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場駐演讓民樂走進年輕人生活《海上生民樂》打造現象級原創品牌明年暑期上海音樂廳再見

上海 35℃ 0
摘要:《海上生民樂》第100場演出現場。上海民族樂團提供。昨晚,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迎來第100場演出。“《海上生民樂》已成為一款現象級文旅產品。”

《海上生民樂》第100場演出現場.jpeg

《海上生民樂》第100場演出現場。上海民族樂團提供

  記者吳桐

  昨晚,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迎來第100場演出。自2021年首演以來,《海上生民樂》歷時三年完成四輪駐演,成為現象級海派民樂原創品牌,屢屢重繪國樂歷史。

  “感謝上海這座城市,沒有上海就沒有民樂駐場這樣的形式,是上海給了我們創新創造的勇氣和底氣。”《海上生民樂》藝術總監、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說,“感謝100場演出的觀眾,我們可能素不相識,但每次都能從你們的掌聲裏體會到心心相印的感覺,這是中國文化帶給我們共同的慰藉。”

  百場演出策劃“彩蛋”

  《海上生民樂》立足中國傳統音樂文化,九首風格多元的音樂作品連綴上演,不僅呈現了古今中外豐富的民族樂器,更融合了詩歌、書法、國畫、國劇、舞蹈等多樣藝術元素。

  在駐演過程中,《海上生民樂》的舞美、音響、燈光、多媒體,一直在打磨精進。第100場演出收官之夜,樂團特別策劃了一個“彩蛋”:首輪原班人馬與新生代實力演員齊上陣,連袂呈現三首特別版曲目。

  特別版《蜂飛》由11比特演奏家接力演繹,二胡、韶琴、阮、笙與打擊樂輪番上場,呈現野蜂飛舞的趣味。不同聲部的炫技片段一氣呵成,互動式幽默表演引得觀眾陣陣掌聲。升級版《酒歌》由樂團琵琶演奏家俞冰、李勝男搭檔呈現,霸王與虞姬以琵琶樂音對話,盪氣迴腸、細膩婉轉。

  《穿越》中,三比特嗩呐演奏家胡晨韻、薑峰、閆晋龍走下舞臺與觀眾互動,點燃全場。酷愛電子音樂的薑峰說:“我一直相信民樂應該走進年輕人的生活。希望用音樂讓大家忘卻工作和生活中的煩惱,有那麼一兩次想站起來舞蹈的衝動。”

  首演以來,《海上生民樂》口碑不斷發酵,吸引許多觀眾二刷、三刷乃至N刷。“N刷”觀眾何欣說:“第一次看是朋友介紹來看的,當時就感到驚豔。音樂既傳統又時尚,舞美視覺充滿想像力,演奏家們更是年輕又有活力,讓我感受到了國樂的詩意和唯美。不同座位能感受到不同的現場震撼,不同的演奏家能演繹出不同的作品風格,於是就反復‘刷’了很多次。”

  在導演馬俊豐看來,100場《海上生民樂》仿佛100場奇幻瑰麗的夢。“演奏家們100次用音符帶領觀眾入夢,高山流水覓知音。他們將自己的生命體悟融入演奏與表演,將感動與震撼帶給觀眾。”

  文旅產品頻頻“出圈”

  三年百場《海上生民樂》,如同一場馬拉松,挑戰著台前幕後所有的工作人員。俞冰、王音睿、金鍇、趙臻等聲部首席每日帶領聲部演員們以演代練,不斷精進。笛子聲部首席金鍇說:“每場演出,許多同事都會提前幾個小時來到場地,熱身練功,對每晚表現切磋討論,對搭檔的發揮彼此總結,互相勉勵。”

  《海上生民樂》中有一首獨奏作品《墨戲》,由古箏演奏家陸莎莎演繹。陸莎莎說:“這部作品由羅小慈作曲並首演,羅團一有空就會給我上專業課,從演奏技巧、作品表達、舞臺呈現等方面幫助我提升。精通書法的她,將音樂中的律動與書法神韻相結合,讓我領悟到,音樂演奏也可以像詩詞那樣含蓄,像畫作那樣留白。”

  依託駐場演出,樂團一批“90後”“00後”演奏家趙韻夢、劉宣邑、李晨曉、劉嘉、王楚卿等嶄露頭角。“95後”阮演奏家李晨曉說:“我仿佛成為坐在舞臺上的觀眾,音樂的表達呼之欲出,頭腦在炫目的燈光下反而變得更加冷靜,我在彈,更在認真地聽。舞臺經驗是演奏者最寶貴的財富,而我得到了100場的駐演經驗。”

  《海上生民樂》百場駐演期間,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推出了“光音的故事”大型3D Mapping牆體秀“何似在人間——新國樂沉浸藝術特展”多個文旅產品。音樂廳還推出流蘇燙金團扇、國風麻布袋、陶瓷杯墊、定制絲巾、宮廷燕樂貼紙等文創產品,集創意與實用於一體,讓“海上生民樂”文旅項目頻頻“出圈”。

  “《海上生民樂》已成為一款現象級文旅產品。”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說,“有觀眾穿著漢服前來打卡,有觀眾帶著孩子一家三口前來觀摩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很多外地觀眾一到上海直接拖著行李箱來到音樂廳觀演。明年暑期,《海上生民樂》上海音樂廳再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