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久久為功逐“綠”前行生態烏海交出高品質發展時代答卷

内蒙古 41℃ 0
摘要:三年來,烏海市全面抓好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新發展階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0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届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對烏海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希望。

殷殷囑託,重任在肩。近年來,烏海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著力抓好烏海及周邊地區等重點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進生態治理三年行動,聚焦“七治”全面發力,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堅定不移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如今,一幅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大美烏海畫卷已然展開。

打出“七治”組合拳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生態興則文明興。這是一份寫在綠水青山間的答卷,更是一份寫在人民心裡的答卷。烏海市成立了由烏海市委書記、烏海市市長任雙組長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領導小組,抽調專人組建工作專班,製定印發了《烏海市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和治企、治水、治礦、治場、治車、治路、治氣7個專項工作方案,以零容忍的態度狠抓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

三年來,烏海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力度累計投入資金42.78億元,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項目364個,全力解决環保突出問題,下决心把污染治理好、把生態建設好。

三年來,烏海市全面抓好各類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三年來,在烏海市委、烏海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七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以“治企”為抓手,烏海市積極回應“雙碳”戰畧,落實“雙控”目標,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穩步推進焦化產業綜合重組陞級。大力開展綠色體系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1個,自治區級綠色工廠8個、環保產品1個。推廣使用新能源車輛,在重點企業設立電動重卡綠色通道,實現優先通行。推動產業園區“煥新提質”工作,開展開發區“煥新提質”,翻新道路24.7公里、新增綠化面積17.8萬平方米,完成23家企業30個物料堆場封閉治理,園區面貌大幅提升。

以“治礦”為抓手,烏海市堅定不移推進礦權綜合,狠抓礦區環境綜合整治,高標準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强化生產作業揚塵智慧管控,排土場火點實現“動態清零”,最大限度降低揚塵污染。

以“治路”“治車”為抓手,烏海市加强礦區園區公共道路養護,從嚴治理貨運車輛超載、超高、不蓋苫布等違法行為,完成礦區道路兩側封閉管理,加快推廣“公轉鐵”“散改集”“油改電”等綠色運輸管道。

以“治水”為抓手,烏海市全面貫徹“四水四定”原則,堅持把水資源作為最大剛性約束,强化工業用水管控,優化水資源配寘,推行水資源預算管理,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深入推進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污染、水安全“五水共治”,全力打造深度節水型都市。

以“治氣”為抓手,烏海市突出抓好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治理、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庫區揚塵污染整治等專項治理,推進冬季清潔供暖,建成空氣污染精細化監管系統,建成“空天地一體”大氣監測體系,實現對异常排污行為的全面感知、精准定位、實时告警、快速管控。

以“治場”為抓手,嚴禁各類物料露天堆放,清理“小散亂污”、非法配煤場,全面啟動綜合性煤炭產業園建設,推動煤炭洗選企業生產規範化。

2022年,烏海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共計305天,達到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準;PM_10年均濃度達歷史最低;黃河烏海段水質持續保持Ⅱ類,水質狀況優;獲評全國首批再生水利用配寘試點城市和自治區節水型都市……“七治”工作的同步發力,使烏海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擦亮生態底色

築牢綠色屏障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是必須邁過的“火焰山”。

走進烏海市十七公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示範園,登高望遠,滿目蔥蘢、綠意盎然。1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地。如今,這片占地2200畝的示範園中挺立著近20萬株樹木,在駱駝山礦區與甘德爾山生態文明景區之間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烏海市三面環沙,乾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一代代烏海人堅持不懈戰風沙、播新綠,以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甘休的蒙古馬精神,在都市周邊構築起一道防風固沙的生態屏障,荒漠化面積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雙减少”,書寫了“綠進沙退”的生態奇迹。

歷屆烏海市委、市政府把城市綠化、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都市檔次和品位顯著提升。烏海市建成了青山翰墨園、濱河景觀帶帶狀公園等數10項綠化精品工程。對烏海市人民公園、烏海市植物園等主要公園和廣場進行綠化改造陞級;全市已建成大型公園、廣場30餘處;建成由林蔭大道、濱河大道等街路組成的都市林蔭路系統……一大批綠化精品工程,使烏海市園林綠化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功躋身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之列。

為讓市民樂享綠色福利,烏海市著力打造“五分鐘休閒綠地”和“十分鐘休閒圈”。按照“沙地綠洲、水上新城”的都市生態環境建設原則,採取拆違建綠、拆牆透綠、沿牆掛綠等措施,在原有主題鮮明、風格迥異的生態公園、廣場綠地的基礎上,又新增了一批具有較高水準的園林景觀,提高了城市綠化景觀的檔次和品位。同時對林蔭大道、濱河新區等新建、改建道路兩側設定的景觀綠帶,採取喬、灌、花、草與色塊結合的景觀設定管道,形成了“春花、夏蔭、秋景、冬綠”的道路綠化風格。

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背後,映照出烏海人追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拼搏幹勁,更見證了烏海市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動實踐。如今“來沙漠看海”越來越令人神往,大美烏海吸引著更多人的目光。

拓寬綠色低碳新賽道

啟動發展新動能

生態環境和污染問題,表面上是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結構、發展管道問題。烏海市因煤而建、因煤而興,一個時期以來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建材、鋼鐵冶金為主導的工業產業結構。

新發展階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高品質發展的必由之路。在轉型發展關鍵期,烏海市堅持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的重中之重,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落實“雙碳”“雙控”要求,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發展的底線,把節能減排降耗作為引進、建設項目硬指標,倒逼產業轉型、科技陞級,向綠色要發展紅利,努力在生態與發展、美麗與富裕中實現共贏。

讓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是烏海市順利轉型的關鍵。為此,烏海市製定了《焦化產業重組昇級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焦化產業重組昇級高質量發展產業規劃》,強力推進煤焦化工產業提檔陞級,推動產業空間佈局由都市周邊分布式向工業園區集中式轉變,煤炭資源利用由原材料加工向綜合集約利用轉變;聚焦產業鏈供應鏈佈局創新鏈,提升能源資源加工轉化水准,打造高效迴圈、關聯緊密的迴圈經濟產業鏈;加快傳統產業的數位化改造步伐,深入開展“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建設一批智慧工廠、智慧車間、智慧園區、智慧礦山,傳統產業展現了新形象,煥發出新生機。

在推進傳統產業反覆運算陞級的同時,烏海市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按照“鞏固煤焦、提升化工、培育戰新、拓展裝備、優化傳統”的產業發展思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全力打造現代煤化工、矽基新材料2個產業集群和精細化工、冶金建材、裝備製造、現代能源、可降解資料5個全產業鏈群,探索出了一條契合烏海實際,以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發展新路子。

東源、華恒等超百億元可降解資料一體化產業項目陸續投產,建設全球最大BDO一體化生產基地;打造以光伏全產業鏈和新能源電池為主要方向的新能源產業集群,東方希望、國軒高科、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全產業鏈項目加快推進。建成投用光伏+礦山生態修復與綜合利用項目5個,全區首個跨盟市合作綠電項目簽約落地,新能源新增並網35萬千瓦……短板產業在補鏈、優勢產業在延鏈、傳統產業在强鏈、新興產業在建鏈上深耕細作,一條條現代化產業鏈正在“高”與“新”中不斷激發,為高品質發展注入了澎湃動能。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烏海市將踔厲奮發、接續努力,堅決扛起黃河入蒙首站首責,抓實抓好黨中央環保督察迴響問題整改,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提質行動,統籌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堅決沿著“七治”方向系統發力、常態鞏固、提升長效,為厚植“北疆綠”、增色“中國藍”、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