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出臺25個職稱系列改革辦法打破“天花板”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上海實現職稱制度改革階段性目標

上海 40℃ 0
摘要:2018年至今,上海已累計出臺25個職稱系列改革辦法,完成本市全系列職稱評審標準修訂的改革任務,實現了職稱制度改革的階段性目標,為下一步縱深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周程禕

  職稱制度作為科學評估、用好用活人才的“指揮棒”,是激發廣大人才創新活力的重要杠杆。

  近期,市人社局分別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教委、市科委、市文旅局、市財政局、市審計局、市統計局、市司法局、市檔案局、上海社科院,聯合印發新聞、出版、高等學校教師、自然科學研究、圖書資料、會計、統計、稽核、公共法律服務、檔案、社會科學研究等11個職稱系列評審辦法。2018年至今,上海已累計出臺25個職稱系列改革辦法,完成本市全系列職稱評審標準修訂的改革任務,實現了職稱制度改革的階段性目標,為下一步縱深推進職稱制度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破四唯”與“立新標”並舉

  上海堅持系統集成,分層分類完善職稱管理辦法,構建職稱管理的“1+3+N”制度體系。同時著力推進評估標準“破四唯”與“立新標”並舉,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業績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

  在破除“唯學歷、資歷”方面,本輪改革中在職稱全部系列都為有真才實學、業績突出的人才設定了“綠色通道”,可通過同行專家推薦突破學歷、資歷規定進行申報;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國際領先重大原創性成果或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並取得突破的青年科技人才,還可不受原職稱等級、學歷、任職資歷等條件限制,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評審。

  在破除“唯論文”方面,合理設定論文評估權重。例如,在文物博物、圖書資料、新聞等實踐性强的職稱系列,逐步推行代表性成果評估制度,代表性新聞作品、決策諮詢報告、展覽展示活動方案均可作為評估依據。

  在破除“唯獎項”方面,不把獎項作為申報的限制性條件,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專業獎項可作為加分項,推行代表作制度,成果轉化經濟效益、研究成果的社會影響力、實際解决的工程技術難題等情况均可作為職稱申報的重要內容。

  根據不同行業、專業、領域專業科技人才發展規律,本輪改革分類製定新的評估標準,徹底改變職稱評審標準“一刀切”的問題。例如,高校教師按照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科研為主型、社會服務型等製定不同標準;檔案系列分為“工匠型”和“學術型”兩類分別設定評估要素。

  為特殊人才設立特殊評估機制

  本輪改革還為特殊人才設立了特殊評估機制,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一是建立職稱評審“直通車”。截至2022年,本市共有約500人通過“直通車”取得高級職稱,其中海外回國人才約占20%,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經濟管理等重點領域。

  二是優化“綠色通道”,即業績突出、成果顯著的優秀中青年人才,可突破學歷、任職資歷要求,申報高一級職稱評審。

  三是設立職業貫通“交流道”,暢通本市高技能人才與專業科技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支持高技能人才參加專業科技職稱評審。同時,為具有絕招、絕技、絕活,並長期堅守在生產服務一線專業崗位的高技能人才設立直接申報通道,中華技能大獎得主及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人員,可直接申報正高級職稱。

  四是探索特殊人才評估“舉薦制”。“以才薦才”,探索頂尖科技團隊專業科技水准評估與現行職稱評審相銜接,由戰畧科學家、高峰人才、關鍵技術攻關團隊負責人推薦其覈心團隊中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術難題的成員直接申報高級職稱,舉薦專家的評定意見作為評審的重要依據,由相關評委會確認申報人員職稱。

  暢通各類專技人才申報通路

  此外,上海著力打破層級“天花板”,拓展專業覆蓋面,進一步暢通各類專業科技人才申報通路。

  縱向上,改革突破職稱層級設定,將中小學教師、工程、經濟等13個系列未設定正高級的職稱系列全部設定到正高級。橫向上,改革拓展職稱覆蓋面,聚焦國家重大戰畧需求和產業發展需要設立新評審專業,五年來先後增設了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21個新專業。

  同時,本市打破戶籍、身份、檔案等制約,進一步暢通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自由職業者申報通路。重點優化非公領域人才職稱評審,如在全國率先由市文聯組建面向新社會文藝工作者的藝術系列職稱評審委員會,為非公領域藝術人才開展社會化職稱評估;將網路文學、藝術、工藝美術、文物博物、翻譯等自由職業者納入評審範圍。

标签: 上海職稱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