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勇娣
一名放映員、一張幕布、一臺投影儀、一組音響……近日,傳統的露天電影院又出現在了閔行區江川路街道安寧一居民區的歐洲花園廣場上。電影放映前,不少觀影居民不約而同前往附近公益集市逛了逛,“這個冰淇淋看著很好吃的樣子,要不要嘗一嘗?”“那裡可以免費量測血壓”“這歌手唱得真不錯,好聽”……傍晚的安寧一居民區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老人們互相打招呼說著笑著,孩子們三五成群地跑著鬧著,酷熱難耐的夏日似乎在這裡消失了,“最熟悉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記憶裏的“熟人社區”正在悄然回歸。
在江川路街道,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不少老舊社區活動設施相對陳舊,如何激發居民共建共治共亯的積極性?如今,安寧一居民區似乎找到了路徑:以“黨建引領,幸福安寧”為宗旨,挖掘培育社區治理的內生資源和力量,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可借鑒的生動案例,引領越來越多的“合夥人”“智囊團”加入進來,讓居民從服務物件轉化為社區治理主體,構建幸福安寧大家園。
辦活動,居民走出家門融入社區
今年4月,暫停了3年的安寧杯社區運動會又一次鳴鑼開賽,羽毛球、青少年跳繩、健康大步、中國象棋、康樂球等豐富多彩的項目,讓300餘名社區“運動員”在家門口賽事中各顯身手,歡樂無比。
“這已是居民區的第五届運動會了。自2017年首届安寧杯運動會成功舉辦以來,每一届居民們都相約在春天裏,相約在這片熟悉的賽場上。”安寧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晨說。
社區運動會是如何誕生的?陳晨說,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黨建團隊和共建組織的支持。場地空間是不少老舊社區開展活動時“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主要制約因素,為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放到社區,更好地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細化服務,居民區黨總支與共建組織積極溝通、攜手推進,以舉辦各類活動為契機,盤活並推動閒置空間資源下沉,就近提供給社區用於舉辦活動。
比如,利用共建組織江川路小學的場地,當地舉行了首届安寧杯社區運動會,贏得居民的追捧。那一年,運動會吸引了400多名居民參加,現場沒有年齡的限制、沒有身體狀況的束縛,參賽選手中上有60多歲的老人、下有10來歲的孩子,可以說是“全家總動員”,大家運動熱情高漲,加油聲此起彼伏。
又如備受居民喜愛的安寧美食節,同樣闊別3年後回歸,還吸引了不少新朋友。他們分別以朋友檔、親子檔、鄰里檔、共建組織檔參加,組成了30組美食攤位,提供各色美食近1500份。“廚神”們紛紛拿出看家本領,拼創意、比技藝,精心製作多道小吃甜點和飲品,引得到場居民紛紛拍照、品嘗。
“為了讓更多居民知道和參加美食節,我們在活動舉辦前的兩個月,就通過不同社交平臺發佈了招募公告。”陳晨說,當時,社區裏的許多居民紛紛表示想來參加。於是,大家各自組隊,有的早早擬好選單,備好食材,多次烹飪準備參加活動的菜肴讓家人品嘗,及時調整口感;有的拿出了家鄉的特色點心;有的則準備了私房菜,帶到現場讓居民們免費品嘗。
相較往年傳統的美食分享模式,今年安寧美食節還特設了夾球、飛鏢、投壺等多項遊玩闖關項目,通過參與活動來兌換美食券。“用玩遊戲的管道集點打卡,有種通關的成就感,連吃的東西都感覺更香了。”一比特居民興奮地表示。
“安寧運動會和安寧美食節,如今已成了安寧一居民區的品牌活動,吸引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走出家門,融入安寧家園。”陳晨表示,居民區從全民參與的角度,通過舉辦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凝聚居民,共建美好社區。
數位化,為社區治理帶來新可能
近年來,安寧一居民區還著力推動社區治理數位化轉型,以科技力量造福居民,思索社區治理與數位化的融合應用,打造有溫度、會呼吸的“智慧安寧”。
“我們一直說要提升多元化的服務,那麼要如何提升呢?”陳晨說,服務也分軟和硬,硬服務是基礎,軟服務是保障,居民區探索通過添置智能化設備實現服務的提升,實現“小事不出居村,服務就在身邊”的貼心服務。
比如,作為江川路街道首批“數位家園”試點社區,安寧一居民區以“數位家園”和“家門口的服務站”建設為契機,聚焦服務、展示、體驗三大功能,對現有空間分散的服務資源進行綜合、共亯、統籌。
如今,居民區在就近的黨群服務站配寘了“一網通辦”24小時自助服務終端和遠程幫辦平臺,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辦理各類社保業務。而“一鍵約車”智慧屏,則有效緩解老年人的出行難問題。
又如,使用AI科技提高社區數位化治理。以小包垃圾亂丟問題為例,一開始只要監控畫面捕捉到就會推送警示資訊,但同時,物業每小時就巡邏一次,過程中只要發現就會及時處置掉。如此,警示資訊就會與現場實際情況出現差异。之後,社區將監控模式調整為以時間為依據,捕捉到小包垃圾一小時後沒有處置才會推送告警資訊,從而提高了問題處置的針對性和實操性。
同時,居民區還注重社區數位基礎設施建設,以“人、房、事、物、組織、處置力量”等基礎數據為覈心,打通了基層16個業務系統平臺,構建了統一賦能的社區大腦。當有實際業務需求時,平臺通過智慧匹配和篩選機制,能快速生成符合條件的人員清單,既提高了辦公效能,又為決策提供了依據和支撐。
“社區是一個整體。希望通過這些活動和平臺,讓更多新老居民相識、相聚、相樂,從‘融入’到‘融合’,讓‘你我’真正變成‘我們’。”陳晨說,居民的訴求是社區治理的動力,居民的智慧也是社區治理創新的源泉,要發揮羣衆主體作用,以繡花功夫繪好社區治理的“工筆劃”,讓社區更有溫度、讓生活更加舒心。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