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天津 48℃ 0
摘要:邁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GMP平臺搭建了細胞領域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環境,相當於我們科研人員有了自己的工廠,幫助科研人員實現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天津不斷提高創新策源能力、成果轉化能力、科創服務能力,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煥新。

邁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協同創新,產學研深度融合,正在把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把天津教育科技人才優勢轉化為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讓天津在新領域新賽道搶抓機遇、贏得未來。

提高創新策源能力 為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源頭活水

走進南開大學八裡台校區石先樓,走廊兩側的展板上,寫著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南開化學學科發展的殷殷囑託,這裡是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所在地。在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南開大學的科技工作者步穩蹄疾。

近日,教育部頒發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元素有機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崔春明教授牽頭的“新型有機硼和矽活性試劑的研究”獲得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崔春明教授說:“有機硼和矽試劑是實現功能新物質創制綠色化、精准化、智能化的關鍵模塊,大量高端有機硼和矽試劑仍依賴於進口,特別是用於製備關鍵電子器件的有機矽被嚴重限制。我們的項目開拓了有機硼及矽試劑研究的新方向,為新型功能有機物質的創制提供新思路。”

科技自立自强是國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也是引領高品質發展的“壓艙石”。

加快實現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天津馬力十足。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基礎研究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探索自主立項和多元投入等模式,拓展科技工作者開展基礎研究自由探索的空間。通過政策支持和機制牽引,催生了一批原創性、引領性創新成果,在DNA存儲算灋、造血幹細胞發育規律、細胞與基因治療、高性能導電鈣鈦礦量子點固體薄膜製備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

我市持續打造國家戰畧科技力量,國家合成生物技創中心、大型地震工程類比研究設施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在合成生物、不對稱催化、基礎軟件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今年我市將推動全市國家級創新平臺總數超過160家,支持引導創新平臺優化運行機制、促進產業協同發展。

創新驅動發展,原始創新是源頭活水。

天津不斷加強基礎研發投入,在創新策源上展現新作為,正在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

加快成果轉化能力推動科技成果“從1到N”轉化落地

走進剛剛竣工的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各類細胞科技領域先進的儀器設備已經完成調試安裝。“你看到的這個質譜儀是目前國內最高端的蛋白質組學分析儀器,正在對蛋白質組進行分析。這個設備速度非常快,可以把生物樣本裏幾乎所有的蛋白組一次性分析出來,效率是其他設備的2—10倍。”青年科學家王洪向記者介紹。

據介紹,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擁有由GMP平臺、孵化器等組成的產品孵化中心,由精准質譜中心、多色流式中心、高解析度成像中心、生信分析與建模中心等組成的前沿技術中心。其中,引人注目的GMP平臺總面積超1萬平方米,可提供病毒載體、質粒、幹細胞等研發和生產服務,全面投產後病毒產品年生產能力100批次以上,細胞產品可達500批次以上,將打造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細胞與基因治療CMC生產基地。

“GMP平臺搭建了細胞領域科研人員夢寐以求的環境,相當於我們科研人員有了自己的工廠,幫助科研人員實現科技成果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線。”細胞生態海河實驗室副主任周家喜告訴記者。

與傳統的科研機構不同,海河實驗室不僅要解决“從0到1”的基礎研究,也要開展“從1到N”的成果轉化和項目落地。

圍繞我市“1+3+4”重點產業領域和12條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延伸創新鏈,天津六大海河實驗室加速推進,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為製造業立市强化科技賦能。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6家海河實驗室力爭從科技創新源頭解决“卡脖子”難題,緊密對接、服務企業,與一批產業鏈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意向,聯合科技攻堅,支撐天津重點產業高品質發展。

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截至目前,6家實驗室均已獲批設立博士後工作站,聚集300餘比特院士、國家傑青等高層次人才,形成2000餘人的科研團隊,加速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提升科創服務能力為創新創業者實現夢想提供沃土

在第七届世界智慧大會上,芯靈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天津大學微電子學院亮相多款新品,其中今年最新發佈的時鐘電路晶片、通用射頻開關、Wi-Fi射頻前端晶片等產品備受矚目。現時,國內僅有極少數的廠家擁有PLL時鐘晶片的關鍵技術,而芯靈通科技便是其中之一,並且具備量產能力。

芯靈通科技是一家天津大學集成電路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司,芯靈通科技總經理傅海鵬表示:“我們堅持自主研發為主、產學研合作為輔的技術創新道路,以高端射頻與毫米波晶片和解決方案為優勢,致力於解决國家集成電路發展所需要的‘卡脖子’科技,為國家科技創新增長提供‘芯’動能。”

助力芯靈通科技成長壯大的是位於濱海高新區的天津國家芯火雙創平臺。最近,該平臺創新創業負責人任希慶正在為晶片微系統封測線開展京津冀服務忙碌奔波,這是北方首個具有特色的一站式封測中試平臺。

“封裝測試是集成電路製造最後一個重要環節。芯火平臺為了幫助企業解决產品研發末期工藝調試週期長、工程品科技難度高、大型工廠配合意願低等問題,按照產業發展需求,投資建設了一站式封測中試平臺,解决中小微企業研發到量產的痛點,服務本地90%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任希慶告訴記者。

據瞭解,現時芯火雙創平臺建設了公共服務、人才引進與培訓、晶片整機聯動、IP研發、產教融合創新、創業孵化六大服務平臺。“我們以公共服務平臺為載體,提供全流程集成電路創新創業服務,滿足企業小試及中試階段對集成電路技術服務平臺的需求,打造京津冀集成電路封測科技中試平臺以及集成電路工程型人才的培養基地。”任希慶表示。

科技創新載體是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科技企業的重要平臺,也是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提升創新創業效率的引擎。

為加速科技力量聚集,天津完善全鏈條全流程的科技服務體系,打造科創服務生態圈,推動更多科技成果由“智”變“金”。

現時我市新認定備案市級孵化器、眾創空間總數達到294家,孵化面積達到175萬平方米,聚集創業企業8100家。認定市級大學科技園12家,載體面積16萬平方米,孵化企業610家,為創新創業者實現夢想提供了沃土。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圍繞企業成長、上市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大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創投基金引育和高成長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力度,面向天開高教科創園、海河實驗室、大學科技園、產業研究院等創新載體,佈局設立10只天使子基金,規模20億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