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入圍全國首批“無廢都市”建設試點以來,包頭市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引領,聚焦“無廢都市”建設目標任務,以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為重點,深入探索廢棄礦山協同治理模式,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全力打造“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綠色矽都”。
試點以來,包頭市實施重點專案75個,累計完成投資178億元,新增固廢利用處置能力超千萬噸,每年源頭减少固廢數百萬噸。主要建設名額取得顯著提升,多項指標已提前達到2025年目標值,得到生態環境部的表揚和肯定。
探索協同治理包頭模式
包頭市率先在自治區探索開展了一般工業固廢用於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提出並組織編制的《一般工業固廢用於礦山采坑回填和生態恢複技術規範》,上升為自治區生態環境領域地方標準,同步配套出臺了管理規定,為徹底打通協同治理科技障礙和制度通道,貢獻了包頭模式、包頭方案。試點以來,全市已累計治理廢棄砂坑9個,正在回填項目1個,完成評審項目2個,在評項目2個。累計利用一般工業固廢超過1000萬噸,協同修復國土面積20平方公里。
此外,在道路交通建設領域,積極推動鋼渣、粉煤灰等替代傳統砂石料,參與編制的《公路用鋼渣集料梯級生產技術規程》《公路水泥穩定鋼渣混合料設計與施工技術規範》等3項技術規範成為自治區交通領域地方標準,不到一年時間已累計利用工業固廢超過272萬立方米,用於道路建設超過40公里。
固廢源頭减量效果顯著
圍繞“兩都”建設,我市大力培育稀土、光伏等綠色低碳產業,推動工業固廢源頭减量邁出新步伐。
包頭擁有豐富的風光資源、礦產資源,特別是稀土資源儲量和螢石資源儲量豐富。堅持規劃先行,我市製定了《包頭市“十四五”工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關於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指導意見,把風光資源作為寶貴資源,緊緊抓住稀土產業、矽產業兩大優勢,堅持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用足用好每一份資源。稀土資源利用領域,實現從“世界級儲量”向“世界級產業”邁進;風光資源利用領域,光伏裝備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元;新能源產業領域,已駛入綠色發展快車道,堅持一體化推進源網荷儲。現時,我市工業綠色轉型發展進入新階段,工業固廢產生强度下降了18個百分點,源頭减量效果顯著。
科技提升固廢利用水准
我市强化科技引領支撐,已建立211家研發機構,持證技能人才超過41萬人,高技能人才超過17萬人,其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企業技術中心10家,是全國首批“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和全國首批20個創新型試點城市之一。新增國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97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29家,北方稀土被認定為國家創新示範企業。實施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項目80個,自治區揭榜掛帥榜單項目入選數量、全社會年度研發投入和强度居自治區第一,為促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水准提升提供了强有力支撐。
同時,全球首臺套包瀜公司碳化法鋼渣生產高純碳酸鈣以及包鋼集團燒結煙氣脫硫產物生產硫酸鈣晶須等項目實現量產,工業固廢高值化、迴圈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特別是近期由中國環科院、國家固管中心聯合編制的《包鋼燃煤鍋爐協同資源化處理危險廢物污染控制技術規範》成功通過了專家評審,為國家標準的出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危險廢物全程閉環管理
包頭市率先在自治區建成了工業固廢、危險廢物物聯網監控平臺,接入重點固廢、危廢企業219家,視頻點比特451個,基本實現了重點企業工業固廢產生、收集、轉移、利用、處置環節的全過程、閉環式監管。積極開展危險廢物綜合收集轉運試點,2家綜合收集轉運試點企業獲批,綜合收集能力達到15.5萬噸,實施“執法+專家”的危險廢物安全和環境監管模式,聘請安全專家聯合開展危險廢物經營單位風險隱患排查,堅決守住了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的安全和環境底線。
截至目前,全市持證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已達到21家,經營類別覆蓋44大類,核准經營總規模達到86.35萬噸,在滿足我市需求的同時可有效服務周邊都市。
推廣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生活垃圾方面,我市製定印發《包頭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强弱項實施方案》,新建1200噸/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加快補齊生活垃圾焚燒處置能力短板,爭取2025年實現全量焚燒;綠色建築方面,製定印發《包頭市綠色建築一星級標識評價管理辦法》,3個項目授予“自治區裝配式建築示範專案”稱號,2家企業授予“自治區裝配式建築示範基地”稱號;綠色機關方面,3家組織入選全國公共機构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迴圈利用示範工作重點組織,1家組織入選全國公共機构能源資源節約示範案例;綠色快遞方面,全市所有快遞營業網點全部設定“綠郵迴圈箱”,綠色包裝比例達到96%;綠色學校方面,371所學校獲評“綠色學校”,占全市中小學總數的60%;“無廢細胞”方面,研究製定了餐飲行業“無廢細胞”評定標準,建成“無廢細胞”94家,建成綠色餐飲企業10家,綠色商場5家。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