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區建設鎮在規劃層面為高端民宿落地營造空間民宿經營者們抱團發展做强農文旅全產業鏈

上海 50℃ 0
摘要:今年上半年,全鎮高端星級民宿整體入住率為83%。

  記者茅冠隽

  “本周已接待三批公司團建客戶了,每批都爆滿!”8月的一天,記者見到王志亮時,他正和民宿管家一起熱火朝天地收拾客房。他是崇明區建設鎮“應天”民宿的負責人,當天,又有一個公司團隊將入住。

  “應天”的火爆,是建設鎮民宿產業火熱的縮影。建設鎮在崇明18個鄉鎮中民宿最多,總量已超260家,其中有80多家市、區級星級民宿,2021年民宿業營收3500多萬元,去年營收38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全鎮高端星級民宿整體入住率為83%。

  隨著出省遊、出境遊市場回暖,上海本地鄉村旅遊點比特面臨不小壓力。在此背景下,建設鎮的民宿經濟發展依然穩健,究竟有何秘訣?

  高端民宿怎麼避免成“盆景”

  外牆用紅磚切割後按土布紋理拼接,屋頂用的是人工捆紮的蘆葦稈,室內桌椅、布藝裝潢皆由本地木工、裁縫精心打造——位於建設鎮滧東村的“松慢”民宿,是一家高端民宿。不過,除了考究的裝修,真正讓這家民宿“高端”起來的元素,其實不在屋內,而在屋外。

  “松慢”的屋前是大片玉蘭和水杉林,樹冠高大,即便驕陽似火,走進樹林也能感到陰涼。“松慢”的右側是寬闊的老滧河,住客不僅能坐在水邊竹椅上賞景,還能劃著槳板在河面上遊玩。

  “相較於精緻的住宿條件,清澈的河道、茂盛的樹林等自然資源,才是崇明民宿的核心競爭力。”建設鎮黨委書記陳群告訴記者,“松慢”之所以能火,重要原因是找到了依水傍林的寶地,並巧妙地將民宿和自然風貌融為一體。“高端民宿不是只可遠觀的‘盆景’,不能和周圍環境、普通農宅形成强烈反差。”

  房子造得精緻漂亮,可出門只有土路,旁邊就是本地老舊農宅,民宿和村域環境格格不入、沒有“連接”,是滬郊一些民宿面臨的窘境。陳群認為,鄉村振興過程中,和建設現代化同樣重要的是規劃理念現代化。如果民宿出入不暢、被大片稻田包圍,通往民宿的路窄得連大巴車都無法通過,或者遊客在客房內推窗只能見到無法親水遊玩的小坑塘,這樣的民宿難有長久生命力。

  這些年,建設鎮在大力發展民宿產業的同時,也注意在規劃層面和民宿產業進行適配,通過理水、調林、移宅等管道,實現水域、林地、道路和產業用地組團打造,為更多高端民宿落地營造空間。

  比如,近年來市、區林業部門開展了林地利用試點建設,現時全市已有多個開放休閒林地項目,建設鎮富安村內千餘畝林地就是其中之一。通過精心打造,這片林地內設農耕文化展示區、觀鳥區、森林探險區、林下漫步區等多個功能區。這不僅大幅改善了村民居住環境,也吸引了“杉水”等星級民宿在林間水畔紮根。

  今年,建設鎮還申報了本市2023年度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將通過“小田並大田”促進耕地集中連片、推進低效建設用地整理等管道,進一步提高空間集約度和產業集中度。項目一期整治區域將複墾200多畝“竹園基”(無人居住、無農宅,僅剩竹園的宅基)、近14畝坑塘水面、近15畝鄉間小路等,在滧東村、虹橋村、界東村打造文化旅遊片區。

  “通過集約利用碎片化土地,項目一期預計可新增耕地660餘畝,同時將重新梳理河道水系、農宅路網,成片打造更多大地景觀,適配升級版鄉村文旅產業。高端民宿不是突兀的‘盆景’,而是全域美麗風景中的一部分。”陳群表示。

  民宿集羣如何發展多元業態

  建設鎮的“農家樂”產業起步很早,2006年,滧東村就有了“阿罵農家樂”。發展至今,昔日規模小、佈局散的農家樂,已演變為多個民宿集羣。

  從“單打獨鬥”到“抱團發展”,其中不僅有規劃引領、土地整治等外部因素,也蘊含著滬郊民宿產業發展的內在邏輯:和外地相比,自然風光並不是滬郊鄉村遊的優勢,多數遊客希望在民宿獲得一站式旅遊體驗。打造民宿集羣、內部發展多元業態,才能克服單一民宿體量小、資源有限的弊端,滿足遊客需求。

  位於虹橋村的顧伯伯民宿群創始人顧洪斌,這幾天忙著處理暑假期間的房間訂單。2012年,他和弟弟顧洪宇開了一家“顧伯伯農家樂”,生意很紅火,後來邀請附近村民加盟。如今,這個民宿群已有37戶農戶參與經營。顧洪斌告訴記者,如今顧伯伯民宿群已形成集住宿、餐飲、採摘、農產品銷售於一體的鄉村民宿組團。

  建設鎮民宿協會會長施松培告訴記者,所謂民宿集羣,並不是將一排閒置農宅整體改造成民宿那麼簡單,同時要有科學的資源共亯、功能分工、利益連結機制。比如,顧伯伯民宿群擁有的“濤濤叫”農業專業合作社每年銷售額有百餘萬元,除了留出30%作為來年的抗風險基金,其餘均按比例發給股東及戶主作為分紅,數額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

  “去年底分到了5000多元!”民宿群內“瀛勝小院”民宿的經營者茅偉虹告訴記者,正因有了分紅機制,民宿群的股東們都幹勁十足,彼此之間不會惡意競爭,而是開展合作。“有的擅做戶外燒烤,有的擅做農家土菜,有的擅做崇明糕,有的經營米酒等特色農副產品,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無獨有偶,最近,在建設鎮富安村,一家企業整體承租了近50棟農宅,打造錯位發展、風格迥異的民宿集羣。“比如富安村326號,今後將主要承擔民宿集羣的餐飲功能;村裡一個閒置多年的老廠房也被改造成村級商務中心,現時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富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包偉告訴記者。

  鄉村景區如何更好引流

  民宿和飯店不同,除了用來“住”,更要承擔“玩”的功能。如何讓民宿變得更好玩,讓市民遊客願意玩、有得玩?做好文旅項目配套、提供全鏈條服務是關鍵。

  夏夜,在建設鎮虹橋村的鄉間小道上走走,蛙叫蟲鳴聲中,能聽見若隱若現的爵士樂。循聲走近,可看到一家名為“貳6十二”的酒館。這是顧伯伯民宿群裏第一家專營咖啡和酒水的小店,由沿河農宅改造而成。

  “民宿不能‘一條腿走路’,除了提供客房,還要有鮮明的主題、有趣的活動以及和鄉村產業、環境有機結合的配套項目。”顧洪斌告訴記者,現時民宿群已開發了篝火燒烤、露天電影、垂釣龍蝦、咖啡館、酒吧等鄉村文旅項目。

  在建設鎮“虹橋花鄉”風景區,一個名為“自然卷卷牧野”的園區已於今年4月開業,占地180餘畝,這是一個飼養著60餘只羊駝的都市牧場。園區內的羊駝全部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草原,市民遊客可在那裡感受放牧野趣。

  “我們有露天營地,提供內蒙古羊肉燒賣等美食,還會根據季節變化推出特殊人群療愈、小建築師計畫、大自然繪畫等活動。現時我們已與鎮上多個民宿集羣形成聯動,共同推出文旅項目。”園區相關負責人胡大丙告訴記者。

  此外,建設鎮還在制度規範、平臺建設方面為民宿經濟提供配套。近期,《建設鎮鄉村民宿服務質量標准》出臺,這是崇明首個鄉村民宿服務品質標準,也是上海唯一一項鄉村民宿服務質量團體標準。一款名為“住建設買崇明”的小程式也已上線,市民遊客可一站式訂房、買特產、査詢相關文旅項目資訊。

  “我們的鄉村產業振興,是圍繞民宿經濟來謀劃的,民宿的紅火不僅打響了旅遊品牌,對鄉村產業招商也有很好的引流作用。我們將繼續做强農文旅全產業鏈,把鄉村變成旅遊新目的地,讓‘好生態’催生‘新經濟’。”陳群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