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琮為舞臺五千年風景到眼前上博迎來“研色·良渚之夜”沉浸式綜合藝術秀

上海 52℃ 0
摘要:8月25日,預約到上海博物館週末夜場的市民張先生帶著孩子,邂逅了由上海博物館和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推出的“研色·良渚之夜”沉浸式綜合藝術秀首場演出。

“研色·良渚之夜”現場,舞者帶來美輪美奐的現代舞表演.jpeg

“研色·良渚之夜”現場,舞者帶來美輪美奐的現代舞表演。賴鑫琳攝

  記者簡工博

  8月25日,預約到上海博物館週末夜場的市民張先生帶著孩子,邂逅了由上海博物館和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推出的“研色·良渚之夜”沉浸式綜合藝術秀首場演出。紗幔與光影之中,現代舞者的身姿影影綽綽;鼓樂點點,糢特們身著紅、黑、黃等顏色的服裝款款而來。

  “古代文物跟時裝秀有什麼關係?”表演結束後,張先生的孩子發現,“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的文物顏色與這些服裝顏色一脈相承。“原來歷史文化從來不只藏在博物館的展廳裏,它潜移默化地浸潤在我們生活中。”

  表演舞臺也暗藏玄機

  19時許,上海博物館一樓大廳裏光影躍動,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舉著手機全程拍攝的觀眾胡小姐是第一次近距離看現代舞和時裝秀:“滿腦子都是光影真漂亮,衣服顏色又鮮豔又脫俗。”

  作為“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的策劃活動之一,這場“研色·良渚之夜”沉浸式綜合藝術秀包括“拂曉之前”“文明初生”“時光虛河”“流轉節序”“美好共興”五個部分,採用現代舞、服裝秀、音樂秀和數位投影燈光秀等多種舞臺藝術形式,結合良渚覈心色彩和文化元素,“以色彩為匙、美服為媒、秀展為橋,讓觀眾沉浸式體驗良渚穿越五千年的美學文化”。活動共持續兩天,於8月25日和26日夜場期間舉辦四場,向公眾免費預約開放。

  首場活動結束,觀眾們紛紛步入展廳,才發現剛才欣賞的演出與“實證中國”展出的文物緊密聯系。“數千年前古人的審美至今讓人歎為觀止。”胡小姐記得最後一套展示的男女禮服,以黑紅兩色勾勒出圖騰紋路,與展廳裏一件崧澤文化的彩繪陶壺和良渚文化的嵌玉飾漆闊把壺一脈相承。

  就連表演的舞臺也暗藏玄機。在上海博物館2樓俯瞰演出的觀眾陳曉非發現,一樓大廳的舞臺是圓形的,但打在演員身上的光卻是方形的,整個中庭大廳也是方形的。“內圓外方”的造型與展覽中大量崧澤、良渚時期的玉琮如出一轍,也與上海博物館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結合的建築外觀一致。“從玉琮的形狀到‘天圓地方’的觀念,再到舞者們環繞舞臺首尾相接的舞蹈,都有種‘循環往復、圓融和諧’的味道。”

  從一個新角度欣賞文物

  通過時裝、舞蹈等現代表現手法來詮釋文物,可行嗎?在張先生眼裡“十分可行”。“我很高興孩子這麼快發現舞臺上的顏色與文物顏色是一樣的。對於孩子來說,文物的細節和許多書面知識未必能理解,但顏色這類視覺感受是非常直接的。”胡小姐也表示,這樣的跨界演出啟發觀眾“從一個新角度欣賞文物”,“也希望現在的藝術家、設計師能創造有傳承的當代之美”。

  近年來,通過各類跨界活動詮釋文物內涵,正在國內文博機构興起,如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參與製作影視音樂劇《金沙》,洛陽古墓博物館、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等推出了夜宿“劇本殺”。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些跨界活動有利於引導福斯更全面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博物館不僅要研究、收藏和保護文物,也要闡釋和展示文物。博物館須具有‘可及性’‘包容性’,促進‘多樣性’和‘可持續性’,並強調社區的參與,提供多種體驗。這些都要求博物館可以通過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法,跨界詮釋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公眾而不僅僅是專業人士或愛好者喜歡並共亯歷史文化。”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