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璽撼
天色剛暗,新上海花園洋房社區內,5個形迹可疑的陌生人引起警衛淩從友的注意。
騎著電瓶車跟上一陣後,他發現這些人分散開來,除了一對母女,其他人都是獨自行走,拿著手電筒往路邊的綠化帶裏鑽,另一隻手捏著一塊板,上面夾著幾張紙。忍不住好奇,淩從友上前詢問,對方的回答更讓他摸不著頭腦:“貉口普查。”
直到有人出示了貉的照片,淩從友才恍然大悟:“就是它,我前兩個月淩晨碰到過兩次,看到我就逃。”
前天,松江、閔行、青浦3個區的50多個社區都發生了類似一幕,100多位志願者冒雨在社區裏探尋“同一屋簷”下貉的踪迹,也意味著上海第二次“貉口普查”啟動。
2019年,上海市林業總站、復旦大學保護生物學研究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等聯合發起“貉以為家”項目,並在2022年啟動“貉口普查”,這是我國第一個在特大型都市以公民科學的組織管道進行的都市野生哺乳動物調查活動。
根據2021年、2022年組織的問卷調查,結合走訪調查、志願者迴響以及林業部門提供的12345平臺相關投訴資訊,截至去年11月,上海至少有260個社區或綠地有貉分佈,除了崇明,上海其他區均記錄到貉的踪迹。記者從上海林業部門瞭解到,這一數位現時很可能已逼近300個。
今年的“貉口普查”將調查範圍從松江擴大到青浦、閔行。通過科學篩選,最終有50多個社區被選中,100多名志願者用兩個週末的晚上訪問社區居民和物業,並在指定的步行線路上尋找貉的踪影,通過專門的手機軟體記錄見到貉的時間、地點、數量等。
據悉,上週六的“貉口普查”只有22個社區記錄到貉或受訪居民明確見過貉,失敗率不低,不過,這種挫折卻帶來了許多知識。比如,貉更容易出現在這樣的社區:居民居住密度較小;環境好,有貉喜歡的灌木叢、土坡、菜田瓜棚,還有景觀水體、噴水池等水源和取食場所;牆基下有不少空洞,貉只需挖開牆基綠化帶表層的浮土,就能找到一個深邃安全的“地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