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以來,昭通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六大戰畧”,聚焦“產、城、人”三篇文章,立足“大、長、響、實”四個字扎實推動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推進農業全產業鏈。
做“大”農業產業。製定提升財政銜接資金使用整體效益十二條措施,將鄉村振興財政銜接資金重點向產業領域傾斜,被國家鄉村振興局轉發推廣。2022年以來累計投入產業資金87.1億元、占比57.8%。蘋果、竹子、天麻、花椒種植面積居全省第一,分別占全省的65%、60%、85%、35%,馬鈴薯種植面積長期穩居全省第二。蘋果鮮果銷售88萬噸,其中出口14.66萬噸,占全省出口的93%。創成全國農業產業强鎮5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3個、全省“一縣一業”示範縣3個、特色縣2個。
做“長”產業鏈條。緊扣“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大力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全市累計培育農業龍頭企業600家,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由2021年的1.75:1提高到2022年的2.02:1。今年以來,昭通重點培育推進100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和105家擬昇規納統企業。
做“響”產業品牌。出臺“10大綠色昭品”評選辦法,新製定地方農業標準8件,新認證“三品一標”140個,“昭通蘋果”被列入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畫。累計認證登記昭通蘋果、昭通天麻、鹽津烏骨雞、綏江“半邊紅”李子、大關筇竹笋等地理標誌產品22個,“昭陽紅”蘋果、“嚕咪啦”土豆片等4個農產品先後7次入選雲南“10大名品”,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產品附加值不斷增加。
做“實”利益聯結。堅持“聯得准”、“聯得實”、“聯得緊”、“聯得好”的原則,設立1.8億元財政貸款貼息資金和9000萬元財政獎補資金扶持農業主體發展,實行銜接資金、東西部合作資金、中央定點幫扶資金等扶持的經營性項目全覆蓋,建立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採取訂單契约、股份合作、土地流轉、用工聘用等管道,853個農業企業、1685個合作社與41.39萬戶農戶建立“雙綁”利益聯結。2022年,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369元、同比增長7%,排名全省第4名;2023年上半年預計達6592元、同比增長6%。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