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文化傳承發展的四川例證(上)

四川 42℃ 0
摘要:5月30日,300餘萬字的《金沙遺址——祭祀區發掘報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報告在考古發掘22年後,再次以詳實的資料揭開古蜀文明都邑性遺址金沙遺址祭祀文化的神秘面紗,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再添實證。

5月30日,300餘萬字的《金沙遺址——祭祀區發掘報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報告在考古發掘22年後,再次以詳實的資料揭開古蜀文明都邑性遺址金沙遺址祭祀文化的神秘面紗,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再添實證。

此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巴蜀全書》結項。20餘名學者用時13年分清了蜀學的重要成就和思想體系,摸清了巴蜀文獻的家底,梳理出了歷代巴蜀學人獨具洞見、引領風騷的思想和創新創造。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時強調,只有全面深入瞭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部分,巴蜀文化底蘊深厚,絢麗多彩。近年來,四川不斷通過考古發掘、歷史研究和古籍的收藏與整理,助力全面深入瞭解中華文明和巴蜀文化,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了巴蜀學界的智慧和力量。

考古實證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在成都寶墩古城遺址,考古人員發現距今4500年左右,古蜀文明就已在這裡開始孕育。2020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發現了距今約4500年的水稻田遺跡,證實古蜀先民在當時已開始食用大米。

在廣漢三星堆遺址,6座新發現祭祀坑出土的精美文物再次證明早在3000多年前,在中國西南便誕生了獨具特色的青銅文明。

在成都金沙遺址,考古人員發現在距今3500年至2500年,這裡作為祭祀中心延續了一千年。

在成都天府廣場,伴隨著東華門遺址的考古發掘,從戰國晚期至明清的文化遺存,證明了成都2000多年來城址未變。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唐飛表示,既通過考古構建了四川歷史發展的脈絡,同時也實證了巴蜀文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中華文明的創新和包容,三星堆是一個生動縮影。唐飛表示,正是古蜀先民以開放包容的胸襟不斷吸納來自中原文明和長江中下游文明,才有了玉璋、三足陶盉以及青銅尊等器物在三星堆的出現,“在對外來文化和科技的消化吸收基礎上,三星堆先民創造出了神秘浪漫、高大肅穆的青銅神樹、縱目面具等,即使在全世界的青銅文明中也獨特而精彩。”

巴蜀文化的創新基因,還體現在蜀錦織造技藝上。2012年,成都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漢代織機模型,證明了2000多年前四川的蜀錦織造技藝已十分成熟。伴隨著鹽源老龍頭墓地考古工作的開展,我們得以瞭解早在商代晚期到西漢,中國西南和西北地方及歐亞草原青銅文化便開始交流的歷史,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和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體現。

研究闡釋

在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巴蜀全書》項目首席專家、四川大學古籍研究所所長舒大剛表示:“梳理古人的智慧結晶,我們可以看到巴蜀先賢以開放包容的文化氣度,相容並包、集雜成純、敢為人先、勇於創造,演繹了豐富多彩的制度文明和文化成果。加强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將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尋根溯源提供新的方向。”

巴蜀文化,生動印證了中華文明連續、創新、統一、包容、和平的五大特質。

“統一性與和平性在巴蜀文化中表現十分明顯。”舒大剛說,“巴蜀在三皇五帝時就創立了陰陽五行等,後來成為全國共同意識的觀念。大禹成九州共主,天下從此一統。從哲學的角度為中華民族樹立了共同的文化觀和天下觀。”

從古至今,各民族在巴蜀地區和平相處。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眾多,史學家蒙文通考證西漢以前在此生存的民族多達上百個,其中巴與蜀作為“戎狄之長”,卻和周邊地區相處友好。穿過西南的崇山峻嶺,從蜀地出發的南方絲綢之路一路蜿蜒到了今天的阿富汗、印度等地,成為古蜀先民即使群山環繞也要走出盆地的見證。

中華傳統文化多個“第一”在巴蜀誕生:中國第一部佛教木刻大藏經《開寶藏》率先完成於成都;儒家“十三經”的首次結集《蜀石經》刻於成都;川人常璩所著的《華陽國志》號稱“方志鼻祖”;第一部婦科著作來自巴蜀……

近年來,伴隨著四川9座中華傳統文化研究院的成立,四川加快構建弘揚中國精神、體現四川特色的研究闡發體系。《天回醫簡》的整理出版,展現了中醫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長達22卷的《巴蜀文化通史》是國內首套全面研究巴蜀文化的通史性學術專著,填補了巴蜀文化研究的空白。

盛世修文

讓古籍文獻延續中華文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時殷殷囑託:“把自古以來能收集到的典籍資料收集全、保護好,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

古代典籍卷帙浩繁的四川,以不同管道延續著中華文脈。

2021年7月,四川省圖書館館長王龍在全省圖書館長會上公佈了四川古籍普查數據,四川已普查發現漢文古籍23萬餘部、187萬餘册,有246部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古籍數量居全國第五位、西部第一位。

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建立珍貴古籍檔案、一二級破損古籍本體搶救性修復等推動古籍保護管理和利用措施相繼出爐。對標《圖書館古籍書庫基本要求》,四川古籍收藏組織全面改善古籍保護條件,全面建成達標書庫,重點古籍全面實行專庫(櫃、架)、專項、專人管理。全省373種古籍入選《第一批四川省珍貴古籍名錄》。今年6月,第二批四川省珍貴古籍名錄評審也已啟動。

伴隨著四川省古籍修復中心、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等機构的成立,古籍保護工作進一步提速。王龍介紹,四川在古籍修復基礎上已完成再造善本數十種,解决了古籍“藏”與“用”之間的衝突。如今,四川已完成再造宋刻本《茶經》、宋刻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詩集》、明泥金寫本《妙法蓮華經》、明嘉靖刻本《華陽國志》等國家珍貴古籍以及一批特色古籍。(記者 吳曉鈴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