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虹口花園社區食堂“煥然”後重新開門迎客。記者蔣迪雯攝
記者周楠
弧形的玻璃窗、色調淡雅的桌椅、壁櫃裏的藝術品擺件、琳琅滿目的菜肴……日前,經過數月升級改造,位於虹口區水電路120號第一市民驛站一樓的花園社區食堂“煥然一新”,正式開門營業。
2007年,這裡作為上海市最早的社區老年人助餐服務點開業。16年來,它從開始的為老助餐逐步轉向服務全人群,並廣為周邊居民熟知。“全新亮相”後的社區食堂不僅更加明亮寬敞,可容納100餘人同時就餐,也採用了更多人性化的設計。食堂目前共有500種菜式,每日提供約15個早餐菜品、20多個午餐和晚餐菜品,基本每天不重樣。
居民共商共議食堂改造
11時,75歲的華阿婆熟門熟路地來到社區食堂。一進門就感歎:“喲,這裡越來越舒服了!”華阿姨是一比特住在廣中路街道的孤老,一直光顧花園社區食堂。她買了炒鱔絲、紅燒劃水、荷塘小炒,一共37元,一邊吃一邊告訴記者:“吃不下的打包帶走,這樣我中飯、晚飯都解决了。”
廣中路街道副主任張俐介紹,社區食堂的升級改造,來源於居民共商共議——街道依託花園街區黨建平臺,廣泛瞭解周邊社區居民和園區樓宇企業白領的需求;社區食堂的設計完善聽取了花園路街區治理委員會委員代表、社區能人達人的意見建議,並邀請其共同參與方案設計,從羣衆的角度提出許多寶貴意見。
比如,功能設置上,考慮到前來就餐人群以老年人居多,上下樓不便,社區食堂將原先的二樓就餐區域調整至一樓,並在地面鋪設防滑地膠,讓顧客行走更加安全。同時,為滿足殘疾人用餐需求,食堂特別設定殘疾人用餐專用桌,打造適老化無障礙廁所。另外,針對許多羣衆提出的活動需求,食堂二樓單獨開闢了烘焙區域,用於在非高峰就餐時段開展廚藝教學、老年健康餐製作、西點烘焙等特色活動,豐富居民、白領的日常生活。
除了空間設計方面的改造外,智能化數位設備的運用是本次社區食堂更新陞級的又一大亮點。在前期調研中,不少居民向街道反映,食堂菜品雖然豐富,但價位、種類不一,給他們帶來了“選擇困難”;同時,由於周邊社區、企業密集,就餐人數較多,許多人抱怨高峰期“排隊太長”,影響用餐體驗。
針對這些問題,街道多次走訪花園坊、凱德虹口等園區樓宇,與企業、商家等共建組織探討智慧管理經驗,最終決定安裝帶有顯示幕的智能化備餐臺,除展示菜品的價格外,菜品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配比參數一覽無遺。取託盤、選菜品、結算等一系列操作只需短短幾秒鐘,大大提高了效率。
菜品全程可溯源
除了每天不重樣的菜品,花園社區食堂還將根據二十四節氣推出“限定”菜品,結合寒暑假、六一等節日不定期推出兒童餐,通過不間斷地“翻新花樣”,滿足多元化、全年齡段顧客的需求。
對於菜品的價格,大部分受訪居民表示可以接受。當天的價目表顯示:椒鹽雞柳15元、紅燒劃水16元、葱烤大排12元、地三鮮8元、小葱燒豆腐大份5元小份3元……
據介紹,食堂多年來一直堅持嚴控進貨管道,注重品質與健康。從食材到調味品,均由專車專人採購自大型超市知名品牌,確保菜品的新鮮口感;同時,採購過程均有記錄,實現全程可溯源,安全有保障。
與此同時,以此次花園社區食堂的煥新開業為契機,花園街區黨建聯盟也向所有聯盟成員組織和社區居民發出“光碟行動”的倡議。花園社區食堂也積極宣導科學文化飲食,引導顧客按需點餐,並創新推出“小份菜”服務,顧客可根據自身實際選擇大份或小份的菜量購買。
此外,針對特定人群需求,如糖尿病患者等,食堂後續也將提供“無糖餐”等個性化膳食。街道還向轄區內75周歲以上老人、勞模、三八楷模等羣衆免費發放“就餐卡”,憑卡堂食可享受九折優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