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永恒——長寧區“凝聚力工程”創新發展(上)

上海 37℃ 0
摘要:

  記者舒抒

  夏季,來自雲南臨滄的外賣騎手楊權又迎來一年中最艱苦的送餐季節,但他的內心卻很踏實:中山公園兆豐廣場門前的“暖新巢”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一年四季,不論嚴寒酷暑,都是他和同事們擋風遮雨的港灣。

  這是長寧區眾多“暖新巢”中的一個。出生於瀾滄江邊的“90後”楊權又並不知道,繁華的上海市中心,曾有不少百姓居住在陋室簡屋中,其中一些人還面臨重病、失業等一時難以逾越的困苦。

  兆豐廣場所在的長寧區華陽路街道就是其中一處。30年前,華陽基層幹部們夜以繼日走訪,瞭解全部困難人群生活狀況,並一一為之解難紓困。從此,一個以“瞭解人、關心人、凝聚人”為核心價值,以“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為覈心方法,並被推廣到全長寧的“凝聚力工程”誕生。

  30年後的今天,“凝聚力工程”對“人”的關心,早已從戶籍內的困難群眾延伸到了許許多多生活、工作在這裡的人們,還有企業法人。“凝聚力工程”也成為上海都市基層黨建的一塊“金字招牌”。

  30年間,是什麼讓“凝聚力工程”生生不息?

  百姓冷暖,始終牽掛在心

  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華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陳建興剛到任不久,便帶隊走訪轄區內困難群眾,眼前一幕幕景象讓基層幹部們汗顏:十幾年吃爛菜皮的老人、背上褥瘡已經跟床板粘連的病人、直到去世都從未拍過一張照片的老太……

  很快,華陽路街道開展起“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行動。1993年,這個被稱為“凝聚力工程”的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迅速在整個長寧區推廣。

  1994年4月17日,《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題為《春風麗日暖華陽》的報導,講述面積僅0.61平方公里卻有70%棚戶住宅的長寧區華陽路街道,用最深入、徹底的走訪和最系統、持續的工作,讓幹部帶頭關心困難群眾形成制度、凝聚共識。

  “我們關心服務孤寡老人、重病患者、外來嫂、自强少年……”30年後的今天,曾親身經歷當年“凝聚力工程”的時任華陽路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陳雅華,自己也成為一名古稀老人。但當年華陽基層幹部們一家一家走訪排摸出的17類困難群體,她依然銘記在心。

  “事情一件一件做,問題一個一個解决。”提起“凝聚力工程”初創時的工作方法,陳雅華給出最樸素也最直接的回答。

  三十年時光飛逝。老華陽往昔陰暗逼仄的深街小巷,如今已被繁華的中山公園商圈、優美的蘇州河濱河空間取代。但摸清底數、分類幫扶、持續推進這些最基本的“工作原理”,始終貫穿在每一代基層幹部的身體力行中。

  現任華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白燕,將幾個數位時刻牽掛在心:5611,街道純老家庭的人數;930,街道救助對象人數;94.75萬平方米,街道可納入精品社區改造的居住面積;12127,已經完成和正經歷精品社區改造的戶數;3800餘家,轄區企業數;100%,就業困難人群安置進度……

  這些數位背後的每一個個體都有人關心,有人幫助。“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時刻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需關注百姓多元化需求,主動找尋‘沉默少數’。”白燕說。

  於是,我們看到,家住安順路的許阿姨終於不用再四處求人送90歲的老母親下樓看病,因為在基層幹部的努力下,老房成功加裝了電梯;新涇五村的1540餘戶居民不再被停車充電所困,街道和居民區搭建了黨建聯建平臺,讓電車充電樁工程與精品社區建設同步進行;鑫達廣場的白領食堂用15元就能吃飽、吃好的白領午餐,讓臨空園區的白領成為“鐵粉”……

  “凝聚力工程”的本源究竟是什麼?30年後的今天,當基層黨組織服務的對象從個體延伸至群體,從自然人延伸至企業、法人,乃至社會方方面面,“本源之問”的答案似乎變得越發清晰——“凝聚力工程”,始終在回答各級黨組織應該“做什麼”和“怎麼做”這兩個根本問題。長寧區委書記、區長張偉說,不管社會怎樣發展,人的需求如何提升,以滿腔熱忱去關愛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群,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是黨員幹部始終不變的初心。

  訴求在變,服務與時俱進

  “瞭解人、關心人、凝聚人”,每一代基層幹部都有屬於他們的理解、詮釋和演繹。從個體訴求到群體需求,“凝聚力工程”的服務物件和服務領域也隨著時代發展而拓展。

  20世紀90年代後期,上海城市管理的重心開始向社區轉移。大動遷、大拆違、文明社區創建、馬路市場整治、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等實事項目,推動長寧“凝聚力工程”從幫困送溫暖逐步向為民辦實事的制度性舉措遞進。

  2013年,長寧率先在中心城區完成成片二級以下舊裏改造。但老舊社區的更新改造、居住環境的改善仍要推進。鄔阿婆家用了30年的廚房,炒菜時天花板的石灰都會掉到鍋裏。去年,愚園路1293弄衛生大修完成,她家的廚房、衛生間都鋪上了透亮的白瓷磚,裝上了能徹底放心使用的新式筦道。

  老弄堂裏,多年來累積了錯綜複雜的鄰里衝突,此前在徵詢大修方案時,一瓶醬油的位置都能牽連出幾十年前的舊賬。怎麼辦?“140戶居民就有140種需求,我們要把惠民政策傳遞到弄堂最深處。遇到衝突一個個解决,一戶一策。”居委會幹部說。

  如今,生活工作在長寧的人群接近百萬,如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項項民心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正在推進。

  整區域建設“15分鐘社區美好生活圈”,長寧率先探路。近兩年來,長寧新增早、午餐網點113家,標準化菜市場29家、智慧菜場4家,居民的生活更為便捷。

  行走在長寧,人們發現“美好,觸手可及”。虹橋開發區周邊,原先戶外體育設施不足。結合都市更新,長寧在延安路高架橋下新增了多個籃球場;市民吳先生在金虹橋國際中心上班,每天要穿過新虹橋中心花園乘坐軌交10號線通勤,春節後他發現,改造後的公園入口大氣簡約,視野開闊,還新增了弧形石凳供人休息……

  互聯網時代,那些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成了“沉默少數”。“萬一我摔倒了,沒人發現怎麼辦?”獨居老人的擔憂,被江蘇路街道的社區幹部記在心上。如今,一個連通“一網統管”平臺的智能水錶安裝在街道1200餘比特獨居老人家中,與AI語音呼叫、烟感報警等智慧養老設施一起,為老人們安享晚年保駕護航。

  “電腦無法代替人腦,電子化不能代替上門化。”長寧基層幹部這樣總結。對於老百姓的“疾苦賬”了然於心,事事有交代、件件有落實,正是“凝聚力工程”30年來應對時代變化的不變邏輯。

  問需解難,營造更優城區環境

  三十年倏忽而過,三十載歷久彌新。

  “凝聚力工程”從最初的服務社區個體、關心困難群眾,逐步覆蓋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群體,服務物件日趨多元,服務方法持續創新,煉化出“問百家需、聚百家力、解百家憂、圓百家夢”的“新四百”精神。

  經營了20餘年的“小胖蔬菜”,2021年底搬進了武夷路“我家菜場”的新攤位。老闆“小胖”沒想到,看起來那麼時髦的MIX320園區,會留出一排門面房作為便民菜場。這背後,是長寧區相關部門、區屬國企和街道的多方協力,在都市更新潮流中,留住百姓所需的烟火氣,也守住一個個謀生崗位。

  國峰科技大厦一樓的叮咚買菜網站,擾人的“魚腥味”變成了“人情味”。一場場樓宇治理議事會後,街道牽頭在此建立“暖新巢”服務站,騎手們主動承擔起維護周邊環境的共治責任——新就業群體從“治理對象”變為了“治理力量”。

  在長寧,近年來新興產業紮堆,高層次人才集聚,如何服務和凝聚?

  去年創下126億元稅收、成為上海第三幢稅收百億樓的金虹橋國際中心,一度因樓內企業拼多多三年員工增長5000人的速度,面臨電梯潮汐式“爆倉”的困擾。

  天山路街道黨工委牽頭成立“樓宇治理議事會”,金虹橋樓宇物業、租戶和街道經多次討論,很快形成共識:加開貨梯,並在一樓大堂增設打卡機,紓解企業上班高峰帶來的人流壓力。

  由此,金虹橋國際中心成立了上海首個樓宇黨委,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服務覆蓋到經濟社會最活躍的經絡。

  於是,“午間一小時”活動、“蒲公英”稅收服務站等進駐長寧各大樓宇;在武夷路、定西路、愚園路等合圍而成的“上海矽巷”,長寧區建立科創街區黨建聯盟,聯動大院大所和大校大企資源,為科創企業與人才搭建交流平臺,迸發合作共贏的火花。

  海外來滬創業的李文靖很欣喜,“誰能想到,有一天我能住在蔦屋書店對面!”書店所在的上生·新所,是近年上海都市更新的著名地標。長寧區在這個“寸土寸金”之地,提供了116套環境優良、租金適中的人才公寓。樓下200平方米的“寧聚裏”黨群服務站,為白領人才提供多種便利服務和豐富的文化活動。

  在長寧,富有溫度、聚集能量的黨群服務陣地走出社區,“走進”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蘇州河濱河岸線、商圈和園區……黨員羣衆的需求在哪裡,黨的陣地就覆蓋到那裡,黨的服務就延伸到那裡。

  每晚,位於安化路德必易園的華陽社區食堂,總會在夜幕降臨後亮起溫暖的燈光,為居民和白領供應熱菜熱飯。一旁的華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新開幕的“凝聚力工程”微展廳裏,兩幅展示基層幹部與社區羣衆一起歡度重陽的熱鬧場景並肩而立:一幅來自30年前,一幅來自今天;同是在準備熱湯麵,兩代人群,一樣深情。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