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束涵
在金山區朱涇鎮,曾經寂寂無聞的新涇村,終於有了“出圈”的實力。一棟投資約7000萬元的沉浸式稻米智慧文化體驗館即將啟用,上海首座糙米加工存儲倉庫項目也將於下半年啟動建設。這些高精尖的設備,不僅輻射帶動村內數千畝水稻生產,還將托起金山區數百家生產主體的農業轉型之路。
當今的時代,是品牌制勝的時代。與其他消費領域的風生水起相比,關乎一日三餐的眾多農副產品,似乎還處於品牌“窪地”,需要將科技創新作為打開大門的鑰匙,闖過價值和信任關,引導農民依靠勞動致富,依靠產業振興開辟廣闊通路。
新涇村的探索,正是圍繞一粒米展開。
抱團構建產業聯合體
去年,新涇村黨總支書記朱元峰召開了一次現場會,號召村內種糧大戶與當地龍頭企業上海盛致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簽約,加入金山水稻產業聯合體。沒想到的是,會上大家都很踴躍,到了真正報名那天,來的人寥寥無幾。“跟著國家糧食政策,將稻穀賣給糧站,至少可以保收。把稻穀賣給企業進行加工,他們覺得心裡沒底。”
新涇村是農業大村,水稻生產面積達到7000多畝,九成以上已流轉至家庭農場及合作社手中,每家多則百畝,少則七八十畝,規模化效益初步顯現。不過,這些經營主體大多依靠傳統銷售路徑,無法有效對接市民對於優質大米的需求,增收空間有限。
由“賣稻穀”向“賣大米”到“賣品牌”轉變,是上海農業供給側改革的一大方向。“從最初的散戶種植,到家庭農場、合作社規模化經營,再到如今的龍頭企業帶動,上海糧食生產已經發展至3.0版。”金山區農業農村委主任葉文娣指出,需要通過强有力的機制實現相關主體利益聯結,在規模化生產基礎上,以科技重塑產銷體系,帶動產業高品質發展。
盛致就是這樣的主體之一。它深耕稻米種植領域,與新涇村聯手創立區域品牌“稻花灣”,並與區鎮村三級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保險公司”的抱團發展模式,採用統一標準管理,構建起全區唯一的稻米產業化聯合體。
對於加入聯合體,大家的擔心很實際:“種植標準變高了,我們不熟悉品種,種壞了怎麼辦?萬一企業糧食收購價格跌了,掙得會不會比以前少?”
在滬郊大地上演的“穗優行動”,破解了這一後顧之憂。參與該項目的糧食種植戶以“地塊”為組織實現精准投保,保險公司對種植全流程進行監管,農科院、農技中心專家開展線上線下的生產及管理培訓。稻米成熟後,糧食加工企業以訂單約定價格進行收購,再經專業的品牌打造及銷售,利潤向糧農和糧食加工企業進行二次分配。
“有了托底保障,二次動員之後,一些膽子比較大的農戶邁出了嘗試的步子。”朱元峰告訴記者,假如不考慮二次分紅,單純從生產收入來看,百畝水稻家庭農場以前每年能掙五六萬元,加入聯合體後增收約1/3。“實實在在的收益,讓原本觀望的農戶吃下‘定心丸’,更多人願意加入進來。”
以科技鍛造競爭優勢
稻米市場參與者眾多。受限於生產成本等要素,相較於東北、江蘇等區域,上海地產大米並不具備價格優勢。而在市內,松江、崇明大米名聲在前,金山想要迎頭趕上,需要好好下一番功夫。
“近年來,我們在市、區兩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統籌相關資源,推進農業品牌創建,攜手盛致等龍頭企業對稻米全產業鏈進行研究與實踐。”朱涇鎮黨委書記夏紅梅說。
在新涇村,基於市農科院建立的鄉村振興引領科技示範基地,相關方面正共同開展六個晚稻新品種試種,計畫引入專業設備檢測大米各項數值,結合專家盲選結果,篩選出最適宜市場的品種。在保證大米品質、口感的前提下,運用現代科技提升其觀賞度、辨識度,並實現從田頭到餐桌的全程視覺化追溯,消費者“掃一掃”二維碼,即可瞭解生產全流程。
這只是種植端,更大的增值空間在於產業鏈延伸。正如農業領域“1×2×3=6”公式所指:在第一產業基礎上,通過農產品深加工、銷售農產品及其他配套服務,實現多環節增值。
新涇村的稻米,經歷著這樣的轉變。下半年,這裡將啟動建設上海首座糙米倉庫項目,以業內領先的恒溫倉儲及加工等科技,保持稻米原始的口感。同時,盛致聯合上海市農科院、上海交通大學以及上海中僑職業科技大學等科研力量,開發米糠、米昔、米糕、米茶等衍生品,僅是米昔一個品類,就有8種口味可供選擇。
“以前賣碎米,每噸2000元到3000元不等,深加工成米昔之後,測算下來每噸相當於賣到6萬元左右。還有米糠,我們正合作研發適用於嬰幼兒及患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人群的功能性食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盛致總經理陳建宇看來,這些科技含量十足的產品,就是品牌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片區聯動增强發展動能
今年6月,依託於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鎮企聯合投資打造的沉浸式稻米智慧文化體驗館將正式啟用。這裡不僅具備年產量1萬噸的加工能力,還通過智能化、數位化形式,創新文化呈現管道,為稻米文化觀光、鄉村研學提供載體空間。
文旅的火苗正在新涇村點燃。當不少村莊在為“空心化”現象發愁時,這裡引入協力廠商主體享萊樂,建起了新生活文化社區,探索田園康養的“朱涇模式”。
從合作方式上看,享萊樂與鄉村簽訂運營協定,以高於市場價近一倍的價格租賃整棟民房,由村民選擇自住區域,再將閒置部分進行標準化翻新改裝,既解决農村“用地難”問題,又盤活了閒置資產。僅是房租一項,每戶人家年增收3萬元,還有村民參與經營,或被聘用為員工,賺取薪水性收入,每戶增收1.5萬元。
對於新涇村來說,自身的資源稟賦有限,不管是稻米文旅,還是民宿經濟,都需要基於更為廣泛的空間來謀劃,吸納更多人氣,推動區域乘勢起飛。夏紅梅將之歸納為“鄉村振興片區發展”,即以“花海”和“稻香”為兩大主導產業,帶動待涇村、新涇村、大茫村積極融入G320文旅連廊,加强各具特色的產業品牌。
待涇村作為先行的老大哥,“花香”產業鏈已逐步走向縱深。最早,它引進社會資本對近2000畝林地進行整體開發,600畝用於打造“花開海上”生態園,昔日窮村很快成為網紅景點。隨著相關配套逐步完善,這裡又開始打造芳香小鎮,配套茶室、芳香SPA、精油提煉等產業集群,緊緊圍繞“芳香經濟”作大文章。
在“鄰居”的先行示範及產業輻射下,新涇村同樣表現出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可充分發揮稻田和步道優勢,舉辦音樂會、鄉村夜宴等活動,讓質樸的土地擁有“藝術範兒”;打造“米昔+咖啡”的味蕾碰撞,演繹一匹布的完美變身等。
“我們將堅持創新驅動,推進‘稻香新涇’二次開發,培育做强民宿康養等新業態,與樂高以及芳香小鎮聯動並承載溢出效應,實現‘城裡人的鄉村夢,農村人的致富夢’。”葉文娣表示。
點評
科技只是鑰匙,品牌農業需要系統性變革
在市場中賺錢、生存和發展,是農業產業化的根本目的。
當前,中國正從農業大國向著農業強國轉變,從“田間到餐桌”的品牌革命正在掀起。這意味著,要堅持科技創新,通盤謀劃,再造從種源開發到產品行銷的各個環節,向著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要效益。
近年來,上海持續建設品牌農業,加强農業科技投入和成果轉化,開展優勢特色種源創新和種業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80.1%。一些常態化機制成果也已形成,比如市農科院開展青年農科專家和新型職業農民“手拉手共成長”項目,已掛牌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科技引領示範基地150個,培訓各類鄉村振興創新創業人才累計5000餘人次,初步形成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的“上海院模式”。
當然,科技只是打開品牌農業的一把鑰匙,走通這條大道,需要系統性和全方位的變革與推進。比如生產模式方面,在傳統小農經濟的框架內,科技很難找到生根的土壤,需要通過產業聯合體等管道,做好面向千家萬戶的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助力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在行銷理念上,從產品到商品再到品牌,意味著擺脫傳統的單一種植觀念,要從全產業鏈出發進行產品定位及推廣。“以前我們只需要教農戶科技,現在市場的事情也要學起來、管起來。”金山區農技中心副主任蔣雪君的這句話,可能點明了正在發生的變化。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