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丹璐
在最近的一些展會上,上海電氣的展臺變得和過去不太一樣了。印象中,火電、核電裝備製造都是上海電氣的代表性業務,但現在上海電氣的展臺上,最為惹眼、諮詢最多的卻是剛剛發佈的“風、光、儲、氫”產品,它們無一例外都來自新能源領域。
上海電氣上個月公佈了首份《上海電氣集團“雙碳”行動方案》,宣佈企業將在2035年實現自身碳中和,2055年實現全價值鏈碳中和。
是什麼驅動著這家傳統能源製造巨頭切入低碳賽道?
“雙碳”機遇
作為一家深度涉足能源領域的製造企業,上海電氣很早就意識到了能源轉型的急迫性。
早在2011年,上海電氣就開始了儲能科技方向的研發深耕,為應對能源轉型積極探路,並在十餘年間佈局了包括鋰電、液流、光熱熔鹽、壓縮空氣、飛輪、超導等多元儲能技術路線,如今內部孵化的液流儲能創新公司,已開啟A輪社會化融資快速發展行程;在2018年的上海電氣年報中,首次出現低碳的字眼,提出了“電力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說法;2019年9月,上海電氣在閔行老工業園區中打造了一個智慧能源示範專案,形成一套風、光、儲結合的清潔、智慧能源網路管理的經驗。這些動作都在國家發佈“雙碳”戰畧之前。
但綜合來看,當時上海電氣的轉型陞級更聚焦於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新能源設備的發展仍是對傳統能源設備的補充。2020年9月,中國提出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上海電氣一比特從事新能源研發工作的員工告訴記者,2019年,上海電氣已經確定了發展氫能等新能源的技術路線規劃,2020年國家“雙碳”戰畧提出後,這些早先佈局的轉型“幼苗”忽然就成了“全場的焦點”。此後,他的研發團隊迅速獲得了和國內頂尖高校合作的機會,自主研發的行程一下子被加快。
從“默默無聞”到各方矚目,上海電氣早期從事低碳轉型技術研發的人員大多有著這樣的經歷。表面上看,這是因為“雙碳”戰畧對企業提出了硬性的降碳名額要求,但更深層次探究會發現,重視新能源、新賽道更是順應市場變化的必然之舉。
閔行工業園區智慧能源示範專案負責人胡建波告訴記者:“對上海電氣這樣的國企來說,低碳轉型既是社會責任,也是生存之道。”如果產品應用場景在改變,作為裝備製造企業的上海電氣也必須同步甚至提前進行轉型。所以近年來,上海電氣進行了一系列內部規劃的調整,從研發體系到投資體系再到產業佈局,都在向“雙碳”靠近。
雙網聯動
“雙碳”目標具體該怎樣落地?
上海電氣的《行動方案》顯示,上海電氣希望能在未來拿出全流程“零碳”的產品,並且實現產業的轉型陞級。
上海電氣之所以將目標定得如此靠前,還要從其下游應用場景的改變說起。
長期以來,能源和工業裝備製造是上海電氣最主要的兩大營收來源,這兩大板塊也恰好對應國家“雙碳”戰畧下轉型最急迫的兩大領域。中諮研究資料顯示,中國碳排放分佈的領域中,能源和工業占比最高。其中,能源領域包括發電、制熱等場景,正在向新型電力系統轉型,工業領域包括冶金、化工、建材等場景,正在向零碳化生產轉型。
應用場景的需求改變,正在倒逼裝備製造企業迅速調整產品方向。面對能源這個减排主戰場,上海電氣積極發展“風、光、儲、氫”四大新賽道,同時與高效清潔煤電陞級聯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面對工業場景的零碳生產要求,上海電氣正在通過分佈式新能源供給、智慧樓宇低碳運營、綠色智慧製造產線等管道,構建零碳產業園區解決方案,並在未來向產業鏈上下游推廣。
同時,能源和工業兩大應用場景本身聯系緊密。上海電氣認為,發展氫能是兩大應用場景協同降碳的關鍵。氫能既是可再生能源的延伸、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之一。通過綠電制氫已經被列為上海電氣低碳行動的重要一步。
核心技術
在上述低碳佈局領域,有一些是上海電氣的傳統強項,如煤電提效、核電、風電等,有一些則是全新的領域,如光伏、儲能、氫能等。在這些新賽道上,上海電氣不僅要完成“從0到1”的基礎研發過程,還要面對迅速變化、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
以制氫產業為例,2022年底,上海電氣旗下首個專注於電解水制氫的公司——氫器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並同時發佈了單體產氫量1500標方/小時的鹼性電解水制氫裝備。僅半年後,氫器時代在首届碳博會上又帶來了這款產品的升級版,2000標方/小時的鹼性電解水制氫裝備。據瞭解,該設備是目前國內單體產氫量最大的鹼性電解水制氫裝備,在電流密度更高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更低的直流能耗,每標方氫氣的生產成本同比下降6%,同等規模產氫量下占地面積同比降低33%,更好地滿足大規模制氫及工業用氫的場景需求。
在當下擁擠的氫能賽道上,上海電氣可以迅速拿出“能打”的產品,一方面是因為對於新產業的前瞻性佈局,另一方面則得益於“雙碳”戰畧提速後對科技和人才的高度重視。氫器時代綜合管理部部長熊承龍告訴記者,氫能這個賽道實際上入門並不難,難的在於產品反覆運算。“如果不想陷入惡性競爭,我們還是要核心技術‘够硬’。”熊承龍說。
决定大力發展氫能產業後,上海電氣為氫器時代抽調了內部的精兵強將,近兩年又從外部引進了不少人才。例如氫器時代的總工程師吳亮就是從英國留學歸來的博士,從事電解水制氫和陰離子交換膜方面專業研究,2022年3月份被引進上海電氣,很快被任命為新賽道領軍人才。在不到半年時間裏,吳亮的研發團隊就取得了堿水制氫的突破性進展,確保了氫器時代的順利孵化。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氫能,現時上海電氣在儲能方面的發展也非常迅速,產業規模近兩年一直在翻番。光伏方面,上海電氣也在快速起步,近日剛剛在江蘇南通啟動了4.8吉瓦異質結光伏電池建設項目,打通異質結這一光伏主流技術路線。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