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第一庭:打造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海南模範”

海南 54℃ 0
摘要:員符琳盛夏的崖州灣畔,一派創新實幹景象。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育種基地裏,各類試驗作物枝繁葉茂、拔節生長。每月從海口乘坐動車前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為企業送法上門、開展司法服務,這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第一庭法官羅靜怡而言,早已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强、種源自主可控,需要知識產權司法的有力保障。

見習記者宋靈雲通訊員符琳

盛夏的崖州灣畔,一派創新實幹景象。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育種基地裏,各類試驗作物枝繁葉茂、拔節生長。

每月從海口乘坐動車前往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為企業送法上門、開展司法服務,這對海南自由貿易港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第一庭法官羅靜怡而言,早已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强、種源自主可控,需要知識產權司法的有力保障。”羅靜怡說。

2020年12月31日,海南自貿港知識產權法院應運而生,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後的全國第四家知識產權專門法院。

該院審判第一庭負責人沈美萍介紹,審判第一庭現有幹警9人,人數雖不多,但個個是精兵,主要負責審理全省有關專利、科技契约、植物新品種、地理標誌、壟斷糾紛等專業性、技術性較强的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案件。

“該類案件專業性強、涉及領域廣、辦案難度大,對法官審判能力要求比較高。”沈美萍坦言,新領域、新類型知識產權案件層出不窮,也是法官面臨的重要考驗之一。

遭遇“攔路虎”怎麼辦?答案是全力以赴打敗它。

面對一摞摞案件資料,審判第一庭的9名幹警加班加點學習知識產權相關法律規定,分析類似案例,將各類資料、案例、報告翻來覆去研究,反復思考,在實戰中學習,在學習中再實戰,依法公正高效審理每一個案件,被評為全省“立足崗位、解放思想、擔當作為、開拓創新”先進集體。

2021年,羅靜怡參與審理了“都蜜5號”植物新品種臨時保護期使用費糾紛案。為確認原告起訴前單方自行委託的鑒定報告是否具有證明力,她和同事從樣品來源、鑒定資質、適用的鑒定規則和鑒定方法等方面,全面審查其證明力,有力維護了植物新品種權人的權益。今年4月,該案入選2022年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種業是我省最具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之一。

審判第一庭通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知識產權特區審判庭和司法保護聯系點、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種質資源研究(海南)基地、植物新品種司法保護實踐基地,建立起集司法審判、服務保障、種業理論研究、田間實踐職能於一體、多角度全方位的工作機制,服務保障“南繁矽谷”建設,促進和保護種業創新發展。

“只有深入園區企業,才能瞭解行業前沿動態,這可以為審判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羅靜怡說。

不僅是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審判第一庭還參與自貿港知識產權法院海口國家高新區審判庭司法服務保障工作常態化開展。同時,立足全省重點園區智慧財產權保護需求,通過調研座談、法律諮詢、巡迴辦案等多種方式,主動對接園區,“零距離”助力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

此外,他們致力於知識產權“全鏈條、大保護”制度建設,持續加强與知識產權行政保護部門、調解組織聯動,共同推動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調解結果由法院快速進行司法確認或者出具調解書,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化解智慧財產權糾紛途徑。

(本報海口7月14日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