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努力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四川 48℃ 0
摘要:盛夏時節,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稻穗豐盈。一年多來,一批又一批決策者、研究者、黨員幹部前來實地調研,叩問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准“天府糧倉”的密碼。

盛夏時節,眉山市東坡區太和鎮永豐村稻穗豐盈。一年多來,一批又一批決策者、研究者、黨員幹部前來實地調研,叩問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准“天府糧倉”的密碼。

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永豐村視察,強調要保護好這片產糧寶地,把糧食生產抓緊抓牢,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臨指導、深情囑託,不斷啟示和激勵著一批批來訪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多次到四川視察指導,還對做好四川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訓示批示。從脫貧攻堅戰主戰場凉山到郫都戰旗村,從汶川地震災區到國家級新區天府新區,從三蘇祠到長江頭,從鄉村振興一線到科技創新前沿……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的足迹,四川各級幹部和廣大群眾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訓示批示精神,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鼓足幹事創業精氣神,一步一個腳印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要求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偉大的思想理論指導治蜀興川實踐,必將煥發强大的生機活力。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幹部按照省委要求,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密切結合,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築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的高度自覺,轉化為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確保治蜀興川各項事業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

以學促幹,堅定不移抓發展

追平全國!7月19日,四川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出爐: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7901.01億元,同比增長5.5%。從一季度經濟增長低於全國,到二季度奮起直追,上半年成功追平全國速度,四川經濟運行走出一條不尋常的回暖線。

成績來之於“幹”,來之於“拼”。在開展主題教育中,四川堅持把“學思想、强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貫穿全過程,聚焦“凝心鑄魂築牢根本、錘煉品格强化忠誠、實幹擔當促進發展、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廉潔奉公樹立新風”五項目標任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依靠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走過艱難的2022年,被媒體評估為“最難經濟大省”的四川,經受住嚴峻考驗。進入2023年,就在全省上下期待經濟重新步入快速增長軌道時,省統計局網站公佈的數據卻令人揪心:一季度,全省經濟同比增長3.8%,落後全國0.7個百分點;第一產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名額均落後全國……

關鍵時刻,省委態度堅決:把開展主題教育與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深入實施“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堅定不移推動高品質發展!

作為全國經濟大省,在全國高品質發展“一盤棋”中,四川理應“勇挑大樑”“走在前列”。一個承載著9100萬人期盼的經濟大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因時因勢施策,以超常决心、超常舉措、超常力度推動經濟穩定恢復。

“超常”體現在密集調度,堅持實事求是、問題導向,及時完善政策體系。

春節剛過,省政府即印發《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幹政策措施》,聚焦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出臺强化財稅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重點產業加快發展、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回暖陞級、穩定外貿外資、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幫助市場主體降本增效、穩就業穩物價、優化營商環境10大方面36條政策措施,如一場“及時雨”,精准澆灌恢復發展中的四川經濟。

聚焦民營經營主體最關心、最突出的問題,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昇行動方案》,以及《關於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若幹措施》《關於進一步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的若干措施》兩個配套政策;著力做大優勢產業,提出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畫並出臺配套政策;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支持……政策“組合拳”,給有關市場帶來“解渴”驚喜。

為把“好政策”變成“真紅利”,省領導分別聯系重點產業、重點專案紓難解困。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牽頭的一支支專項督查組深入市(州),督促穩投資、穩消費、穩外貿、穩產業、穩經營主體的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放水養魚則水多魚多。在去年累計為各類經營主體釋放政策紅利1000多億元、惠及上百萬戶經營主體基礎上,今年又連續兩批延續優化創新實施稅費優惠政策,進一步減輕各類經營主體負擔。

效果顯而易見。今年初以來,成達萬高鐵、成宜高鐵等重大專案建設“進度條”持續拉快;夏糧生產呈現單產、總產量、播種面積“三增”態勢;第十九届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簽約投資合作項目492個,涉及電子資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多個產業領域……

“超常”體現在以黨的創新理論所蘊含的科學思想方法,提升研究問題、解决問題的思維能力和系統觀念,把克服眼前困難同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結合起來,化危為機打開新局面。

從承接製造業有序轉移、深入實施全域旅遊建設行動,到出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行動方案》,提出十大重點任務……四川走出的每一步,無不指向高起點補短板、高標準上臺階。特別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省委先後兩次召開全會,為寫好中國式現代化四川篇章謀篇佈局。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會提出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牽引,以“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為總抓手,堅持“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總思路,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四化同步”重在解决發展路徑和內驅動力的問題,“城鄉融合”重在重構城鄉關係、塑造良好發展生態,“五區共興”重在全域協同聯動、在縮小地區差距中同步實現現代化,三者相互促進、互為依託,共同構成推進四川現代化建設的四梁八柱。

省委十二届三次全會鮮明亮出主題——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啟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計畫,鎖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工業當先,製造為重,四川經濟發展“發動機”又一次被注入澎湃動能。

“超常”體現在實幹擔當,在主題教育中激發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日漸臨近。這幾天,無論是在大運村,還是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無數工作人員、志願者及普通市民,加入到服務大運會的行列。從成都出發,這樣的奮進場景隨處可見。

奮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征程,前進道路上既有新機遇新希望,也會遇到新困難新挑戰,特別是將面臨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保障和改善民生、防汛抗旱减灾等艱巨繁重的任務。廣大幹部表示,主題教育既是對幹部綜合素質的一次提升充電,又是對幹部的一次作風洗禮和“精神補給”。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9100萬四川人,正擰成一股繩,昂首奮進新征程。

問題導向,知行合一建新功

近日,四川省機械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一項主題教育專項調研正在進行。經濟和信息化廳前期對桑蠶產業開展專項調研發現,我省養蠶業最重要的問題在於機械化不足。調研組打探到,川機集團研發了一款花椒採摘機器人。智慧花椒採摘機器人科技能否移植到桑葉採摘領域?這場主題教育的調研現場,搬到了花椒採摘機器人的研發一線。

這是四川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的一個場景。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四川省委旗幟鮮明,要堅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任務,全面系統“學”、融會貫通“悟”、知行合一“用”。

大興調查研究,旨在找准癥結、破解難題求實效。省領導親自牽頭調研課題,到一線去,把羣衆急難愁盼的問題找出來,把辦法帶下去——

工業“未强先降”,“四川製造”的老底子如何煥發新活力?

6月8日至11日,2023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召開。隨著寧德時代等鏈主企業入駐,宜賓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書寫了從“一黑一白”(煤炭、白酒)到“一藍一綠”(數字經濟新藍海、綠色新能源)的變遷史,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發展態勢初步形成。

宜賓的案例並非個案。針對工業化率“未强先降”、龍頭領軍企業偏少、產業集群發育不足等問題,四川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大力實施製造强省戰畧。

今年二季度,全省工業回升勢頭強勁。工業領域41個大類行業中,有22個行業實現增加值正增長,一些傳統行業增速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說明轉型陞級成效明顯。

四川農業“大而不强”,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准的“天府糧倉”,如何持續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

“一平二坡七分山”,先天不足的“巴掌田”“雞爪田”,嚴重制約四川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守牢“天府糧倉”,建設高標準農田、整治撂荒地、推進丘區農田宜機化改造……四川努力讓地塊“小變大”“短變長”“陡變緩”“彎變直”,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上半年,全省以夏糧的大豐收打贏一年中糧食生產的首場戰役。天府良田、天府良種、天府良機、天府良農……正成為四川農業新名片。

服務業“受創較深”,“消費馬車”如何繼續揚鞭奮蹄?

今年以來,商務廳等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啟動消費、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各地也為擴大消費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上半年,四川居民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消費加快恢復,加之“五一”和端午假期帶動,餐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較快增長。

“有深度、可轉化、能應用”,7月7日,省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會議暨省委常委班子調研成果交流會上,要求對重點意見建議一項一項研究,對那些比較成熟、形成共識的抓緊轉化為具體工作部署,對調研中發現的個性問題責成相關部門的地方研究解决,將調研成果切實轉化為推動省委發展戰略落地落實的具體政策舉措。省委指出,要更好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服務全域,重塑發展新優勢

7月1日8時48分,載著1100餘名旅客的G2963次列車從成都東站出發,目的地:香港西九龍站。

這是成都首次開行往返香港的直達高鐵,也是四川不斷拓展對外開放新空間的生動注腳。

處一隅而觀全域。四川高品質發展的未來,在於統一服務全域與自身發展,在更高戰畧維度塑造發展新優勢。

在服務國家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中重塑發展新優勢。

近年來,四川以國家戰畧需求為導向,探索新型舉國體制,致力突破一批“卡脖子”科技,聚力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從西部地區首個國家實驗室掛牌設立,到天府實驗室“成團出道”,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數量達兩位數,再到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獲批,為國鑄劍的戰畧科技力量“集團軍”在川成勢成群,原始創新的不竭動力正加速在巴蜀大地彙聚。科技廳統計,2022年全省新增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10個,總量達195個。

在助推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中重塑發展新優勢。

近年來,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到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再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向縱深發展,標定了四川在全國大局中的戰畧地位,也為四川走在前列、多作貢獻創造了重大機遇。內陸腹地變身開放高地,經濟總量跨過5萬億元大關、擁有41條進出大通道的四川,必將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全國大棋局中發揮愈加重要的作用。

在築牢長江黃河上游生態屏障中重塑發展新優勢。

從“長江起點”出發,沿金沙江溯流而上,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和烏東德4座巨型水電站梯級分佈,總裝機量相當於新建兩個三峽電站。去年底,位於海拔3000米的雅礱江兩河口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開工建設。這是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項目。這個被譽為“超級充電寶”的項目,可讓一滴水連續發電19遍。到2025年,四川將基本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38億千瓦以上。

綠色是高品質發展的最美底色,抓生態環境保護就是抓高品質發展。近年來,地處長江黃河上游的四川,堅定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要求,全面提升經濟“含綠量”,走出一條服務國家戰畧全域、支撐四川未來發展的綠色低碳轉型之路。

牢記“國之大者”,幹好“省之要事”,巴蜀大地高品質發展的明天定將更加美好。(記者李欣憶)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