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美自然風光,更有獨特風土人情;是“天然攝影棚”,更是“影視題材庫”
海南文化,一部拍不完的電影
臨高角解放公園。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攝
①海南女足隊員在進行日常訓練。海南日報記者李天平攝
②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內的展品。海南日報記者李天平攝
③疍家漁歌展演。海南日報記者王程龍攝
④在瓊中百花嶺,遊客溯溪參觀遊玩。海南日報記者李天平攝
⑤在瓊海潭門漁港,一艘艘漁船進出港口。海南日報記者袁琛攝
⑥首届中國(海南)東坡文化旅遊大會舉辦。海南日報記者張茂攝
海南日報記者劉曉惠實習生吳會
電影,是流行世界的、福斯最易接受的文化產品之一。有一比特導演曾經說過:“電影語言不是用攝影機拍出美麗的影像,而是去傳達一個文化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
在影視表達與地域文化同構共生的生態圈裏,文化是電影的養分,電影是文化的視窗。近年來,許多電影劇組在海南取景、取材,不僅拉近了觀眾與海南大美自然風光的距離,也讓大家認識了海南的風土人情。同時,一批有情懷的電影創作者把鏡頭對準海南本土文化,記錄海南風貌和海南人文,以一部部誠意之作,向世界講述有溫度的海南故事。
從展示紅色文化,到表達多元文化
海南不僅是“天然攝影棚”,更是“電影題材庫”
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本身就自帶地域文化的烙印,反之,電影也會因為地域文化更顯風格與特色。
在海南電影的發展史上,電影《紅色娘子軍》是一座重要的豐碑。影片在瓊海等地拍攝,講述海南紅色娘子軍的戰鬥故事,1961年上映後,讓海南紅遍全國。《紅色娘子軍》的熱播,讓椰樹、陽光、海灘等海南特色景象,成為許多國人最早的海南文化記憶。
《紅色娘子軍》後,紅色電影熱潮不斷,一大批關於海南題材的電影作品湧現,包括《南海潮》《碧海丹心》《海霞》《南海風雲》等,這些電影至今都是經典之作,成為海南歷史和紅色文化的重要見證。
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後,黎族、苗族風情成為海南題材影片的重要主題,一批如《青檳榔之味》《黎歌》等展示海南原生態民族風情的影片走入福斯視野。
近些年,隨著時代背景的變化,不僅僅是紅色故事、民族故事,“海南製造”的電影題材更加廣泛,電影裏的海南文化更加多元。
電影《南溟奇緣之愛情樹》取材於元朝皇子圖帖睦爾和海南定安靚女青梅的愛情故事;電影《旋風女隊》以有“小世界盃”之稱的“哥德堡杯”冠軍瓊中女足為原型;海南首部扶貧題材原創現代瓊劇電影《圓夢》,演活了海南的脫貧故事……
不同於大家所熟知的《消失的她》《巨齒鯊》《沖出亞馬遜》等在海南取景的熱門電影,這些電影雖然相對小眾,卻記錄、傳播了海南本土文化,越來越多觀眾認識到,海南不僅是“天然攝影棚”,也可以是“電影題材庫”。
“海南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底蘊,我們的紅色文化、黎苗文化、雨林文化、南海文化等都是很好的電影取材資源。”在省影視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林青看來,海南的文化氣質更為內斂,只要細心挖掘,海南文化就是一部拍不完的電影。
從聚焦海南美景,到關注海南故事
“首先要讓海南人喜歡,這是海南電影發展的根本”
隨著海南自貿港的發展,海南的電影製作愈發活躍。一方面,來瓊取景拍攝的劇組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海南本省團隊出品,或是與省外團隊合拍的優秀影視作品也越來越多。
海南本土影視企業——三亞赫迪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精蓉有著濃郁的海南電影情懷,在她參與製作的電影裏,挑檳榔叫賣的阿婆、淳樸善良的黎家漢子、“老爸茶”裏的茶客等,這些獨具海南特色的人物都可以成為主角。多部影片中運用的黎族音樂、舞蹈和黎語對白,也引發眾多觀眾對少數民族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海南有著豐富的文化積累,很多民族風情依然保留至今,這些是極其寶貴的文化財富,不拍成電影太可惜。”唐精蓉同樣認為,海南文化值得通過電影被更多人看見。
自2007年進入海南電影行業至今,林青見證了海南電影不斷摸索、日漸成熟的過程。
“早年間,一批紅色電影湧現後,海南電影曾進入過停滯期,很長一段時間內,本土電影人才和作品極度匱乏。直到近一二十年,海南電影工作者開始重新探索如何通過電影向外界發出海南聲音。”林青說。
2012年,可以說是海南電影再出發的關鍵一年。當年,海南舉辦了“DV看海南”系列民間影像大賽活動,陸續推出近200部具有海南特色的優秀紀實短視頻作品,培育了一批電影“種子”人才;2013年,“海南人的幸福生活”系列電影活動啟動,孵化出了《北緯18度的愛》《阿婆的檳榔》《陵水謠》三部海南本土題材電影,其中《阿婆的檳榔》還走上了國際舞臺,榮獲了第15届俄羅斯阿莫爾之秋國際電影節外語片最佳女主演獎等多個國際獎項。
“從這時起,我們才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海南電影創作活動。”林青說,海南電影不止於展示海南美麗的外表,還要更深層次地以人物、情節、道具等電影語言,呈現海南的歷史文化、民俗人文的內在美。
不過,即便導演、策劃或監製了多部海南本土題材的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林青仍覺得沒有找到海南電影的“靈魂”,“我們的電影似乎缺少點與觀眾的共鳴、與海南人民的情感連接點。”直到電影《圓夢》的播出,林青才找到了她的答案。
《圓夢》由林青執導,是海南首部扶貧題材的原創現代瓊劇電影,有著道地的“海南味”。這部電影融入了許多“瓊式幽默”,既保留了電影的張力,又不失瓊劇的藝術魅力。在觀眾的叫好聲和迴響中,林青忽然覺得自己找到了方向——“海南電影首先要讓海南人喜歡,這是海南電影發展的根本。”
《圓夢》之後,林青又導演了一部海南教育扶貧主題的影片《穿過雨林》,她秉持著《圓夢》的“群眾路線”經驗,50多次打磨劇本,力求展現最貼近海南羣衆的感人故事,折射最真實的海南時代變遷。功夫不負有心人,《穿過雨林》再次獲得成功,全國公映影院達530多家,累計排片達2000多場次,這也讓林青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其實,無論是來海南取景,還是講述海南故事,海南對電影、對電影人始終是敞開懷抱。在這座光影交錯的島嶼上,期待電影人共同開拓出更多電影創作與產業發展的空間。
從新平臺新業態,到新消費新活力
為海南電影發展培育沃土,著力培養本土影視人才
從2018年開始,海南電影的發展再次迎來重要節點。隨著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應運而生。這場兼具專業性和國際化的電影盛宴,讓全國甚至全球的電影人有了在南海之濱一年一相會的期待。
至今,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已成功舉辦了四届,一年一提升、一步一臺階,大家越來越明顯地感受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更為海南電影產業帶來新機遇。
近五年來,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帶動下,一批批影視企業落地海南、電影項目合作與版權交易平臺逐步搭建、影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電影全產業鏈不斷完善。同時,電影節也為海南帶來了人氣和流量,新業態、新熱點、新需求、新消費也隨之湧現,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增添了新活力。
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劉建中曾表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為電影人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許多專家在電影節論壇上對電影產業發展提出的建議意見有很高含金量,要利用好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搭建的平臺,捕捉、研究、落實“金玉良言”,辦出電影節的個性。
如果說自貿港帶來的政策紅利、電影節搭建的利好平臺,為海南電影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那電影人才的培育則是在這片土壤上撒下了種子。
近年來,海南本土影視人才的培養得到了更多重視。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口經濟學院、三亞學院等多所高校,均開設了影視與傳媒方面的專業。2022年11月,我省成立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對提升我省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水准、推進高校深化影視教學改革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
海南省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口經濟學院副校長宿志剛說:“在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我們不僅希望為海南電影產業發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也期待吸引海內外優秀電影人才落地海南,加强多學科交流,强化海南文化內核,為海南乃至全國的傳媒影視文化發展作出貢獻。”
順時勢之盛、占地利之便、得人和之美,海南電影正縱情迎風奔跑。電影藝術與海南文化的相融交織,正在啟動海南文化的內核,以更新潮、更酷炫的管道,對外講好海南故事。(海南日報海口7月26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