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區垃圾分類深入田間地頭形成長效管理機制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减量化資源化

上海 34℃ 0
摘要:探索長效管理機制經過數年努力,現時滬郊已形成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探索出了符合地區實際、羣衆普遍接受、可持續發展的垃圾分類模式。餐後濕垃圾則進入餐廚垃圾處置系統,進行資源化利用。

  記者茅冠隽黃勇娣李成東

  “早上好!我們走吧。”清晨5點多,73歲的崇明區新村鄉新浜村村民黃士英和村裡的垃圾收集員會合後,一起上門指導農戶垃圾分類投放工作。“其實大家都能分、會分了,我再上門看一看,就是‘雙保險’。”

  黃士英是一名退休教師,這些年成了新村鄉垃圾分類志願者,每天早上都要去宅基東側的生活垃圾集中投放點以及村民家中看看。在上海郊區,近年來有許許多多個“黃士英”文宣、推動著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讓垃圾分類深入田間地頭。

  5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垃圾分類志願者,並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出殷切期望,這讓“黃士英”們備受鼓舞。崇明、嘉定、青浦、松江、金山等區綠化和市容管理部門幹部、社區幹部、一線工作者、志願者們紛紛表示,將繼續凝心聚力推進生活垃圾减量化、資源化,形成全社會自治共治、智治善治的良好氛圍,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

  宣傳推廣要看得懂

  在2022年下半年度全市街鎮生活垃圾分類實效綜合考評中,崇明區新村鄉排名第一。但在數年前,鄉幹部對宣傳推廣垃圾分類還有些發愁:“農村地區幾十年的生活習慣說變就變,村民能否適應、是否會有抵觸情緒?在村裡生活的多是老年人,怎麼讓垃圾分類宣傳推廣入腦入心?”

  很快,鄉里組建了一支以黃士英為代表的黨員志願者隊伍,黨員帶頭,通過上門閒聊家常、為高齡老人上門分好垃圾並送到投放點等管道,讓村民瞭解垃圾分類的必要性。“鄉村地區是熟人社會,村民們很樸實,看到我們這麼‘拼’,他們也就自覺開始垃圾分類了。”新村鄉新中村黨員志願者黃安說。

  此外,一些簡單易懂、效果立竿見影的宣傳推廣管道,也在滬郊鄉村普及開來。依託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創建平臺,新村鄉擴大了“稻香人家”鄉村治理積分制輻射範圍,將生活垃圾分類提級為農戶優先積分項目,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在青浦區夏陽街道,居民們平時垃圾分類攢下的“綠色積分”可線上下兌換生活用品,每到積分兌換日,兌換點前都會排起長隊,居民參與積極性很高。

  要改變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並不容易,柔性引導才能幫助人們在思想層面吐故納新。在松江區中山街道中山苑居民區,社區自2019年“撤桶”以來,大部分居民能規範投放垃圾,但起初有部分居民將垃圾扔到原來的生活垃圾堆放點。怎麼辦?社區幹部、物業、業委會沒有豎警示牌、剛性勸誡,而是創造性地將原生活垃圾堆放點改造成一個小花園。“種上花後,即便有居民想順手扔垃圾,也不忍心把垃圾袋扔到花叢裏。”中山苑居民區幹部說。

  引進新技術新手段

  “‘小毛驢’快到了,地圖顯示就在20米開外,我這就下樓!”日前,青浦區香花橋街道清河灣佳苑居民張阿姨等來“小毛驢”後,在小程式上點擊“打開蓋子”按鈕,順利將垃圾正確分投進垃圾箱。“小毛驢”自動關閉蓋子後,前往下一個預約點比特。

  “小毛驢”的全稱是“毛驢快跑”垃圾分類收運機器人,機身裏分幹垃圾和濕垃圾,一次可裝350昇,可實現預約上門精准投放、定時回收垃圾等功能。

  在滬郊,引進新技術、新手段助力垃圾高效分類的例子還有不少。在嘉定區安亭鎮,“一網統管”平臺被應用於垃圾分類。“發現垃圾包落地後,‘一網統管’平臺會立即報警,並通過小程式‘生活垃圾服務’將情况推送至該社區管理人員和點比特長的手機上,提醒他們立即整改,形成工作閉環。”安亭鎮衛健辦主任程靜告訴記者,通過這一平臺,一線工作人員還能實时瞭解垃圾桶滿溢情况、幹濕垃圾混投次數、亂扔垃圾高峰時間段等數據。

  “村裡有戶村民翻新宅基地,產生了建築垃圾,麻煩你們派車來收一下。”日前,松江區泖港鎮新龔村村委會向鎮裡聘請的協力廠商公司發出這條消息,公司很快派去了垃圾清運專車,將這些建築垃圾運至集中處置點的專用移動式回收箱。“回收箱具備良好的密閉性,一箱可容納近7噸垃圾。居民將垃圾處理需求上報至村委會後,我們就會安排車輛收運。這樣一來,村級混合垃圾臨時堆放點便不用再設定,美化了環境也方便了村民。”公司人員張雪鋒說。

  探索長效管理機制

  經過數年努力,現時滬郊已形成垃圾分類長效管理機制,探索出了符合地區實際、羣衆普遍接受、可持續發展的垃圾分類模式。

  崇明探索推進居住區內定時定點投放,並設“誤時垃圾箱房投放點”,引導人們到規定地點投放。同時,在生活垃圾幹濕分類基礎上,崇明進一步將濕垃圾細分為“餐前濕垃圾”和“餐後濕垃圾”,便於通過生化科技將餐前濕垃圾製成高品質有機肥。餐後濕垃圾則進入餐廚垃圾處置系統,進行資源化利用。

  記者瞭解到,崇明將規劃新建一座濕垃圾資源化處置利用中心,設計處理能力360噸/日(包括餐廚垃圾90噸/日),目前正在辦理相關手續,預計2024年底竣工並投入運營。

  在金山區,一些頗具區域特色的垃圾分類典型案例紛紛湧現,比如呂巷鎮“三個一”模式、楓涇鎮“搖鈴回收”、石化街道“紫薇花”服務隊、山陽鎮海悅居委會“綠色廣場課堂”等,鞏固了垃圾分類實效。接下來,金山區將結合“美麗灣區”建設,對農村地區老舊破損、缺乏污水收集功能的垃圾房實施改造,整治農村公共區域臨時性生活垃圾堆放點、傾倒點,取締露天生活垃圾存放池,合理配置戶前投放容器,提高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運管理水准。

  “垃圾分類不是一次活動、一個項目,而是一項‘只有開始沒有結束’的工作。我們會繼續因地制宜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居民垃圾分類意識,使垃圾分類工作深入人心。”嘉定區外岡鎮蘭郡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戴華萍說。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