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5年未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連續6年被國家林草局表彰為全國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始終把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作為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生態安全的頭等大事,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針,構建起統一指揮、專常兼備、上下聯動的基層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創新“七步以水滅火”新戰法,全力提升綜合防控能力,實現森林草原火灾早發現、早處置,小火大打、重兵撲救、打早打小打了。今年以來發生的52起火情都在第一時間撲滅,僅發生的1起火灾也在14小時內撲滅,全力守護了楚雄的青山綠水。
落實落細措施强化防控能力
每年12月至來年6月,是森林防火的重要時期。在位於海拔2840米的楚雄州雙柏縣石咢嘉鎮哀牢山黑竹山瞭望台,護林員24小時入駐監測,每天下午定時向州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中心上報一天的情况;在楚雄州林業和草原局防火指揮中心,無線電聯絡平臺每天對全州38個高山瞭望台進行呼叫點名,工作人員嚴格值班帶班制度。
每當臨近森林防火期,楚雄州1.2萬名巡山護林員及瞭望監測員、撲火隊員全員在崗,開始了關鍵時期的堅守執勤。
“去年,我們通過實施‘天眼通’項目,租用4顆極軌衛星,可做到衛星熱點2小時內核查迴響,與全州建立的610個野外視頻監控網、56座通信網絡基站、38個高山瞭望台一起形成衛星監測、視頻監控、高山瞭望、地面巡護‘天空塔地’四位一體立體化監測。”楚雄州林業和草原局林火監測中心負責人介紹。
把牢防火“監測關”的同時,楚雄州還嚴防死守“用火關”,嚴格農事用火、生產用火的審批、報備、監管,加大巡查守護,常規開展野外火源治理和從嚴查處違規用火,並設定永久防火檢查哨卡183個、臨時哨卡1023個,卡點工作人員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大力推廣“防火碼”,非必要不進入林區,凡進入林區,必文宣告誡、登記備查、繳收火源,嚴禁攜帶火種上山,嚴禁一切野外用火,從源頭消除安全隱患,並在森林防滅火重點區域及樞紐位置建設水池、擺設臨時水箱、佈置臨時水桶,方便取水,切實提高應急速度。
“現時,楚雄州已建成集衛星熱點監測、野外視頻監控、護林員定位、火險等級預警、物資佈防、人員駐防、林區路網、水網為一體的楚雄州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系統,實現了科學指揮調度與高森林火險等級時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楚雄州林業和草原局防火科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楚雄州森林火灾的發生次數呈逐年减少的態勢,全州林草系統還通過在防火重點地區、重要時段開展全方位、無死角文宣,森林草原防滅火常識家喻戶曉,深入當地老百姓心中。
加强隊伍建設提升應急能力
2022年,楚雄州全年無森林火灾,實現了自1951年有統計資料以來森林草原火灾零發生,也是金沙江流域雲南省唯一未發生森林草原火灾的州市。
去年以來,為全面升級森林防火應急綜合能力,楚雄州委、州政府領導定期深入到各縣(市)重點林區、防火瞭望台一線督查檢查,幫助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綜合縣(市)相關職能部門在鄉鎮的人力、財力、硬體資源,在縣(市)級組建不少於60人的專業隊伍,在鄉鎮組建不少於20人的半專業隊伍,專門負責森林草原火灾防範及火情早期處置;在鄉鎮、村組組建不少於30人的應急民兵隊伍,納入森林草原防滅火體系建設;在村委會組建不少於200人的羣衆義務撲火隊伍,發揮羣衆在森林草原火灾撲救中的自救互救、物資運送等作用。
現時,全州已組建縣(市)級專業撲火隊16支、鄉鎮級半專業撲火隊116支、義務撲火隊3020支,為火灾撲救提供堅實的力量。楚雄州為最大限度發揮州級防撲火儲備物資使用效益,變州級統一儲備為州縣鄉三級分級儲備,將州級防撲火物資分級儲備到縣(市)、鄉鎮、村組、重點林區等防火一線,總結提煉出“七步以水滅火”新戰法,組織10縣(市)專業撲火隊、半專業撲火隊、羣衆應急隊三支隊伍開展“以水滅火”實戰演練培訓,以及林火常識、滅火常識、安全常識等業務培訓,强化滅火機具操作與實操訓練,切實提升防撲火能力。
三支隊伍的聯動配合,不僅在森林草原火灾防滅方面起到關鍵作用,還在治安聯防聯控、衝突糾紛排查化解、重點場所日常監管、防灾减灾、應急處突、道路交通安全防範、集鎮管理、春耕生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按照“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目標和“有灾救災、無灾防範”工作要求,楚雄州綜合資源、多方聯動,構建了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基層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全力提升綜合防控能力和水准,實現森林草原火灾早發現、早處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