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遊客在海口世紀海角商業街逛市集。海南日報記者 封爍 攝
海口東坡老碼頭文旅商綜合體。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在海大南門夜市,市民遊客開啟“逛吃買”模式。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的中西合璧市集觀看樂團演出。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海口灣“天空之山”驛站。新華社記者 張麗芸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彭青林 劉夢曉 郭萃
夜幕低垂,都市,換上燈光璀璨的“夜裝”。
逛夜市、賞夜景、享美食……你瞧,椰城市民豐富多彩的夜生活開始了。
你看,火山荔枝夏日市集、古風市集、非遺市集、露營市集,甚至演出都有“寵粉”市集……這個城市重要的消費活動,幾乎都把聚合夜間消費作為一項重頭戲。
商務部都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60%的居民消費發生在夜間。今年以來,海口以夜市、市集、夜遊和演藝等為代表的夜經濟,呈現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加快促進我省消費市場“火力全開”。
放眼全國,越來越多的都市重視並出臺專門措施支持夜經濟發展。長沙、廣州、成都、重慶、西安等都市,以聞名全國的夜“態”為都市發展帶來了大量的關注和資源。最新的案例則是淄博,通過一根烤串帶動都市成功“出圈”。
夜經濟無疑已經成為都市運營的重要名片,以及反映都市發展活力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名額。融入海口夜色深入觀察,海南日報記者深切感受到,“掘金”夜經濟已成為都市運營的必選項。如何越“夜”越精彩,更考驗著城市管理和精細服務的水准。
A
便民促就業:
“烟火氣”如何昇騰起幸福感?
6月3日晚上7時許,海口海甸三西路燈光如晝,人流如織,道路兩端已經封閉,這條白天還是平平無奇的市政道路變身夜市徒步区。鄭環的花甲粉絲煲餐車上6個爐子火力全開,花甲、海白、豆芽、粉絲和各種配菜在陶煲裏翻滾,鮮香四溢。
“在海大南門夜市這裡經營13年了。”作為一名“資深”商戶,鄭環從2010年海甸三西路被列為再就業便民示範點時就加入了夜經濟大軍,此後經歷夜市多次陞級,這一輛移動餐車設備越來越齊全、形象越來越統一、經營越來越規範衛生,只有花甲粉絲煲的味道始終沒變。
“剛開始擔心不知道怎麼做生意,後來擔心‘陞級’後就不讓我們這些小商戶經營了。”她回想起來,是街道、社區和有關部門一次次地解釋政策、培訓業務、增添設備、規範管理,讓自己告別忐忑。
這些年,小小的移動餐車已是鄭環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只要乾淨衛生、味道好,就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收穫‘穩穩的幸福’。”
探尋海口其它夜市的發展史,大都經歷了與海大南門夜市相似的過程。不管發展到哪個階段,方便周邊羣衆、豐富消費形態、提供就業機會,始終是其基本出發點和重要功能。記者注意到,在這個過程中,有關部門對夜經濟的管理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設立這個夜市初衷就是為低收入群體解决就業,囙此我們在夜市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理念,將惠民利民理念融入建設管理環節中。”海大南門夜市管理處負責人林志濤說,如今的海大南門夜市能提供600多個就業崗位。
惠民定位、規範管理,讓海大南門夜市受到越來越多市民遊客的歡迎,眾多老饕用“嘴”投票與有關部門管理提升在不經意間相互促進,共同完成了小吃品類的優選陞級,使之成為海口夜遊最知名的網紅打卡點之一。
然而,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與海大南門夜市相反,部分曾經熱鬧的夜間消費場所如今變得人氣稀落,常見原因包括管理不到位、租金成本高、選品脫離周邊消費水準、定位不準確等,背離了便民的基本功能。
“夜經濟的不斷發展是都市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和階段的產物,代表著人們的生活水準在不斷提高。”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教授、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秘書長曾博偉認為,這對城市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如何規劃協調好附近居民和消費者的關係,如何做好交通管理、政策扶持等。城市管理“要跟得上也能放得開”。
B
打造新夜“色”:
消費場景如何輝映頭頂星空?
消費水準的發展不斷創造新的夜間消費形態,也呼喚著與消費需求相配套的消費環境。5年前,王孔一次冒險的創業經歷證明,打造消費場景是促進都市夜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6月4日,正值週末,在海口灣外灘紳士音樂餐吧內,前來用餐的客人絡繹不絕。2018年3月,海南堂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孔開辦了這家音樂餐吧。眼前的熱鬧令人想不到,“當時算是一種冒險。”他坦言。
為何“冒險”?王孔告訴記者,彼時,外灘、世紀公園片區因缺少基礎設施和商業業態,沒有合適的消費場景,使得這裡缺乏做餐飲最重要的元素:人氣。合夥人看到這樣的環境,紛紛打了退堂鼓。
然而,隨著海口灣暢通工程的實施和雲洞圖書館等文化地標的打造,店一開便火了。這一片區真正實現從“無”到“有”,成為一個更加年輕潮流的消費新場景。
王孔的冒險成功,是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的一個鮮明案例——政府和企業合力做加法,通過打造新的消費場景,從供給側為夜經濟添薪加火。
新消費場景往往是自然、人文與商業的融合——在王孔等商家看來,濱海大道燈光秀、海岸線、世紀大橋和雲洞、天空之山驛站等景觀,為海口灣夜經濟的繁榮奠定基礎,而世紀海角商業街、老碼頭商業街、華彩灣廣場等商業項目的相繼運營,則注入了“血肉”,共同促進了消費場景的陞級,使海口灣片區成為當前海口夜經濟最具潜力的增長點。
新消費場景也來自傳統商業體的自我革新——日月廣場、陽光城系商圈、上邦百匯城、海口國際免稅城等新老商業綜合體紛紛走進“夜色”,通過活動、市集等管道,精心營造一個個時尚、潮流的夜間休閒空間,推動商業消費更加個性化、多層次、品質化。
據瞭解,夜間特色消費場景建設工作已被納入2023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海口將把白沙門沙灘市集歡樂海灘項目,打造成亞洲最大的特色沙灘市集;加快高品質特色文化商業街區建設、開通運營海口灣遊船觀光項目等。與此同時,海口各區甚至街道鄉鎮也紛紛將特色街區、市集建設納入日程。
可以期待,海口正逐步構建一個由都市地標、重點文化商業街區、特色夜市、區域市集、臨時消費聚集地和便民點等組成的夜間特色消費場景體系,而這將成為海口夜經濟持續發展的“加速器”。
C
夜“態”再更新:
這種“feel”如何轉化為“消費者剩餘”?
夜經濟的發展必然是一首合唱。你方唱罷我登場,都市的運營者搭建起消費場景,只要給市場足够空間和適當引導,就會持續不斷地創造新的消費內容和業態。對星州夜市的“主理人”團隊成員鄭茜玲來說,為了找到這種“feel”(感覺),她經歷了一個相當“燒腦”的過程。
夜幕降臨,位於海口南海大道旁的星州夜市亮起了燈光,具有東南亞風格的各色美食和趣味小商品很快吸引了客流。自媒體主播艾雅走進夜市,還沒吃東西,就光顧著拍照、錄視頻了。
“很有feel,就是氛圍很好。”艾雅發現,這裡在“吃”和“買”之外還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色彩濃烈的小鋪子,頗具民族風情的著裝;外觀“呆萌”的中型客車變身尾箱市集,新增了夜市的形式和趣味;簡單搭建的舞臺,讓人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表演;還有一條守著鋪子的“網紅”柴犬,“它是老闆,我們都是員工”……
這些豐富的業態是怎麼想出來的?鄭茜玲回想起來,創辦星州夜市之初,也經歷了“燒腦”的過程:她和團隊帶著項目到政府部門開會,項目創意通過興奮之餘,接下來的要求讓她們覺得“腦子不够用”。
“要東南亞,又不要太東南亞。”她說,“想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想明白。”於是,團隊分別前往東南亞和雲貴川等地,實地考察30多個夜市後想明白了。
“其實,就是讓我們在東南亞主題下放手去發揮,不要被主題束縛。”鄭茜玲說,近年來團隊親身經歷了海口特色市集的發展,深切感受到如今的夜經濟早已不僅僅局限於食物或商品,而是涵蓋了商業、餐飲、旅遊、娛樂、演藝、互聯網等多種服務性消費。於是,充分融入海口市集文化和業態創新經驗後的星州夜市,很快晋昇為海口潮流打卡地。
“當時就是希望他們能充分發揮經驗優勢,做一個符合海口市集文化的夜市。”海口市瓊山區副區長趙鵬表示,夜經濟的創新活力很强,政府只要打造好軟硬體環境,市場會源源不斷創造新的內容、新的形式,為消費者提供越來越多的價值。
某種程度上,夜經濟蓬勃的動力,正是來自這樣一種高於實物消費的“消費者剩餘”。
在許多專家看來,業態創新是創造這種“消費者剩餘”的關鍵,也是長沙、西安等“網紅”都市頻頻“出圈”的推手。“夜經濟尤其要注重業態創新。”曾博偉說,要從吃住行遊購娛等全方位創新,除了餐飲外,還應該融入文化、展演、旅遊等更豐富內容。
從夜“色”打造到夜“態”更新,海口正在發力一場夜經濟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今年4月,第三届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期間,海口推出“一街一品烟火人間”特色商業街區消費打卡活動,除了各色美食,還囊括了非遺手作、音樂演藝、休閒娛樂等各種內容,可謂海口夜“態”的一次集中展示。
“市集是有文化的。”鄭茜玲認為,傳統夜市就是商品消費,逛就是為了買,買完吃完就走;而市集或特色夜市則融入更多文化,往往有著非常鮮明的個性、明確的風格和定位,以及更豐富的業態,讓人們的消費速度“變慢”了,把消費過程“拉長”了。
“海口夜經濟業態的發展非常快,也帶動我們快速成長。”鄭茜玲指著星州夜市裏拍照打卡的市民遊客告訴記者,當前社交媒體已經成為影響夜間消費非常重要的元素,下一步要支持帶動商戶們做直播、拍短視頻,“每個商戶都有一個鮮明的人設,做大夜市的IP。”
D
文旅商融合:
厚重的文化敘事如何裝進年輕的內核?
從物質消費到文化消費、情感消費、審美消費,夜間消費形態的深刻轉變正在調動越來越多的經濟要素參與到夜經濟發展之中。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郭莉的尷尬得到了化解。
來海口旅遊推薦去哪?回答這個問題,對於海口騎樓老街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物業管理處副主任郭莉來說,曾經有點為難。放在兩年前,她並不想推薦自己的工作地。這對曾入選首批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騎樓老街來說,著實尷尬。
騎樓老街景區打造之初,老建築保護起來了,風景有了,但沒有吸引市民遊客消費的業態。郭莉介紹,2022年,海口啟動中山路—水巷口特色文化商業街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將文化發掘、活動組織和業態調整等作為關鍵內容。
“我們引進海南特色美食、老字型大小品牌、非物質文化遺產業態和優質品牌入駐,主動邀約洽談老字型大小和非遺項目商家就有35家。”郭莉介紹,今年元旦改造完成開街後,騎樓老街又先後策劃舉辦了海南歡樂節、雞飯節、東坡文旅大會等活動,幾乎每天晚上都人流如織,成為海口的文化標杆和旅遊首選目的地。
在騎樓老街,東坡是詩也是佳餚美饌,博物館裏是飯店,非遺技藝可賞可購可體驗,畫廊和書店裏盛放藝術也氤氳咖啡……歷史厚重的老街,裝進了年輕的內核。據悉,騎樓—外灘已被文旅部納入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創建名單。
“文化內涵凸現是這兩年海口夜經濟最大的亮點。”海南大學副教授謝祥項表示,具有海口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夜經濟中,更能起到提升城市品位的作用。
文化引領消費,消費帶動旅遊。越來越多的海口夜間消費場景,努力像騎樓老街一樣,推動文旅商融合發展。
在打造海口旅遊吸引物的競賽中,許多傳統景區景點找到了夜遊這把打開流量大門的“鑰匙”——五公祠“夜遊”唐宋宴舞,讓小眾的“海南第一樓”火速“出圈”;觀瀾湖休閒旅遊區“夜遊節”裏的大型沉浸式實景演藝,與觀瀾湖新城街區“新城夜生活”互促共進,打造夜間消費閉環。
在陞級夜間新消費場景和業態的過程中,海口越來越多文化資源被重新“發現”和挖掘——海瑞墓陞級打造為海瑞文化公園並推出主題演藝,讓人們浸潤於明朝風情和悠久的清廉文化中;瓊台書院打開外牆,連通街區,帶動周邊形成特色文化商業街區。
當前,海口各區將建設特色文化商業街區作為打造夜經濟的一項重要工作,通過挖掘當地特有歷史文化元素,豐富文化內涵,完善綜合配套,創新商業業態,實現街區場景的整體賦能,從而啟動消費活力。現時,海口已打造9條特色文化商業街區。
“當前海口夜經濟總體呈現出高品質發展態勢,具體體現在物理空間逐年增加、業態日漸多樣、文化內涵凸顯等三個方面。”謝祥項表示,海口夜經濟多點開花、多種形式並存,業態更多元豐富,更具本土特色和文化內涵。但他也指出,相比夜經濟發達都市,有關部門還應在夜經濟消費配套方面發力,同時强化地方文化主題的提升,注意社區底蘊的挖掘,加快沉浸式等互動形式的創新,為充分釋放夜經濟的活力和潜力提供更加有利的條件。
(本報海口6月6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