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束涵
在上海做農業的人,通常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在大量充分供給的時代,市民並不缺物美價廉的外地食品選擇。而都市農業的高成本特性,又讓本地農產品缺乏價格競爭優勢。那麼,如何才能在市場上獲得立足之地?
答案其實很簡單——品質。這聽起來是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但打造何種市場接受的“質”,很難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標準。在上海的脉络下,背靠需求旺、消費能力强的大市場,能够第一時間把高品質農產品送到市民的餐桌,就是都市農業的最大競爭優勢,總結為一個字,就是“鮮”。
在滬郊,不少企業已在探索。他們的嘗“鮮”之道,不是把菜種好就行。
用工業化思維經營農業
在清美集團的腰路村基地,僅有兩名工作人員,就能實現對100多畝蔬菜的自動化種植,以及近200畝水稻的全程管養。
“數位化無人水稻田內,分佈著近50個監視器,基於圖像識別以及資料處理,可以實时掌握水稻生長狀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當生產作業數據逐步積累,人工智慧算灋可以準確預測出病蟲害的發生强度和發展趨勢,以及每塊農田水稻的水分和氮素情况,從而幫助選擇最佳的灌溉、施肥方案。
農產品的“鮮”,首先在於種植端的穩定生產。當前,農業生產主要面臨兩大問題:一是誰來種。10年前,上海3個菜農200歲,現在到了4個菜農300歲的程度,可見蔬菜生產者老齡化問題之嚴重。二是如何種。在傳統模式下,農業完全看天吃飯,且受種植技術影響,質量往往不可控。
高科技的設施農業正在破題,即在環境相對可控條件下,採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高效生產。資料顯示,清美數位化無人水稻種植基地,較常規水稻生產每畝可减少32%的化肥和40%的農藥用量,每畝水稻利潤率達33.3%。不僅如此,集團還實現綠葉菜全程數位化、機械化生產,雞毛菜種植效率提升25倍,畝均產值8萬元,一對夫妻可管理50畝地,年淨收入達32萬元。
“在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以工業化思維來經營農業,通過產品標準化、流程標準化和工作標準化,將企業打造成為產業鏈集成商。”業內人士指出,與日本、荷蘭、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設施農業起步較晚,當前正吸納各方力量,在關鍵設備的自主可控和集成創新上持續探索並取得突破。
上海彭世菇業有限公司就是生產主體搞科研的代表之一。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傳統模式下已是非生產季的酷暑天,基地內各式菌菇吸收著人工光照,吹著舒適的空調,正在精神地生長著。如此全年不間斷生產的優勢,正是依託於公司自主研發的植物工廠系統。
“我們最早從事菌菇海外科技與服務輸出,硬體設施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為轉型打下了基礎。”公司總經理彭長兒介紹,這不僅節省了系統及設備建造成本,也讓生產環節更加高效。原本一年生產10批次的菌菇,如今可提高至30餘批次。基地年畝產值達到100萬元,較傳統模式翻了幾番,且用工數量和用水量等大幅降低。他與團隊還在研究包裝、上架、播種等環節的無人化路徑,計畫5年內初步建成無人化工廠。
第一時間上餐桌
在青浦區中步村,上海太來果蔬專業合作社落成了最新的配送中心,寬敞整潔的廠房內,數萬噸蔬菜將從這裡出發,運往上海各大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地。
“减少中間流通環節,讓新鮮的蔬菜從田頭直達餐桌,是我長期以來的願景。”合作社理事長王印是一名退伍軍人,從淨菜配送起家,自建冷鏈物流車隊,業務曾遍及上海、無錫、寧波、杭州、南京等地。積攢了一定實力後,他開始向著產業鏈前端走,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種植蔬菜,為二三產“尋根”。當前,太來合作社在上海已擁有1300畝種植基地,以及由30多輛冷鏈車組成的物流車隊,向市場日供12噸至15噸綠葉菜。
“農業正從傳統的生產增量型向提質增效型轉變,從最初的偏重一產向三產融合轉變。”立足於多年從業經驗,王印認為,都市農業要做到“鮮”,在低頭種地的同時,也要抬頭看市場。“不是種什麼賣什麼,而是市場需要什麼種什麼。相較於洋芋、地瓜等耐儲存耐運輸的農產品,難儲存難運輸的品類更有競爭力。”
同時,需要拉長產業鏈條,與消費者建立更為直接的連接。產業鏈最前端的種源研發投入很大且週期長,大部分合作社往往很難涉足。不過,生產主體可以將產業鏈向後拉,通過配套物流服務以及在田間地頭建設加工廠等管道,加快農產品從田頭轉換成產品上線的速度。
循著三產融合的思路,由豆製品起家的清美集團,當前已經做出豆製品、面製品、蔬果、禽蛋等在內的“滿漢全席”,並在全國打響了名氣。通過產品標準化、流程標準化和工作標準化,它實現了“五最”,即全球最大的生鮮豆製品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預製早餐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生鮮食品加工基地、全市最多的直營連鎖門店,以及全市最大的冷鏈物流車隊。
為快速觸達消費者,清美利用自身產品和通路優勢,創新經營體系,第一時間向市場供應鮮美農產品。主打生鮮便利商店模式的“清美鮮家”,以每10畝生產基地供應一家門店為規模,以每家門店服務周邊300米約2000戶社區居民為半徑,在全市開設了900餘家門店。
還有主打B2B直配模式的“清美鮮達”,依託自身强大的中央工廠定制加工能力,採用冷鏈物流、熱鏈物流、限時配送等靈活管道,為長三角地區3萬多家學校食堂、酒店餐飲、企事業機關等客戶提供新鮮食材和日雜百貨直送服務。
創新鮮活打開管道
近幾年,在諸多品牌餐飲連鎖店內,消費者可以品嘗到活體菌菇和活體豆苗等新鮮品類,即摘即食,體驗新、口感好。這一細分領域,正是由彭世菇業打開。
農產品的“鮮活”,一旦有了新的演繹,可能會形成意想不到的藍海。2012年之前,彭世菇業面對國外高昂的人工成本以及有限的市場規模,開始思索轉變業務方向。“就拿布里斯班地區來說,當地只有70萬人口,菌菇價格再高,每天的流通量也只有2—3噸。而在上海,當時有兩千多萬人口,按照1/3的菌菇消費主體計算,大約也有七八百萬人,是布里斯班的十倍。”
不過,團隊也意識到,國內菌菇市場處於大量供應狀態,如果還是按照傳統模式發展,企業只有死路一條。於是,他們開始探索在國內銷售活體菌菇,從最初免費供應給餐飲連鎖店試水,到負責人聯繫方式被店員賣到1000元,彭長兒所堅持的活體菌菇模式,最終贏得市場的青睞,逐步覆蓋至1600多家中高端餐飲連鎖客戶,引得同行效仿。
針對農產品的創新,王印對記者說起多年前在杭州的一餐。當時他與朋友在一家高檔日料餐廳,有一道菜是生茭白,蘸著醬油和芥末吃,和白蘿蔔一樣的口感,又嫩水分又足。這不禁讓他聯想到品質同樣上乘的青浦練塘茭白,“它們的口感也很鮮嫩,但產品的研究創新不足,多年來價格和食用場景幾乎沒有大的變化。”
已有美食家注意到這一點,讓農產品擁有更為豐富的表達,聞佳團隊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專注於分享美食,解鎖新吃法,在接觸到上海優質農產品後大為驚豔,近期正與米其林餐廳大廚共創,將上海地產農產品品鑒評優活動的獲獎產品,比如青浦練塘茭白、崇明乳鴿、松江羊腩等做成小點心,供市民們品嘗。“我們希望能夠充分發揮出這些時鮮優質食材的風味,推動上海產區概念‘出圈’。”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建議,隨著現代加工技術越發成熟,可通過農產品加工實現錯峰、錯季銷售。比如,將茭白做成茭白幹或者凍蔬菜,既能讓消費者一年四季嘗到時鮮,也能應對集中上市期價格不穩定的情况。“相較於政府對菜農的補貼,建設農產品加工廠,更能發揮托底功能,解决他們普遍發愁的產銷難題。”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