彰顯了共護家園的責任擔當。
探索湖泊保護治理路徑。玉溪市聚焦“三治一改善”,製定落實90項重點任務清單,認真總結治湖經驗,謀劃推進“三湖”湖外水資源迴圈利用綜合性工程建設,累計抽提回用調蓄帶蓄水1011萬立方米、覆蓋耕地11萬畝,最大限度從源頭上削减入湖污染負荷,著力解决調蓄帶“旱季藏汙納垢、雨季零存整取”的問題。
動力——“玉溪之變”轉向質變
回顧“十四五”以來的3年,玉溪市委常委會堅持以上率下、躬身力行,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的部署要求,創新工作體制機制,成立市委工業工作委員會、市委城市工作委員會,實體化運行全產業鏈專班,堅持每月重點專案現場觀摩,大力踐行“三個工作法”,開展“兩轉一强一提”大討論,推動任務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具體化,構建起有部署、有督辦、有跟踪、有問效的工作閉環,推動“玉溪之變”有了顯著的成效。
如今,目之所及,新能源電池產業從無到有、聚點成鏈;大化產業園區從一片黃土坡地,到一座規模宏大的現代化鋼鐵新城;中心城區從南北不暢、東西割裂到順達通暢,從場景單一、業態單調到現在萬達廣場人聲鼎沸,青花街、“翡翠項鍊”點亮夜市,省運會場館賽事紛呈;老舊社區改造從峨山縣的1.0版到紅塔區的2.0版,再到江川區的3.0版……“玉溪經驗”不斷陞級反覆運算,“王溪之變”持續深化轉化,成為打基礎利長遠的聚勢蓄能之舉。
應變,謀變,聚變。全市各級各界已成為推動這場持續變革的積極因數,全力推動“玉溪之變”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轉向質變,讓“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玉溪精神成為新征程上的精神動力和實踐力量。
易門打造綠色建材產業園
爭先進位爭創一流
目標
今年下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
壯大“三大經濟”推動“四個破局”
玉溪將樹牢以資源換產業、以園區聚產業、以通道活產業的發展思路,鞏固產業發展中已實踐形成的基本思路、工作機制和良好態勢。發揮好玉溪市委工業工作委員會和產業鏈專班作用,以突破性舉措實現發展破局,全面提升產業能級和產業競爭力。
推動高原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建成和提升一批高水准、高標準的省級、市級基地,並創建一批智慧農業示範基地。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21.4萬畝,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做好“土特產”文章,新增綠色食品、有機產品和“名特優新”農產品認證100個以上。力爭實現所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
做强開放型經濟。結合中老鐵路沿線開發三年行動,加强通道能力建設,積極參與省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申建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鞏固高原特色農產品出口優勢,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創新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准。
推動開發區振興。推進產業鏈專班建鏈延鏈補鏈强鏈的設計、招商及園區承接一體化發展。聯合龍頭企業建設高端疫苗產業園。開工建設億緯鋰能動力儲能電池項目,確保豐元鋰能(二期)等項目年內投產,加快推進恩捷新材料隔膜項目。力爭園區營業收入增長25%、園區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
加速消費陞級。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體育、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實施人均旅遊消費倍增計畫和旅遊服務創優提質專項行動。放大“後省運”效應,做大做强“體育+”產業。
加大改革創新持續優化環境
全市上下將抓住營商環境、市場主體、創新驅動、數位賦能等事關經濟轉型陞級的關鍵,著力破解痛點難點,增强高品質發展的內生動力。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以招大引强、產業鏈招商為主線,以項目落地為目標,提升招商引資質效。推出更多“一件事一次辦”,穩步實施規劃用地“多審合一”等改革,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加大領導幹部聯系服務企業力度,切實幫助民營企業解决實際困難,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持續推進市場主體倍增計畫,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確保新增市場主體3.6萬戶、“四上”企業300戶。
强化科技創新驅動。面向經濟主戰場,加强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和數位玉溪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大財政投入强化科技推廣,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准。實施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三年攻堅,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穿透融合,開展全社會研發投入行動,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年均增長10%以上。培育國家和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50戶以上,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20戶以上。提升數位化應用服務水平,加快實施數字經濟三年行動。推進數位基礎設施建設,年內新建5G基站1000座,互聯網出口總頻寬達6.2T以上,年內建成千兆示範都市。
提升都市品質共建綠美家園
今年,玉溪市將推進以人為覈心的新型城鎮化、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產、城、人”發展路徑,實施强中心城區行動和縣城“五城共建”。
全市將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綠美玉溪美麗家園。
創新深化治湖實踐。持續跟進落實省委、省政府“三湖”保護治理專題會議精神,抓住减少入湖污染負荷這個覈心,實施“三湖”保護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抓實“三治一改善”項目清單,完成沿湖縣(市、區)截污治污系統建設,開展23條入湖河道整治工程,持續推進“三湖”湖外水資源迴圈利用綜合性工程建設。
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統籌抓好中央和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迴響問題整改。加大揚塵、工業固廢污染、重金屬污染等整治力度,加强重點水系流域綜合治理,消除都市黑臭水體,建設“無廢都市”。加快全域“一水兩污”項目建設,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全面把握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政策變化,打造一批低碳零碳園區和綠色工廠。
以“千萬工程”經驗引領鄉村建設。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十百千”示範工程、美麗鄉村建設星級管理、省級宜居宜業和美示範村創建。建成一批綠美村莊和三星級以上美麗鄉村。
堅持以民為本創造美好生活
玉溪市將持續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決守牢糧食安全、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完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確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培育一批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確保全年淨增農業企業769戶以上、農業龍頭企業47戶。
抓實穩就業。把穩就業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落實省穩就業20條措施,進一步挖掘崗位資源,確保新增城鎮就業3萬人以上。啟動雙創中心、科教創新中心等創業服務平臺和產教融合平臺,優化創業生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
加快補短板。落實雲南省教育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大力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進集團化辦學;新增幼儿園普惠性學位供給;抓好教研、教師隊伍建設,穩步提高教學品質。建成並運營好市中山醫院,力爭成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確保年底所有縣(市、區)建成緊密型縣域醫共體。
著力解難題。重視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盯緊抓牢防溺水、校園安全、心理健康等事關每個家庭的事情。年內出臺《玉溪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解决好資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等問題。全力兜底線,多管道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扎實做好特殊困難群眾兜底保障。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