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越來越高的“盼改造”呼聲泗塘一村四幢居民樓同時成套改造

上海 51℃ 0
摘要:涉及泗塘一村虎林、泗塘和新橋3個居民區的四幢居民樓6月初集中開工改造。這是寶山區張廟街道今年2月重啓舊改工作以來的第三次開工,實現4個月內連續開工六幢,惠及近400戶居民。

老工人新村成套改造加速進行時.jpeg

涉及泗塘一村虎林、泗塘和新橋3個居民區的四幢居民樓6月初集中開工改造。這是寶山區張廟街道今年2月重啓舊改工作以來的第三次開工,實現4個月內連續開工六幢,惠及近400戶居民。資料圖片

  記者吳越

  說起自己住了一輩子的泗塘一村,63歲的李家健心情複雜。

  小時候,一家人住在父親組織分配的房子裏,“感覺很光榮,24平方米的面積那時也算寬敞了”。可隨著時間流逝,建造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的房子開始暴露出各種問題,除了廚衛合用帶來的不便,漏水、滲水也是常事。“我們住在一樓,特別潮濕,地板、傢俱底部都爛了,還有白蟻築巢……”李家健說,從兒子出生起便沒在這裡常住過,“盼改造”成了最急切的事情。

  最近,李家健終於盼到了。涉及泗塘一村虎林、泗塘和新橋3個居民區的四幢居民樓於6月初集中開工改造,其中就包括李家健所住的73號樓。這也是寶山區張廟街道今年2月重啓舊改工作以來的第三次開工,實現4個月內連續開工六幢,惠及近400戶居民。

  “什麼時候能輪到我們”

  泗塘一村這個大型居住社區占地面積超過250畝,共有107幢房屋,社區內部百米長的革新路將社區分為南北兩個片區,沿路開滿各種小商鋪。

  走近一些,會看到泗塘一村的另一面。和那些造型統一的工人新村不同,這裡的房屋不論外觀還是內部差异都很大,這排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造的,走幾步另一排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的,樓棟排列也不規則,樓間距不同,內部戶型種類更是多樣。煤衛合用、成套率低,是絕大多數房屋的共同點。而在寶山區近14萬平方米舊住房成套改造任務中,九成在泗塘一村板塊。

  過去十幾年間,受到簽約率、資金等因素制約,泗塘一村的改造進度不盡如人意。看著革新路以南的部分居民早就住上成套改造後的新家,李家健和老鄰居們不知多少次發問,“什麼時候能輪到我們?”為加快推進簽約、開工,今年以來,張廟街道在區層面“兩舊一村”改造工作專班的帶領下成立舊住房成套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增設6個專項工作組,全力攻堅虎林、新橋、泗塘居民區剩餘未改造項目。

  “泗塘一村存在戶型每層不同、面積種類繁多、產權租賃交錯等情况,給改造方案設計帶來很大難度,但其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和生活質量,這場‘硬仗’必須持續打下去。”張廟街道舊改辦主任丁楚磊說,街道按照寶山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原則,結合社區實際情況、房屋狀況和居民意願,因地制宜制訂改造計畫。有的樓棟在改造空間不够的情况下採用抽戶管道,使得成套改造成為可能,也儘量滿足大部分居民原地安置意願。

  要瞭解居民的真實訴求

  可真要簽約,各種問題又出來了。有人早年間將隔壁買下改為成套住房,還有的住戶剛裝修完搬進來不久,一聽要整體改造,他們第一反應是“我不需要”。但實際操作必須要樓棟整體搬空進行改造加固,管線重新排布也不可能單獨繞開某一戶,囙此必須要達成100%簽約才能開工。

  “舊房改造遇到挫折是難免的,要想方設法瞭解居民的真實訴求。”泗塘一村泗塘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許馳告訴記者,在老書記的帶領和指導下,工作組成員改進工作方法,跨前一步急居民之所急。有住戶在多次溝通後吐露心意,擔心改造後筦道要從自家客廳穿過,影響使用和美觀,許馳找來承建單位和設計師現場勘查、探討,最終在可行範圍內將筦道走向設定得更合理。

  為了對接居民休息時間,大量洽談工作放到工作日晚上和雙休日,有的戶主不在上海,委託親屬商談代辦,工作人員要一次次前往其所在地溝通。“每敲一家門,都不知道會面對什麼樣的問題。”這也是街道設定專項工作組、集合各方力量的原因所在。推進簽約,需要“情理法”相結合。居民對圖紙上的公攤區域存疑,對口律師會根據《民法典》條文進行解讀,消除誤解。有的家庭內部矛盾突出,工作人員便想方設法把兄弟姐妹聚到一起,在律師幫助下化解多年積怨。

  原本擔任張廟街道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負責人的丁海燕,今年2月起任職舊改專班虎林第二組副組長。她和同事每天都要複盤,把居民需求梳理得更清楚、落實得更細緻。幾天前虎林轄區的25號樓開工,幾比特老居民找到她,主動提出“有什麼要幫忙,儘管來找我們”。“多年前25號樓和周邊一同啟動簽約,因未達成簽約目標而擱置,隨著旁邊的樓改造完成、居民入住,兩幢樓形成强烈對比。”丁海燕說,這一次,他們終於可以住上成套新房了。

  幫老人租到合適過渡房

  順利完成簽約還只是第一步,對一些年長居民來說,過渡期找房也是難題。不能及時騰空房屋,後續的開工進度就會受影響。

  在85歲的孫老伯同意簽約的那一刻起,新橋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高超開始考慮老人的租房問題。孫老伯腿部有殘疾,獨居。高超主動聯系仲介,利用休息時間騎著電動車到處看房,最終在泗塘一村找到一套一樓的出租房源。“老年人不適應居住環境有大的改變,在原社區最合適。考慮到老人平時坐輪椅,我們和房東溝通,征得同意後改造了一個殘疾人坡道,還在衛生間加裝了扶手等適老設施。”

  搬家那天,高超和兩名工作人員一起抬著孫老伯下樓,護送他到過渡房。搬進有獨立煤衛的房子之後,老人感覺“條件好了很多”。

  眼下,6月初開工的四幢居民樓正在施工。為使每戶改造後廚衛獨用、戶均得益相對均衡,改造設計採用“一樓一方案”,對每戶得益面積、廚衛佈局等反復推敲,儘量做到改造方案最優化。施工期間,要完成廚衛獨用、房屋加固、平改坡、筦道更新等工程,根據以往經驗採用靜壓錨杆樁施工法,最大可能降低噪音,减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居民有望8到10個月後回搬新房。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